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克谐

[原创] 【文艺探讨】……《我的文学幻想》(修订本•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08: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 发表于 2016-7-28 20:54
    曾经,一方也说“不懂文字技巧,更别说什么谋篇布局……”,只是自得地说“用生命书写文字……”等等,现在 ...

    只想说一句: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尤其是鼓捣文字者,除非真的就是私下里自娱自乐,如若其中有着自我意欲一生中“立言、立德、立行”之目的,或许不同阶段因自我认识和关注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率性言语,但最终“若出师无名,无论成败,不是祸,即为劫。”……与一方君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08: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9 09:01 编辑



    第七章“文学创新”之我见


          仿佛又进入了一个小循环:创作→沉寂→煎熬→再创作。
          艺术生命力在于创新。什么样子叫创新呢?从现实角度,由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的“跳槽”就是“创新”吗?既非也是。“非”者,其不过仅是工作场所的转换、生存方法的转变;而“是”者,则就个性自我而言,确实是一种固定模式的被打破。
          所谓“艺术创新”,仅就文学中小说创作而言,紧扣时代现实生活,用小说所能运用的资料和体裁,所形成的作品,能够引人入胜、惹人喜爱,并让人们不但读得下去,还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另外,当其引起社会关注后,从民众到个人能够诱发出对“真、善、美”的渴求,引起对“知识、良知、理性”的尊重和认同,唤醒对“个性自由浪漫、集体精神力量、社会公正民主和文明事业进步”的热情、觉悟和思辨。
          文学不同与学术式著述,其使用或通俗或晦涩的文字表达,引起生活个性以及社会化感觉和思想上的兴趣与关注。当下重新引起人们瞩目的卡夫卡作品及其文字表达特征,是在这样一种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即专制不允许人民说出心声,而单凭口语或通行的书面语言,亦不能且也达不到准确完整地传达美德和较高理性的目的;另外,民族地位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均造成了其个性作品与现代文明在思想交流上的铺满荆棘障碍。类似这样一些因素条件,从而导致了某一时期,甚至一个时代,出现了社会语言表达的困顿和扭曲,或从文化进步意义上讲,即可名其曰“失语”,或社会性失语。
          那么,在失语后的世界里,文学创作者如何去创作?或说愈是在残酷压榨下,甚或就是在蒸蒸日上的文明繁华的世界里,一样可以出现为探求进步而来的诸多样式的个性思考及其创作行为,即:所谓用一种打破传统以往的写作习惯定式,用一种新的在传统认识上类似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之情绪与格调,来表达个性偏好和欲望,去坦露人世间的偏狭、邪恶和腐朽。如果这种逆反常态的语言和思想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悖论”“反讽”的话,以这样一种理论和臆想而从事创作,并走上了艺术舞台,且又被推上文学艺术最高殿堂的者,则必须有一定的或著作大家本人或权威文艺批评家,给予传统语言化的解释和讲评。
          其实,国内改革后的文坛上,类似王朔“痞子”风貌和受武侠怪奇风尚影响而来的眼下网络文学之裸露气象,都隐喻且昭示着当代对某种文化禁锢的抗争,一种对新文明生活焦虑性呼唤,一种甚至就是心灵被扭曲和声音备受压抑下而有话不能“好好说”,亦不能“实话实说”,或直言就是不能“说真话”之“失语”状态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上述感受和慨叹,源于十年前当时文坛和社会上正流行阅读王小波文选、卡夫卡作品之际,而我自己在当时网络论坛上的小说类文字,正被个别网友批评为某种落伍哲学及其文学思想的守旧者,且经常通过引用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名姓和论说,来加以佐证我的落伍和错误。
          眼下,因为在天涯微论《水晶城堡》中,于我个人即将张贴的《也说“文艺、文学批评”》一文里,会有更多的针对国内时尚文学的讥讽或蔑视。为了虽然不多的读者能够不曲解文章中的某些偏颇议论和个性感慨,故把上面一直不愿意公开的自我文学探讨性笔记,事前先张贴出来。如此这般,或许有助于表明我的一些说法和看法来由,也许更有助于稀缺的来自各方面的可能议论、批评和批判吧。
    2014年10月整自2004年2月27日笔记。2016年7月修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30 10:06 编辑



    第七章文艺批评的真实环境


          近两日,在天涯微论一起探讨“文艺批评”的话题。今晨,四五点钟醒来,陷入如何准确表达和陈述类似话题的思考。
          无论谈论文学批评或文艺批判,真正无拘无束去述说,眼下若能讲得清楚,并要说得明白,还要不触及禁区,确乎不容易把握准确此种分寸。因为关于“文艺批评”话题,说来说去又会涉及延安文艺座谈,进而必然谈论政治性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意义上关于纯文艺的划分及其社会价值何在等问题。如果撇开这一层,不但不可能将其中根本性问题说清楚,反而更容易造成曲解和误导。所以,也就只能从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依据前人叹息“文艺批评”不兴,到近代所谓新文化已经指出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人格两面性(即“既是主子又是奴才”)的认知原委及其改造途径上的问题;进而,还会走上近代哲学中涉及唯物主义与存在主义两者交织的“物化”一词,并给予“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如何才叫“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意义上的反思和探讨;最后,落脚在当代文艺对于社会文明进步上的积极作用,即所谓“打破保守、没落的现状,力求带动和促进新思潮和创新行为……”等等。确乎唯有如此样子的文艺批评,才有可能打破当下最为时髦且备受各界关注的“腐败”僵局。事实上,思考到这一步,既然探讨艺术批评的落脚点竟然停留在“如何打破腐败僵局”的实际问题上。那么,围绕这个备受瞩目而格外棘手的热点话题,恰恰可以借助艺术探讨中文艺批评的思路,借鉴国内外社会媒体由来已久的正反议论,再回头审视“腐败”成因及其可能解决的办法,大致可以得出如下论断:
      1、腐败的根本在于不明真相;
      2、最大的腐败是不敢面对真相;
          3、腐败由古至今来看,无论具体危害大小及其采取的方法方式上呈现何种模样,在根源上都是不敢放置于公开监督之下,或讲:就是不能够公开真相。
          4、何为“公开”?“公开”因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在程度上从“不公开”到“完全公开”之间,会有一定的过渡阶段,但只有与“公平、公正”“自由、民主”相辅相成的“公开”,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眼下,若说“腐败根源于不明真相”,有人即刻会想到:凡说这话者,一定是别有用心,不过就是重拾和旨在宣扬“自由化、言论自由、民主公开化”等诸如此类西方社会老套的可概括为“人权”的话题。随即,这样的话语文章便会像对待某些时间段内的某个事件或某些人物姓名一样,即便在网络上冒头,也即刻会被转变成“*”或“?”号,给人感觉上此种文章的另类目的和不和谐意图。然而,此种类似自我保护隐私一样的主动回避、刻意屏蔽的做派,其本身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一篇文章揭露了某些尴尬处境,且不管究竟为何造成如此尴尬境况,好像一旦被“旧话重提”后,其中或有或无的血腥味和骚动情绪,仿佛一定再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播开来了吗?不过,仅就这样一种心态和行为,却又实实在在地表明了某些决策层的幼稚、愚昧和落伍。难道他们就不明白欲盖弥彰的道理吗?难道唯有如此得过且过、苟延残喘、自欺欺人就能保证长治久安了吗?
          理性地去看“腐败或腐朽源于不明真相”的论断,其不过就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探讨性说辞罢了。不妨举实例说明之。
          在现实生活中,由古至今,凡深陷“腐败、腐朽”泥沼之中的人或人物,其实绝非都是不能自拔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样一些人或人物,由于周边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时常的警示,而让他们自觉或自觉地对于何为“腐败、腐朽”行径,仿佛始终处于一种“浑然不觉”状态中。其实,如同时下风闻不断的一个接一个典型案例一样,某一人物一旦进入没有了人身自由的隔离房间内,似乎才真正开始琢磨自身问题之所在。即便这样,他们一开始都会耿直了脖子,并特别理直气壮地质问:“社会不都是这样吗?我错在哪里了?请拿出证据出来!”然而,无需使用什么严刑逼供,只要说一句:“不要说社会和别人的事情,在这里只需要交代你自己存在的问题。”于是乎,如此简单的一问一答,只要经过了24小时或72小时之后,有如此经历过的人物,起码在目前情况下,也就别再想什么官复原职或继续颐指使气样子的生活了。对于绝大多数因“腐败”身陷囹圄的实权者,有时也会懊恼并在心里嘀咕:“怎么稀里糊涂就腐败了呢?”随后,他们除了谨小慎微地避开可能导致“死”的重大情节之外,一般都会毫不吝啬地挖掘自我腐败罪行的共性根源和大众情节,类似曾经发生过的某一顿饭最高浪费是多少钱、有过几个额外内眷、通奸过多少俊男靓女等业绩作为,都会悉数抖出;至于像具体渎职枉法和行贿受贿之往来细节、数目因由等关键地方,除非有无法抵赖的铁证之外,有些一般查不出来的,也就任由其查不出来吧。因为,这里面的道理,原本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糊涂账,反而是一些真的属于凑不够数的情况下,则必须要追究查实并凑够了量刑的标准才行,否则,将会后患无穷。
      对于上面一段,貌似不负责任的恶意揣测之腔调和说辞,如若能够让其销声匿迹,并能用事实给予有力回击。那么,当下在大力宣扬“依法治国”的大好形势下,不仅仅只是公开一些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案件,而且必须是切实完善国内司法领域的政策、法规和责任制度,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独立”的原则指导下,明确并尊重任何公民个人的权限和利益,真正公开和切实做到规范刑拘、事实定罪和依法裁定的程序……唯如此,才会逐步有效地抵御和防止各种腐败行为的一再产生和死灰复燃。
    2014年10月19日整自2014年10月15日笔记。2016年7月重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7-29 14: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很深,学识不少,很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6: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党 发表于 2016-7-29 14:28
    思考很深,学识不少,很有见地。

    说实话,其中感慨,不全是苦思冥想而来,除了网络体验外,个人生活之中,也确实有过切肤之痛,否则,不敢人云亦云、直言不讳!

    谢谢老党兄评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6: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30 10:07 编辑



    第八章“纯艺术”之我见


          关于“什么是纯艺术?”这一问题,以国人凡事必须“溯本清源”或经常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优良品质,首先应明确“纯艺术”一词从何而来?由谁翻译?谁最先引用?最权威的解释如何?
          借助当下网络查询功能便利,对于上面源自“纯文学”而来的诸多质疑或困惑,置身于全球数不胜数的冠名“文学研究会”以及“诺贝尔文学奖”驰骋江湖百余年的事实下,按说早就不该再成为问题了。然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眼下任何人到可以登录且能够正常打开的“搜索”中,凡能看到相关“纯艺术”的链接,确实不计其数,但针对上述“纯艺术”问题的正面答复者,虽不能说绝对没有,却大致都可归类于“含糊其辞、玄虚难懂”之列吧。
          以我本人读书思学心得,针对“何谓纯艺术?”的解答,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这样一种陈词滥调,真的“滥”得不能再烂了!对于某些文艺理论家而言,当下再宣扬这样一种定义和腔调,甚至都上不了“媚俗”“捧臭脚”“御用文艺”的台面。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在自觉且警觉地回避着如此直白的解答,极力通过搜罗并诠释国内外“名人大家”作品中相关“纯文学”的字句,抑或干脆拿来历朝历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产品,用一副完全像是得了“衣钵真传”的姿态和论调,四处宣贯和布道着。只可惜,此种社会效果实在不佳,要不也不会于当下“文、史、哲”网络论坛中,一旦出现了涉及“纯文学”的话题,不是万籁俱寂就是人声鼎沸,而更通常的景观事态,亦不过就是:“带着一个问题进来,却又带走了一堆问题。”
          毋庸讳言,不管是谁,若仅用“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来表白自我对“纯艺术”的理解和支持。那么,这话就是说了也和没说一样,而且无论是探讨文艺理论,还是摸索艺术创作规律,若禁锢于这样一句话里面,或据此论调,一味围着“艺术”圈子乱转悠。如此作为,仅就某一个人而言,也有可能歪打正着,于厚积薄发或殊途同归后,侥幸登入了艺术最高殿堂,业已修成了“纯艺术”的正果。但是,如上之流的言谈举止,不仅不利于文艺事业的发扬光大,更不足以促使这一公共事业转化成为“自由、民主、公正”性文明社会的一股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反而有可能扼杀了民众的文化热情和艺术创造力,或者将其引向阻碍文明发展的歧途。
          一切有关于“纯艺术”问题的解答,“溯本清源”无疑是正道。回首曾经热议于整个二十世纪的“纯艺术”话题,若直言“纯艺术一词起源于欧洲,其对中国人而言,十足是舶来品……”。像这样一种似乎意犹未尽的说法,大致应该没有错误吧。然而,就在这样说法里面,却应该引起人们一种质疑:“为何在上世纪文艺领域中,才出现了那么多关于‘纯艺术’的呐喊和斗争呢?”
          事实上,完全恪守“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够名副其实地担当起“纯艺术”盛名的典范作品,应该存在于“音乐”之中。而人类,尤其每一个人,若不是社会性产物,若能够摒弃动物性类似饮食繁衍等诸多欲求上的制约。那么,其中原本创作“纯艺术”佳品的那个人,也应该荣享“纯艺术家”的桂冠。只可惜,亘古至今,包括在社会实践和产品数量上,都足以堪称“纯艺术”先驱的泱泱大国之“中国”,也和西洋艺术世界的实际情况一样,不单是“纯艺术”创作性技巧和理论,时常处于失传、断档的状态,而且能够真正恪守“纯艺术”品味的实践者,除了因贫困、落魄、虚荣、狂妄、自戕等可归于“自然”性早衰陨落外,再就是遭受斩首、割喉、剜眼、断臂、阉割等摧残,而更经常的则不过归属于一些宫廷、时政、权势阶级的帮闲、犬儒和附庸而已。就在这样一些时代的娇子中间,真正能够于作品及其个性人格上,均合乎“纯艺术”定义者,此刻甚至都不敢用“凤毛麟角”来比喻和形容了。所以,即便在探讨“纯艺术”性质的奢谈中,仅从西方关于莎士比亚、歌德、雨果、乔伊斯、海明威等人物的评述来看,也是作品与人品纠缠不清,此长彼短,众口难调;而在国内,对于文艺领域的文学作品,更尤其是其作品后的那个人物,凡评论不是三缄其口,也不过就是浮皮搔痒罢了。
          总之,客观探讨“纯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虽说完全可以通过追溯中国“乐经”兴亡以及所谓“闻乐识其政”的国粹史实,来大谈特谈一番。然而,站在全球文化角度上,为了探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到了今天,何以在“地球村”里依然此起彼伏地高唱“纯艺术”的战歌,也就不得不跳出国内外“文学”“艺术”圈子的示范禁忌,而到二十世纪前后的西方哲学世界里,通过“存在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步履,理清思路,明确答案,求得信念。由此,哪怕你一生都不会成为“知行合一”的“纯艺术”性的社会实践者,起码也不会一下子直接落入盲信盲从的尴尬境地,更尤其不会堕入拾人牙慧和皈依了活学活用像“煞有其事地在一段描绘性文字后面,刻意再注明‘此处删节xx个字’”等流派,让俗如我者,于放胆意淫之后,禁不住至今铭记,且依然钦佩并暗叹:“如此行为艺术家们,确实拥有着纯艺术天赋版的悟性和聪慧哩!”
    2014年8月12日草于济南。2016年7月重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6: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29 16:24 编辑



    第九章顺理成章和虚实之“美”


          谈民族文化,必以文字记载为基础。
          闲暇,信手翻阅汉文古籍,从文学、政论到轶事,不难从中发现古今惊人相似的人情和事理。面对历史故事,令我感慨颇多者,莫过悲叹妇孺生灵屡遭涂炭,最为胆寒圣贤达人频遭摧残。探究其中之所以然者,史家骚客,各执一端:或怨,君王不明;或恨,小人当道;或忧,时运不佳;或愤,孱弱不达。吾静观之,凡此种种的情理论说所发泄的怨与恨、忧与愤以及悔与悲,均可归根于一点:“其成在萧和、败在萧和者,唯人性也。”
      蹉跎故事,小到个人一念之差,大到国家成毁一举。历史至于今,但凡前途命运之不同者,正在于“人性”之觉悟和觉悟之“人心”。曾经何时?一人之性情,数人之愿望,亿万人之妄动,终成千姿百态,辨别不容易,驾御更难。故所谓“明王、圣贤、达人、君子、才俊”,虽有一时之治,数年之昌盛,但终归失之偏颇私见,而难立久远!以至于盛衰轮回,反复之貌常在,童心妇愿、谦卑君子之想象,多不达久矣。
      近阅,韩昌黎奇文种种,为其于华夏文化之发展、之颖新、之实务之能力,故而惊叹不已。自华文初创,列国成序,汉晋风韵,至于盛唐文化业举,足可谓:凡贵贱老弱之识文者,均可从中明辨“学文明智”之大义,且业已成为民族俗性之志趣。所以,华夏文化之传承,凡谈古论今、明性情、辨是非,均不可不读文,不可不读成文之大者。由此,时常窃思,古人出口成章,下笔如神,何以如此?纵观贤达种种,唯学是也。
      然而,华人习性,教子务学,以达仕途为志向,兼修道德求虚荣。而西方之人,多慕一时之快,以善自然之性为伍,极尽技艺丰满和能力提高,必以身心肌肤滋润为得意,不求“梦笔生花”以自诩。中国人之累,累在图虚荣;西方人之累,累在达极致。虚荣之德,必在于乖巧善变,而炫耀心智;极致之道,必有近功及利,而相得益彰。
      中国历史上,科技不发达,商业兴隆而不显尊贵,根源在于士大夫耻为之。而舞文弄墨者,即便懦弱迂腐之人,常以满口“仁义道德”求尊显,又以满口“道德仁义”显尊严,至于其心里所想和手脚作为是否符合“仁、义、道、德”之实质,反正“口是心非”从来没有真正归入罪大恶极而被禁锢。所以,亘古至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凡大小舞台之上,无时无刻不在周而复始地表演着真假虚实难辨、老少男女皆宜、结局皆大欢喜的历史义演。
      看今天周围生活万象,领略其中千姿百态,尤其不需要再辨别什么“善、恶、美、丑”与“真、假、虚、实”了。因为,用当下“虚幻美学”理论学说,来分析远近一切时俗面貌,完全可以视为华夏民族赶超世界、奔赴未来的“新型觉悟”,甚至可视为跨过了“自由”束缚,业已到达“自在”之新境界了吧。
    2003年7月6日草。2014年12月31日整。2016年7月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7-29 19: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谐 发表于 2016-7-29 08:56
    只想说一句: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尤其是鼓捣文字者,除非真的就是私下里自娱自乐,如若其中有着自我 ...

    要说文字,一方和家人有一个共识:纯粹自娱自乐——为自己找点喜欢做的事。按一方的时间来说,是没有什么时间真正捣鼓文字的,几年来一直拒绝自己写点文字以外的其它任何事。可一方是一个倔强的人,既然答应的事,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做,做得好与不好,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要不,一方还真不会去看那些专业类的书。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7-29 19: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文字或者文学,一方觉得每个人的感受和看法当然不同,就如纯艺术于一方来说,太深了,没法去接触,不说探究了;真实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找些时间享受一些文字带来的愉悦,该是平常老百姓活着的终极目标吧,起码一方是。这是此时一方真实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7-29 21: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党 于 2016-7-30 04:35 编辑

    纯艺术的见解,观点,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7-30 10:47 编辑
    一方 发表于 2016-7-29 19:02
    要说文字,一方和家人有一个共识:纯粹自娱自乐——为自己找点喜欢做的事。按一方的时间来说,是没有什么 ...

    能够理解一方先生和您家人的生活乐趣。

    济南旧城区原本不大,单在护城河周边小街深巷的犄角旮旯,过去我见识过一些被称作“玩家”“练家”的人,一种小玩意儿或某一特技,他们可以做到极致,令人见之叫绝。

    学生时,教育而来的一种传统信念,就是“志当存高远”,随之老师还会进一步讲:古人云“取法乎上适得其中……”。其实,像常言所谓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之中“远”“志”样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参的透,真正在身心上达到一生一世“宁静当下、淡漠一生”……那么如此,确乎是一种看似如同一切平头百姓的生活模样,其实确拥有超凡脱俗的一份素养和情愫。

    曹丕《典论论文》应为喜欢中国文化之国内外人士的必修课文,其言论、其思想、其分析、其胸襟、其文学见识及其可供文艺评论借鉴的东西,都堪称“文萃”,或言“典籍中的经典”。但若论曹丕其人,尤其结合在家庭生活中与兄弟手足感情上,特别一旦联想到流传甚广的“烧豆荚煮豆子”的诗词字义,大概若依从了流行样式的情绪好恶,甚至《典论论文》都不值得一睹为快了!

    一人一生“立言、立行、立德”之说法,我最早见于冯友兰先生的文集中,后来于明、清、民国之文人书籍中,多有涉及。所以,虽没有严格考证,其观念最早见于何人何书,但像这样一种“人生观”,应属于华夏文明传统观念的一种。如何看其观念中的三个“立”?我自己认为:分而求其一,已属不易,而求三者和谐统一,近似“完美理想”;另外,在“立”的具体模样和层次程度上,可以姹紫嫣红,红花绿叶,各有短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7-30 16: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谐 发表于 2016-7-30 10:42
    能够理解一方先生和您家人的生活乐趣。

    济南旧城区原本不大,单在护城河周边小街深巷的犄角旮旯,过去 ...

    感谢克谐先生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非常让人感动的。

    我和家人都属于那种喜欢读一些书的看着什么读什么的人(当然我更加随性),也是那种不太懂事在外人看来傻不拉几的主,还喜欢码一些文字,可能是性情问题吧,又不太喜欢去整那些格律之类的文字,用一句常说的话来说:“生活中有那么点儿小寂寞”。

    似乎,许多真正看透的人已经不屑于去游山玩水,而我们,虽然不再年轻,还特别喜欢出去走走,还愿意不停地感叹,也许,这是一种层面的问题,好在,都不介意这种高低,就像金钱名利在我们眼里永远都没有别人那样重那样如饥似渴似的,我们觉得,能过日子便可。

    能读到曹丕《典论论文》是一篇伟大的文章,我喜欢一种说法“君子审己以度人”,更喜欢“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还喜欢“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其实说白了,整篇文章都喜欢!当然,没有背下来。

    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阶边小草,亦可倾心赞赏,生活,的确可以如此这般,乐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09: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四季歌文学社”管理人员的理解、认同和指导!

    该系列文章,不但不系统,而且十分散漫。只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从只言片语中,有所批评性的收获吧!

    最后,希望诸位网友、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09: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1 09:53 编辑



    第十章也谈“艺术理想和未来社会”


          昨晚中雨,雨中思维,尤显得格外飘逸。
          近来网络跟贴中,于不经意之间,理弄清楚了过去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思路。目前网络论坛的形式和状态,如能因势利导、呵护发展,可能会达到理想的地步,即:使国内思想文化事业,出现高潮迭起、繁华似锦的局面。如果这种场面一旦形成,需要防范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呢?是否还会再现“反右”“文革”或“八九事件”一样的结果,即:以极端开始并以极端结束呢?  
          歌德曾经强调过,让艺术远离政治。的确,政治管理不仅仅是生活策略,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而“政治”富有思想和行动的特性,于轻重缓急上,虽不如军事战争中那样急迫、时不我待、经常不得不做出尽快的抉择,但也同样需要有日新月异变化、精心周密规划及其因势利导的设计与实现。然而,艺术事业则有所不同,其艺术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在创作目的及其理想境地勾画上,完全可以不依创作者所处时代的残酷严峻与否而特立独行。即便优秀的文艺作品,除了在表现形式和选用材料上面必然受到民族语言及其生存环境限制之外,在其所倾诉内容方面,还有着一种区别与其他社会领域的个性特色,这就是“思维奔逸、博物旁及、云山雾罩、不着边际”,即所谓“可以浪漫的完全不顾及地球引力”。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热衷于“褒贬现实、针刺时弊、歌功颂德、撩拨情欲”样式的艺术作品,其实仅是文艺内容之一种或一个大的方面,或可划拨为“现实主义艺术”,而且这一类艺术作品,事实上不仅是个性生活也是群体社会的一种情绪发散和心理慰籍,由此也使此类作者及作品更经常的落入“饭碗”文化的俗套,使其局限于一类比较简单情绪化文艺表现的形式和内容。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这一理性特质可以表现出来,并能够达到到充分而极致的地步,那唯有在人文艺术的诸多表现形式之中。现实生存中的人/人们,尽管全部变回到纯动物的状态也不是那么容易,但相对来说却要简单得多。然而,全部人类又是否能够都改造成为“纯理性的人”呢?像这样的疑虑、困惑和想象能够成为一个问题吗?难道让全人类都成为“纯理性的人”不正是某些理论、学说及其观念的终极理想吗?而像这样一种社会理想难道就是人类未来吗?如果回答“是”,那么,最终导致这一后果的必将会是科技力量唆使,而绝非是政治强权机制;如果回答“不是”,或说是“不要”,那么,政治、科学和艺术必须要携起手来,相互取长补短、珠联璧合,使人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伴随理性智慧的指挥棒,在理想篇章和艺术乐谱的引领下,让每一个仅有有限时空的乐手们,去演奏出真正美好而幸福的旋律吧。
    2003年9月4日草。2014年10月3日整。2016年8月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8-1 09: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谐 发表于 2016-8-1 09:49
    第十章也谈“艺术理想和未来社会”

          昨晚中雨,雨中思维,尤显得格外飘逸。

    政治、科学和艺术必须要携起手来,相互取长补短、珠联璧合,使人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伴随理性智慧的指挥棒,在理想篇章和艺术乐谱的引领下,让每一个仅有有限时空的乐手们,去演奏出真正美好而幸福的旋律吧。——这种旋律的美感是最真实也是最让人享受的。但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8-1 14: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党 于 2016-8-1 14:48 编辑

    赞同文章观点。这文章有深度,有分析,有独到见解,有说服力。难得的好的理论探讨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0: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2 16:13 编辑



    第十一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一


      自十多年前(2002年)参与网络论坛活动以来,有两种思维趋向和言谈行举,是我自己一般都不会去避讳,甚至表现出来像特较真而特故作一样姿态。论其姿态,尽管不是那种恬不知耻的叫嚣,但确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模样。论其模样,就是适逢一定场合,便会别有用心似地站出来喊上几声。究竟哪两种趋向?又喊些什么呢?一是主动找寻声明探讨“哲学”的网站;二是一旦在某些文学性论坛站住脚,即刻宣扬“文学/文艺评论”或“文学/文艺批评或批判”价值和意义。
      对于上面第一种趋向性,在我一开始热衷搀和的《思问》《启蒙论坛》或《另一种存在》《天涯博客》等网络天地里,凡公开的文章内容,基本说明了其“趋向”的所以然和之所以然。因此,关于这一话题,恰好也不是本文侧重点,话到此为止。
      关于第二种“趋向”问题。按常理说,一个人在文学性论坛上,真的自以为有能耐,就一直发表个人作品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蓄意鼓动“文学/文艺评论”“ 文学/文艺批评或批判”之类事情呢?对于如此质疑,在以往文章中,我虽有说明,但叙述的都不十分直接,尤其在思路上“不连贯”,也更谈不上“系统”了。所以,针对我个人涉及文学评论性质的文章,从过去反馈信息中,若不都是被嗤之以鼻,起码一般人经常会感觉莫名其妙!因此,在这里尝试把第二个“趋向”的因由来源,尽可能讲清楚一些。
          首先想说明一下:究竟什么是文学评论与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呢?
          就在提笔书写本文之前,于楼外散步中,一直沉思默想如何去解释这一问题。回来后,又在网络搜索中,用心读了几篇类似议题下的文章后,依然觉得眼下所读文章内容,都不是我自己理解和认为的“文学评论或文学批评/批判”样子。所以,原本想再找一些钦定的或国标样式或权威性的定义,若能把他们罗列起来,起码可以获得一些基本概念上的统一,随之再书写言谈……类似作为,或许可以赢得更多些的理解,亦可能有利于进一步的讨论或争执。顺着这一思路,我又返回到网络“搜索”,并到相应网页或论坛上一瞥。但是,仅读过几篇论述性文章,用时不足六十分钟,便感到这种书写打算,也不过就是兜圈子,单从“再综述”之目的和效果上,显得都有些多余了。于是,联想到以往曾经接触过的《别林斯基选集》、老舍《文学概论》、茅盾《夜读偶拾》以及忘了书名还模糊记得的一些英、法、德、俄文艺批评家等等,若从这些名人名家名作谈起……然而,仅想到这里,禁不住汗颜,也不得不感慨:“这也太难了一些吧!起码眼下,为我能力所不及。”
          经过上面一段摸索和盘算后,眼瞧着网站上各样直言明说,自我总觉得多年来对于“文学评论”话题应该有一些个人体会和个性认识。于是,便决定放开手脚,干脆直抒胸臆,写到哪儿算哪儿。像这样子,起码在自我感觉上更加真实和自然一些。
      思路虽如上所述,但相关“文学评论”的一些名词或词汇,还是应该落实明确才好,否则“游击”习气过浓,现今即便跻身网络“江湖”中,都不再是起初那么轻而易举,更别说荣登“大雅之堂”了。
      本文之所以用“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而没有定格在“文学评论与文学批评/批判”,其本意并非借此显示个体能耐或暗示自我学识上全面,好像自我已经“能”的完全不屑于文学天地的狭隘,而意欲囊括一切文化艺术种类,且都能游刃有余、畅行无阻,并一概敢于指手画脚,进而还会鼓捣出来一种类似“点睛成龙或成凤”的效果。其实,这里的“文学/文艺评论”或“文艺批评/批判”,都还是基于“文学批评/批判、文学评论、文学鉴赏”的路数,至于为何刻意要用“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以及有时还用“文学/文艺评论”,其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也是根本原因,即这里之所以区别“批评/批判”与“评论”之词汇,其主旨都不是为了批倒批臭XX作品或其作品后面的某人以及某某人,更没有蓄意借助舞文弄墨而暗藏着“抱大腿、捧臭脚”或“表决心、站队伍”之目的和用心。如此咬文嚼字一样的“区别”,只是想表明,凡属文者,也就是写评论或批评/批判性质文章的作者,其可以“是/有”也可以“不是/没有”挂有任何“家”或“大家”的名头,但其所表达的必须是“自我”对一部作品的褒贬及其之所以褒贬的依据来由。恰在此处,还想明确一下,如果单是对某一部作品,只是断言其“好”或“不好”,无论这样一种判断是来自天性聪慧、直觉敏感抑或是家传师承,甚或还可以是赎买面授,但却都没必要去挑明、解释或托底这样一份自我之所以敢于“鉴赏、评论、批评、批判”的基质。不过在此,有一点则有十分“必”要去描绘一下自我感觉上“好”或“不好”之所在吧。那么,像这样一篇旨在“褒贬”一篇文章存在“是非、好坏”的东西,在我看来,即可属于“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了。但是,像这样一篇,若仅仅有几个字词语句而且是十分简洁明了的评判性文字,在我看来,绝对不能算作“文学/文艺的批评/批判”。于是,进一步要问“文学/文艺的批评/批判”又是什么呢?
          其实,也仅是在我个人认识中,一个堪称“文艺批评家”者,无论此样冠名是官方、业界还是团体、民间所授予的头衔,究其本人而言,都应该心知肚明所谓“评论与批评/批判”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进而才会自然而然的十分虔诚并格外敬畏“文艺批评家”的神圣和高贵。因为,近几百年来,凡熟悉和困惑华夏文化里面究竟“中/东方”和“洋/西方”孰为“体”孰为“用”的人,只要认真读过几本西洋人书写的论著,哪怕这些西方著述全是翻译过来的作品,其就应该不难理解那些西方的圣贤达人,也就是他们各行各业的理论大家们,但凡著作标题中有“批评、批判”字样的书本及其言论者,在其“批评、批判”性质的作品里面,一定都不可能少了对其有所要“批评、批判”的行当、业界、或学术门类的溯本清源,也一定少不了对其艺术品之“社会存在”价值及其意义上的直言明说,甚至更经常地还会针对该艺术作品及其作者有可能引起社会效应及其人文后果上的预判。也就是说“文学批评/批判”或“文艺批评/批判”必定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研究和综合判断之后,而获得的有理、有据、有责任承担的一种个性化论述、言词或学说。如果一个顶着“某某批评家”桂冠已有五年十年甚至更多年的人物,但在其整个或部分社会生涯中,退一步讲,哪怕就是在其个人生活周围,如果一直就没有见到或听说过有谁或谁谁因为其“批评”的事物,不但改善了周边环境,并且提升了文明程度,进而才使其赢得了社会荣誉。那么,这样的“家”不配冠上“批评”二字。也就是说,即便只是“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吧,只要其符合了“学院派”或“江湖界定”(如我者)的条条框框,只要肯于下一点功夫,不能说人人皆可吧,起码可以说“世人皆可为之”。但是,堪称“文艺批评家”者,在其“文艺批评/批判”作为中,如果没有过一点半点“成就”上的环境效应,如果没有过“火眼金睛”般的功绩,如果没有过算命先生似的准确性预判……那么,如此样子的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家”或者“批评/批判大家”,却依然还在四处招摇并不断宣贯着其“批评/批判”性质的话语、讲座或评审,而其若不能改弦更张的话,倒不如“强素质、缓称王”一段时间,也算是具有一种格外的聪慧和明智吧。
      其二,如果上面一段拉拉杂杂的关于本文标题之所以刻意选用“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而没有局限在“文学评论与文学批评/批判”的理由,只不过是在说明“评论”与“批评/批判”之间的差异而已。那么,这一段落则主要想强调一下,为何在标题中凸出“文艺”而非局限在“文学”的理由。
    或许在此只须解说一下我们时下讨论的语境状况,而此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说到我们眼下探讨“文学批评”的网络环境,一方面,凡我们这里的帖文,单言所针对的读者对象和探讨氛围,虽然也难免会勾连上社会主流媒体上的人、事物和环境,但我的文章一直只是落脚在网络论坛上面。因此,对于已经大众化了十余年的网络媒体,尽管在人群数量和某些声势上,仿佛已经演变成了“主流媒体”一样,但从“媒体”的功能、责任和利益上评判,网络媒体目前的实质被称为“形式媒体”“影子媒体”或“虚拟媒体”,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因为,只要在网络论坛上游荡过一二年的人,很快就能体会到,在所谓“大众化”尤其“个性化”的网络作为中,于当下实际上存在着太多的有限和无限;另一方面,再回到“文学评论”话题中,单言目前网络上,即便在一些标明“文学艺术”的论坛里面,也不全是“纯文学”的物象。因为其里面,不仅有诗歌、散文、小说或戏剧等文本字样,而且还会随处见到相关文学艺术的其他姊妹性艺术类型,像绘画、书法、雕塑、玉器、古玩等等。其实,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这个样子不对或是不好,但总感觉这一切有点类似杂货市场一样,鱼龙混杂,不是特别合适。但是,若要涉及“文学艺术”方面的“鉴赏、评论、批评、批判”一类话题,则无论从我个人极其狭隘认识上,还是立足客观事实方面,都需要不局限于“文学”艺术的体会和经验,并应该使用或利用文学周边的姊妹艺术(尤其绘画、音乐等)作为辅料和比照。唯如此,才可以更好地给予文学作品,加以形象化的诠释、衬托和说明。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若用“文艺评论、批评/批判”而非“文学评论、批评/批判”,必将会更加形象而生动一些,亦会更有一些说服力吧。

           概括上述,针对文学作品的评头论足,即在所谓“文学评论”中,不单是应该提倡和宣扬任何人均可以给予泛泛而说的“文学评论”,更应该积极推行和大力倡导符合艺术性规矩方圆的“文艺批评/批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尤其面对一些司空见惯的无数冠名“文学批评家”头衔的人们,特别当面对一些不过只是无关痛痒的针对某一件或一切艺术作品而给予或好或不好的评说,却始终从中难以发现、挖掘或引导出来能够使社会文明切实提高的时代风潮、文学佳作和艺术经典之时刻,那么,对待像这样一些艺术批评家抑或大家者,你、我、他加她不妨主动站出来,积极建议他们改弦更张去干点其他利人利己的事业吧。如此意见和建议,起码防范他们不至于一而再三地误导一拨又一拨天真无邪的年轻生命损耗陨落在披着艺术色 的浮光掠影之中。
      总之,本文此一节仅就文学/文艺评论及其批评/批判的一般定义和存在意义上,漫谈个人的一点学习体会和偏狭认识。其中颇多随意,故而敬请海涵!
    2014年10月13日夜针对“天涯微论”《水晶城堡》中关于“文艺批评”话题而草拟。2015年元旦整。2016年8月1日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6: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2 16:30 编辑



    第十二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二


          在以往我个人文章中,凡涉及国外理论性的著述、学说或言论,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大家名姓,只是有数的几个人物罢了,例如:哲学家康德、美学的黑格尔、心理学弗洛伊德等,而涉及文学类者,除了耳熟能详的十多部世界性名著作者外,令人感到比较陌生的大概应属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了。
          别林斯基何许人也?关于其人物的“德、能、勤、绩”,尤其在世界或俄国与中国文明史中,这一英年早逝的人物究竟处于何等地位及其影响又如何呢?像类似问题的解答,其远不是我个人真正关注的内容。好在现在有网络媒体的便利,尽管网络上的现有资料还远远不如一些专业性论著讲解的清楚明白,而且读纸质文书可能会给读者存留更多一些自我个性思考和消化吸收的空间,但作为一般性知识了解,目前网络平台确实是有史以来不曾有过的最佳捷径和方便之门。那下面我还能说点什么呢?我只想说一说别林斯基与我个人的缘分及其对我在文艺批评和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吧。
          具体时间就在今年春天,也是通过网络搜索,我才知道了一条关于别林斯基的这样信息,说是在中国,只有在五十年代曾经翻译并出版了别林斯基的两卷文集,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完成了他全部作品的五集或是七集文本翻译工作。之所以提起这件事,因为大学毕业后,好像周期性一样,我自己总会出现类似别林斯基“文学幻想”式的癔症。而其毛病发作时,一个人便会憋在家里,仿佛有一种必须要写出大部头世界级名著的劲头。但是,也就在这种时分,我那爱钻牛角尖的脑袋瓜子,即刻就会冒出来一连串如下问题:目前文学事业发展到何种地步了?什么样子作品才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性质的创新性佳作呢?国内外当下堪称文学典籍的书名和作者会是谁?何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永垂不朽呢?……于是,我会热心关注或赶紧购买并认真翻阅国内市面上的流行文学和主流文艺,仿佛当今世界上在最进步、最文明、最科学化的新中国里面,也一定充实着最具有精神文明建设性的艺术佳作。然而,每每看到获奖的时尚的热读的一过性的热销书籍,除了一些作者的名声远远大于作品本身反响者之外,竟然是一些散发着口臭且特爱摆出一副痞子样架势,或拿淫秽、猎奇、癖好当时髦,或干脆自由裸奔甚至都不是人样子的妖魔鬼怪演义之类的玩意儿。于是乎,我禁不住开始自疑:这就是文学艺术吗?文学艺术已经发达到如此程度了吗?是自然进步到这一程度呢?还是有什么文艺理论促成了如此模样之现实呢?……于是,我在如此疑惑和心态之下,又开始怀恋自己走向阅读与欣赏国内外文学名著的生活道路,又开始怀念《别林斯基选集》了。但是,自教育改革之后,我父母居所内的中学图书馆里,却再也没能借到此类书籍,而我曾经转悠过“新华书店”或大学附近的书社,却也没能再见到其人其书。由此,却愈发增加了我之身心由其书到其人的牵挂和怀念。
          那么,《别林斯基选集》而且仅是我中学时读过的前两卷,其中究竟写一些什么东西竟然让我数十年耿耿于怀并念念不忘了呢?若说实话,即便在今天,关于这两本合起来也不过十厘米厚的《别林斯基选集》,我能够存留的印象和可以说出来的具体内容,除了书本的大致厚度和书本轻重,再剩下来的也只有一个章节的名字和一个关于文学是什么的概念定义。
          其章节名字就是:《文学幻想》。
          其概念定义则是: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
          毋庸讳言,亦毋庸置疑的是,在文学爱好方面,我一直把《别林斯基选集》(一二卷),视为我个人堪称“天赐良缘”一样的启蒙老师。
          大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只是学校普通工人的父亲,在我的央求下,经常到图书室拿回来一些不外借的内部书刊。现在想起来,那些书籍应该是图书室老师推荐的,但现在问父亲这事,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当年阅读别林斯基“文学幻想”的季节,正值快要过年的隆冬。当我自己读到兴奋时,曾经深夜跑到我家房后三百五十米一圈的操场上狂奔!也曾将这本书推荐给我一位最要好的朋友一起阅读。而且就在那个春节的大年初一,我们两个人,分别推着自行车,就从大明湖东门一直步行到西门,再由西门步行回东门,而一路上畅谈的都是关于读此书的身心感受。其实,正是翻阅过这两本选集之后,我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去找寻和攻读那些欧洲文学名著,又从其作品再到凡能找寻到的作者生平传记,进而才沉溺于探求与这些作品及其中人物相关的一些美学、哲学、宗教或心理学等理论性著述的学习和思考之中。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恰是别林斯基对文学艺术佳品极具激情的赞誉和颂扬,让我认识到文学评论、文艺批评的社会地位及其价值和意义,并由此开始关注国内文学评论的历史业绩,进而又从曹丕《典论论文》和刘勰《文心雕龙》中品味到华夏文学的美在,也由此看到了中国文艺批评方面的残缺、苍白和卑下不兴之根由。
          关于“中国文艺批评的残缺、苍白和卑下不兴”是否符合事实。对此,如若出现争议,尤其在对比东西方文学发展历史以后,有谁还能够拿出亘古至于今的客观事实出来,并证明给世人看。那么,无论如此业举所得出的结论究竟为“是”或“不是”,仅就这样一个话题或课题性的学习或研究,亦无论这样一种探究者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其都将会为意欲掌握文化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判断社会文明程度者,提供一条卓有成效的知识途径。事实上,单就我个人极不规范的类似思路的学习过程而言,针对国内文化历史进程的认识,从尚且存留秦汉遗风的魏晋南北朝之儒、道、释精典成形开始,一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个人命运及其文学杰作,再到晚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方文明碰撞火花之间,都可以见到圣贤大家们,通过研究以往及其当代文学作品后,所阐发的对于中国急需要更多一些像《典论论文》《文心雕龙》《文章志论》*之类文学佳品的喟叹哀号之声音。而在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间,每每聆听或观看一些冠名“文艺/文学批评家”的形象、演说和书籍之际,我个人总感觉在华夏民族个性品格及其文化特色里面,反而却是把刻意去回避“评论、批评、批判”等言辞、行为和文字,业已当成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以及我们民族一种倍感自豪并且无比骄傲的道德品行了。
          近两天,因为书写本文话题的需要,一直用心在过去读书摘抄之中,查找曾经记录下来的一些相关“文艺批评”的经典语句。刚好在一个已泛黄的小本本上,又见到了当年读《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时,抄录下来的五段话,而其中还有波利亚科夫著述《别林斯基传》上面的一句。于是,现转录下面,从一个侧面可以欣赏到别林斯基先生对于才能、作家、文学和批评的“点滴”观念性认识。
          “爱祖国……就是热切地希望看到人类理想在祖国实现,并尽自己的力量促其实现。”(摘自波利亚科夫《别林斯基传》)
          “我们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才能,可是太少负有天职的艺术家。就是说,把写作和生活、生活和写作视为同一件事,离开艺术就无法生存;不需要恩宠,不需要栽培,或者宁可说有了栽培,反而会灭亡;不管是金钱、优遇或者不公平都打不到他,直到最后一息都忠于神圣天职的人……”摘自《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p121。
          “凡是批评别人的人,自己会受到更严格的批评。加之,作家的自尊心比一切其他各种自尊心更加敏感,更为仇念深重……”摘自书本同上p124。
          “批评的目的是崇高的,那就是用思辨检定事实;反之,论辩的目的是低级的,那就是为常识辩护。批评依赖思辨,论辩依赖常识……”摘自书本同上p325。
          “在好书和坏书被同样贪婪地阅读……我们看到的只是对读书的爱好,却不是对文学的要求。只有等到我们的读书界变得人数众多起来、求全责备和严厉苛刻起来,文学才会出现……”摘自书本同上p326。
          “我们的批评,应该对于社会起到家庭教师的作用,用简单的语言讲述高深的道理……”摘自书本同上p326。
          仅有上述摘抄的支言片语之中,人们不难看出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1811—1848),一个被百度百科定义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者,其眼光的锐利和思想的光明;亦可以借此看出,进而亦不难判断我们当代的先锋、时代、流行文学家们,有的一再标榜“只看死去人的作品”,有的一直沾沾自喜于“充当文化人中的最有钱的人”或“有钱人中最有文化的人”,有的一味谩骂别人都禁锢在某某主义中而其自己更乐于证明XX是王八蛋者……诸如此类的作家群落,又能够给予华夏民众带来何样的“文学”呢。
    *附注:《文章志论》据说挚氏著述,其内容主要是“抑扬文字”,但我自己一直未能读阅查实此书。
    2014年10月14-15日草。2016年8月2日修整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8-2 2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这个题目,不对,这个问题,并非“世人皆可为之”,像一方拼了全力也是不能,这个可不是简单地码一些文字就可以的,所以,只能读读先生的文章,期望能感受感受,哪怕是丁点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7: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8-4 09:11 编辑



    第十三章 我看“文学评论与文艺批评/批判”之三



          什么是文艺批评?
          本章节只说“文艺批评”,并且是在哲学层面并于纯艺术角度上,针对“文艺批评”,或更准确地说应是对于“文艺批判”这一概念,给予定义性展开或诠释。由于此类话题展开,必将涉及到一些现实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类似哲学话题所关注的诸多对象。所以,在下面尽管仅是漫言、扯淡似的字词话语中间,也必将触及到一些于当下比较敏感并经常被屏蔽掉的字词话语。之所以如此,又因为像此类已经屡见不鲜的不允许出现的个别牵扯上“社会理论、体制模式和管理政策”上的事件故事,却实在又是书写文章和阐发观点之际,最能够说明某类问题的鲜活例证。因此,又不得不再次提前说明一下,当网管们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出现了禁忌词汇或敏感话语时,不妨耐下性子认真读一下前言或后语……当然,取舍判断的权利在诸位网管手里,在此我可以郑重声明,凡本人文章中绝没有故意用什么“曲笔”一样伎俩,如同指桑骂槐、泄私愤似的蓄意攻击或咒骂谁或谁谁。
          前面两个章节中一直在讲“文学评论”和“文艺批评/批判”。那么,在本文之中,我为何恋恋不舍似的非要牵扯进来一个“批判”字眼呢?为能说明如此故作的原委,先转贴一段百度百科上相关“批判”思维的解释,或许对于热衷“文艺批评”话题的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之所以把“批评”与“批判”刻意区别对待,如此绝非仅是一种像“咬文嚼字”“哗众取宠”一般的矫揉造作,而是因为只有厘清了“文学或文艺批评/批判”的脉络,才能够使文艺事业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生存价值和社会意义。
          “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搜索于百度百科“批判性思维”,下面一段措辞参照该词条。】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以逻辑方法作为基础,结合人们日常思维和心理倾向,而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技巧。在起源上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另外,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术能力和思想态度,其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以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了现代人文精神。
          综合来看,“批判”为什么应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一部艺术作品为什么动态化评价才能叫做“批判”?
         上述两个质疑,虽是我个人“想当然”提出来的,但这份认识得出,却是围绕“文学批评”话题,历经多年读书思学而逐步形成的。然而,即便是自问自答,若解答这两个问题,则必然牵扯到看事物及其存在问题时,一般都无法回避的所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话题。
          在我成长和受教育阶段,宣传并要求树立起来的只有“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其哲学观念中,着重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同时,尽管也一再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但在人们的自觉意识中,一般只会在意第一句话着重强调的是什么,对于“同时”或“其次”的东西,起码在“重要性”方面,一般不会再去“等量齐观”;更何况在唯物主义者那里,对待与之相对应的“唯心主义”者,不管针对的是其理论内容还是引述者本身,反而都会是一视同仁并旗帜鲜明地高呼:“凡唯心主义的玩意儿,一贯都即反动又错误而且荒谬透顶。所以,必须将其批倒批臭,即便完全打倒之后,还要再踏上一万只脚,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唯如此,才足以彰显“唯物”理论的真理性、正确性和革命性之气势。然而,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对待理论学说的姿态,使得一切无论在通俗抑或学术意义上的“批判”精神和行为,却演变成了独树一帜和一边倒样式的展示“权势”力量的无理性表现罢了,甚至在学术领域内,关于“马、恩、列、斯、毛”从人物形象到理论学说都必须毕恭毕敬的祭祀在神坛之上,任何质疑或探讨性言论文书,即便不被革职、定罪或杀头,也必定被视为亵渎神灵样的罪过。然而,且不言使用千余年历史眼光来看待和分析近百余年来的文化现状,仅假使人们一旦跳出了上述一种“禁锢”模式的国家社会性文化氛围之后,那么,即便使用一般常识性眼光再回头审视上述逐个神圣化人物及其理论或学说,则亦不难判断其中的“毕恭毕敬”不过就是一种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性鄙陋或社会恶习而已。话到这里,亦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地讲,当下中国世俗社会“打老虎”的热风,往客观而长远里看,亦应该在理论界和哲学层面上开始。
          步入新中国以来,尤其在“文革”期间和之后,无论处于何等“阶级、阶层、地位、权力、名望”者,在言谈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际,好像一下子都格外严肃认真起来,如果说其中有百分之百属于武断和错判的话,起码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国民,尤其是“文化人”,都要一再声明自我坚信“唯物主义者立场”。否则的话,其“能否活得下去?”即刻会成为一个现实问题。那么,在“文革”之前,尤其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中期,在国内相关“唯物”与“唯心”划分上的看法,除了主流媒体或说绝大多人们的哲学观点和态度原本无须多谈且不言而喻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不同观点和声音呢?对此,据我个人了解情况,不妨简单说一下当时一位身在国内且是当代全球“哲学界”隶属“学院派”哲学专业的一位研究性学者,即冯友兰先生,恰在其人其书中存在一种近乎“另类”的说法、观点和思想。大概在解放前后,冯友兰先生在其哲学著述中,虽不是一贯坚持,但曾经用过“硬心”和“软心”的字词语句,来对待“唯物”和“唯心”看待世界的理论、心理和态度。冯友兰先生为何要用这样一种别具一格且颇具“哲”性味道的判断话语,来回应当时或是正在“打老虎”或许已经“打老虎”之后理论界一种凌霄伟岸般的唯物史观呢?对此,我一介草民即便于今天依然稀里糊涂且不得要领,故若再深究,更感无能为力了。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社会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其诸多变化之中,是否有过“思想”“理论”或说“哲学”性质上的改革开放呢?对此,位卑言轻者多言招嫌,甚至言多言少均无多大价值。所以,仅想说一句或许有点人云亦云的俏皮话:“其实,打开窗子飞进来的不只有苍蝇,亦还有许多主义。”毋庸置疑的是,在像这样之类闲言话语里面,相关那个“主义”的情况,若实话实说,其中涉及古今中外至于今,凡经翻译过来的且又必须再解释才能通俗化的“XX主义”,近三十余年来,足以堪称“空前绝后、五花八门、蔚为大观”矣。接下来,还想单言一点我个人极其肤浅的和尽可能“一言以蔽之”的对于这一时期几个较时髦“主义”的点滴看法吧。
          毋庸讳言,自“一战”前后逐步成形到“二战”基本站稳脚跟,而之后逐渐分支旁流的“存在主义”思想学说,甚至至今依然是地球上“伴随个性觉醒、科技兴盛、物质丰裕发达而精神涣散和意志自由”的人类哲学灵魂。但是,恰是在辩证物主义那里,一旦提到“存在主义”,而且无论对其待解构或已解构的部分,都会因其源头之故,即刻被完全划入了“唯心主义”的阵营。不过当下,偏重“物化”“科学”主导的现代主义,以及把“伦理、美学、宗教”视为辅助或并列为科学的后现代主义,究其内容和进步形态而言,说他们在观点和态度上“忽左忽右”亦可,说其是“左右调和”“墙头草随风倒”,同样没有多大错误……不过,如果能够理性地分析当下各种哲学“主义”之所以飘忽不定、左右摆动,在貌似即没有原则也有定力之表象下,却是在提醒人们得出这样一种结论:世界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上,原本不都是一直齐头并进,反而是抱残守缺一样在“一张一弛”协调互补之中,交相呼应而逐渐进步和提高着。究竟什么才是“物质”?而“意识”是否有物质的特性?关于这样一些问题,其实并不都是1加1等于2一样的简洁明快和容易理解。不过,时至于今,有一点确实值得人们提高认识,即在西方哲学理论里面,当他们大讲特讲的“直觉、感觉、认识、思辨、心理”等可笼统归入“意识”之类的东西,在汉文国学的“儒、释、道”文化中,其能够对应起来的本质性东西,应该是“悟性”。
          在谈论“文学批评/批判”之间,在上面为何又加入了如此篇幅而又格外罗嗦的话语呢?因为一切艺术创作在其本质上都离不开大脑思维(思想)活动,若不能够明确“思维/思想”中的意识、直觉、悟性等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不可能找准“文艺批评/批判”的尊贵和高尚。又因为“文艺批评/批判”,正是从研究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之上,再去客观判断某一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而论证一件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去衡量。那么,要衡量什么呢?不但要衡量其作品本身,还要衡量创作者本人及其所给予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成效,或言“有效性”。
          单就文艺作品本身而言,不同的艺术门类均有其自身不一样的“成长”历程,在不同创作人群中也会有个性或共性上不一样的认知能力和程度水平。在这一点上,往往一些文学作品本身不容易说得十分清楚,反而在绘画艺术、书法或武术上,像俚语所言“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行家出出手便知有没有”一样,仿佛客观存在着某种经验性的直觉体察,可以用来判断某一个人“是否入行、入道”或“功底如何”等状况。然而,在“文艺批评/批判”之中,类似“究竟专业与否?”上判断,尽管应是作者基础素质的最一般要求,但像这样的基本条件,有时在现代艺术作品当中,尤其在一些已经定位为“艺术大师”作品里面,甚至无处寻觅了。对此,就像眼下不乏唏嘘哀叹的一副报价千万美元而仅仅就是一张草纸的“名画”,再如以往某些文艺大师惜墨如金的亦不过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大作”等等一样,都不能简单地视为“糟蹋艺术”“无理取闹”或“无厘头”行为等。因为,像这样一类作品,若用“文艺批评/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那其人其作恰恰正是针对现实社会中某些腐化、堕落、迟滞、保守之类丑陋低俗化的社会行为或人文观念,而给予的辛辣讽刺、极端蔑视和另类抗争。同样,如果有些人也拿同样一张白纸高价兜售,即便其临摹或抄袭的与艺术大师原创作品一模一样,即使其人其作完全具备了先前“艺术杰作”的全部色 、形态或文句,若往好听里讲,亦不过是一件“赝品”罢了。
          在八十年代中期,具体点讲可能是1985年秋冬,就在济南市内山东大学新校现在的南大门附近。当时该高校的南大门远没有今天这样宽大敞亮,还只是一片不大的小树林。也就在这个地方,不知道山东大学什么学院或哪个院系鼓捣了一个“现代艺术”展览。虽说是一个“展览”,但在现场,除了几幅类似毕加索一样分辨不出脸蛋、屁股的“绘画”之外,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看到一个二三十厘米高的木桩子,其正上面剁着一把斧头,并在木桩和斧刃上淋上了一些鸡血。为什么知道是鸡血呢?因为印象中,在那木桩不远处还有一只没了头的死公鸡。另外,正好在那个时间段里,好像就在《参考消息》上面,我见过一则报道,介绍的是日本一位画家,说是该画家在马路上或是在展馆里,直接把画布铺在地上,也不清楚其染料具体怎样处理,反正画家就是牵着一匹马,利用马蹄子踩踏出的图案,于现场或事后当成一幅幅现代艺术创作品而兜售了。
          就在适逢上述两个真实故事前后,我个人因为读过《欧洲绘画史》,也看过黑格尔、李泽厚论美学的少许著述,所以正在内心质疑:像毕加索这样画家及其作品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究竟在哪里?其实,学生时期,对于艺术领域的诸多怪现象和另类情态,我自己曾经有过许多类似“自问自答”样子的读书探讨,甚至直到今天连我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宗教类书籍,还是自身学医的缘故,让我确信并最终认定了:艺术的生命力或说其价值就在于创新,而艺术家及其作品之所以存在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这种创新的劳作之中。那么,即便有了这样一种艺术价值观,其与“文艺批评/批判”又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也只有明确了这样一种艺术价值观以后,才有可能在判断一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时刻,无论从其内容还是在其形式上,亦无论其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还是写真、武侠、玄虚、惊悚或穿越等等格调模样,当分析并判断其中“优劣、得失、对错”以及生命力是否长久之际,究其根本必应在于其作品借助艺术手段所给人们带来的究竟是何样的影响、效率和结果,究其关键必应在于其为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作出了多大贡献,并且于现在和将来究竟带来的是一些什么模样和哪一些方面的实际贡献。
    2014年10月17日草。2015年1月4日星期日整。2016年8月3日修于济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19 06:06 , Processed in 0.0879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