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回复: 11

[原创] 闲聊“为何书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5-27 11: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7 16:45 编辑


          “书写是一种习惯还是生活需要呢?”
          近段时间以来,上面这个问题时常萦绕我心头,应算是自我忙里偷闲时最想赶紧弄明白的问题了。
          单凭过去体验,“书写”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大约从初中三年级一直到不惑之年,其间连续二十五年之久,先是不间断的书写日记和读书笔记,随之有过“诗歌、散文、小说”文艺稿件的模仿与尝试,只是等到有了家庭电脑和网络论坛的普及之后,才有机会把以往暗自孤芳自赏的文字积累,零打碎敲或大宗批发似的在冠名“哲学、文学或诗歌”之类的论坛网页上,广播欲望的火种。
          从2002年初公开在网络上张扬言论文字之始,无论家人、亲属还是朋友、同学或同事,都曾经当面追问过近似同样一个问题:“你图什么呢?为了挣钱、出名吗?”至于我的回答,因为直到今天既没有“出名”,也没有“挣到钱”,甚至一直在“赔钱”……于如此事实面前,我始终只有一种回答:“一直有书写东西的习惯,借着网络,以文会友呗!”
          事实上,多年以来,虽然有过向报刊投稿的尝试、失败和成功,但亦如别人质疑一样,我也一再追问自己:“意欲何求?其目的何在呢?”
          有时,我自以为喜欢“书写文字”,就如同别人爱好“集邮、藏石、喂鸟、养狗、斗蟋蟀”一样,应属于个性癖好。但是,静下心来一想,若把“书写习惯”归类于个性癖好,又觉得置身于当下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下,尤其联想到“凡事必有起因”的思维逻辑上,确乎太过于牵强附会,甚至还应该有必须要说清楚的东西。
          “文章千古事,妙手偶得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仅从我个人或知其名或不知其名的上述诗词文句,至今还能张口即来,甚至咏诵之间,依然禁不住还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由此,也就不难看出,“书写文字”之所以成为我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确实有一定的内因和来由吧。
          是的,“书写文字”无论属于何人的一种习惯爱好,必定都会有其“目的”和“成因”。作为一名书写者,除了必须具备起码的“识文解字”本领外,即使是最普通常见的书写冲动,类似打油诗一样,其中也必定有一些极其个性化的社会背景。
          若谈某个人的社会背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其人成长过程的方方面面。在其“方方面面”之中,通常生活之中的你、我、他或她,一般经常认为的像“父母职业、家庭贫富、个人受教育程度”等等,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对有的人而言,尤其是涉及到能够把“书写文字”当成个性嗜好者,大概必须要从其“书写目的”的明确程度和观念树立着手吧。所以,在这里就必须谈一谈“文以载道”问题了。
          在传统文学理论中,“文以载道”由来已久,也可谓颠簸不灭的真理。尤其当这其中的那个“道”,不再仅仅指的是“帝王将相、圣哲贤达”之说教及其理论,而是泛指“一切人性情感、行为、思想的语言文字表达”之时刻,“文以载道”之真理性,也就更加“毋庸置疑”了。所以说,若在这样的“文以载道”理性光辉下,再去验证以往社会中间,凡著书立说人物“其人其作其道”是否符合“自由、公正、文明、和谐”的真伪虚实,那么,即便不是一目了然,也近似泾渭分明了吧。
          有人说:其个人的书写目的,仅仅就是一种生活需要。若这里的“为生活需要”,旨在“个人衣食的急需或社会一时的要求”的话,那么,像这样一种“目的”写作,也就更容易明确“其人其作其道”的性质和内容了。
          事实上,自古至于今,凡是为了“衣食所要”或“一时之需”的书写,无论其是否唯金钱侍从,但其作品惯常是远离“艺术创作须不断创新”的最高品质,甚至远离“倾诉、本真、自我”的基本素质,而演变成为“哗众取宠、卖弄噱头或雷同传声筒、附庸物、奴婢”一样的流俗而已。那么,不为“衣食所要”或“一时之需”的书写又能为何?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时代,从普及教育到高等专业培养,都曾经必须学习的政治课本上,我自觉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或说“掌握了一种看待问题、分析事物的方法”,这就是“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和“否定之否定”的思路。
          抛开人文艺术中“音乐、绘画、雕塑、舞台影像”等其他分类形式,单讲文学艺术,只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研究有史以来的知名作品,也就不难发现其中一切有生命力、感召力的文字内容,都无一例外的是在探讨和揭示着“人与人性、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症结和繁杂景象。尽管其中的矛盾和现象,通常都有悲喜剧情和成败结果,但因其中作者的“揭示、感慨和议论”,进而引发的思想、情绪、行为上的动荡及其文字化的情景再现,则一模一样的都是吸引了其当代人们的眼光聚焦和情绪共振,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去“关注、欣赏、翻阅”的热情和希望。
          毋庸讳言,始终没有读者的写作,近似意淫和自慰。但是,在其是否会影响作者自身健康的问题上,则要看这个作者是否意识和颖悟到“意淫、自慰”在个性心理及人类生理上的利害优劣。同样,意欲赢得足够多读者的作品,在其通常有艺术传承及其在创新品位上,也同样需要作者和读者,其自身已拥有足够多的知识和理念,并且依此来理解、欣赏、宣扬艺术作品的佳处。那么,如何让公民大众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阅读知识,也就如同如何让一个人懂得何谓“健康的心理和生理卫生习惯”一样,社会即需要像优秀医生般的文学批评/评论的机制和氛围,更需有书写者,若能够以艺术为生并苛求垂而不朽的作品的话,其必须努力去把握的,唯有与时代和谐的“传承与创新”的艺术质量,而并非是其它的任何东西。
    2005年5月草于西祠胡同的《另一种存在》。

    2016年5月27日重整于济南。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收起 理由
    一方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5-27 16: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分析的透彻,有说服力。看来书写,已经融入了您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6: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伊人轻舞 发表于 2016-5-27 16:13
    老师分析的透彻,有说服力。看来书写,已经融入了您的生活。

    哈哈……有点走火入魔样子了!所以,经常和在精神卫生中心的同学交流,防范一旦不能自抑,赶紧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5-27 1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谐 发表于 2016-5-27 16:30
    哈哈……有点走火入魔样子了!所以,经常和在精神卫生中心的同学交流,防范一旦不能自抑,赶紧用药!!! ...

    老师不仅风趣幽默,书写高华,而且还有洞察力,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5-27 19: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写是一种习惯,也是生活的需要,生存便是不需要的。先生洋洋洒洒从方方面面透透彻彻地分析,让一方受益匪浅。欢迎先生常来舞文弄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29 10:31 编辑
    一方 发表于 2016-5-27 19:26
    书写是一种习惯,也是生活的需要,生存便是不需要的。先生洋洋洒洒从方方面面透透彻彻地分析,让一方受益匪 ...

    一方先生虽言语不多,话里话外,不仅是很逗,而且眼光亦不是敏捷而是犀利了!

    一方先生貌似不经意,甚至像“笔误”一样的随言“生存便是不需要的”,说其“一言中的”也好,说其“含沙射影”也罢,确实就是针对楼文内容,若不加解释,一般会造成“误读”的薄弱点和关键所在。

    其实,上面我用的“误读”而没有用“误导”,暗含着一般人读罢楼文之后,若认定了:楼文旨在说明和强调“书写爱好与个人生死存亡完全可以是两码事”。那么,这种理解一点也没有错误,而且正是我《闲聊“为何书写”》一文的志趣所在。为什么呢?

    刚上网络论坛的2002左右。当时,我还只有三十七八岁。为何要先表明岁数,因为那会儿看似年富力强,实际上,虽不像率性书写诗歌的二十左右一样,稚嫩的近似一掐一股清流,尚且还没有成熟到五十岁以后一般,即便就是换肤美容也掩盖不住灵魂的沧桑,而只是貌似老成世故,实际依然纯真幼稚。也就在那会儿年龄段,关于文艺见识,我最常到处吆喝的两句话就是:一个“巧者不过习者之门”,而另一个“由其道功名不可逃”。

    在以往的文章或跟贴之中,对于源自《吕氏春秋》上的“由其道功名不可逃,尤见霹雳知雷霆将至”一句话,单凭个人理解,我已经解释的都让自己看着厌烦了!总之,这样一句简单易懂的古话,原本就可以把其中的“功名”二字,完全理解为人世间一切可以想象到的“荣华富贵”“名利色权”“酒色财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等,甚至还可以把这话直接变成一句大白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怕想不到,就怕不得道。”

    说完上面第二句后,再说第一句“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其实这句话,先不论对错,单从字面上给人造成的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亦如同俗话说的“隔行如隔山”“外行别充当内行”“行行出状元而行行有各自规矩方圆”一模一样罢了。

    眼下,之所以针对此处“楼文”而提及上面两句话,一旦这三者结合起来,也就不难看出我是在一种什么样的信念之下,而书写出来的《闲聊“为何书写”》一文。
    是的,在四十岁之前,经过审视东西方文学艺术历史,尤其是有过针对性地阅读了一些世界上“政治、科学、艺术、经济”领域名家名作之后,“由其道功名不可逃”之明白和达观,让我把“求活生存”,即看似“探囊取物”,亦如同“戏水涤足”;而“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之清楚和觉悟,更让我于循规蹈矩之间,必须坚定执业操守和使命天职,尤其在人文艺术这一充斥着各种芜杂欲望、绮丽幻想和世俗诱惑的天地间,无论是否存在天堂与地狱之别,即便仅、仅、仅为了自我灵魂生前和死后的安宁,也必须要找到一条“非我独有”而是“举世皆可”的康庄大道。

    不知上述表述,是否说清楚了我对一方先生显而易见的“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和“空中楼阁”一样玄虚曼妙而似偈语般的“生存便是不需要的”之解答和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5-29 16: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谐 发表于 2016-5-29 10:16
    一方先生虽言语不多,话里话外,不仅是很逗,而且眼光亦不是敏捷而是犀利了!

    一方先生貌似不经意,甚 ...

    克谐先生只怕弄错了,一方敏捷都称不上,哪来犀利。见山只是山。

    与其说一方是在评先生的文字,不如说是看先生的文后的一点感慨:生存便是不需要的。生存的确不需要书写。

    书写就是一种爱好,心灵的需要,生死是自然的事——一方就是这样理解,也只接受这样的解释,用行为诠释。别人怎样那是别人的事。

    说到纯真幼稚,克谐先生也许不知道,一方最常到处吆喝的便是:一方是一个纯粹彻底的幼稚女人。当然,若是真正做到“纯真”倒是一流境界了。

    对于幼稚,一方一般不苟同一种惯有的看法,不见得就是那样的不堪。记得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大概意思):一个人在十四岁的时候幼稚是不成熟的表现,如果到了四十岁还是一样的幼稚,那就不是成熟不成熟的问题,而是本性的显露。当然,这肯定不是指非正常人。

    单单于“功名”的理解,先生是非常到位的,对您来说,如果不介意,得道是不难的。(笑)

    先生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从字面上就给人造成了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也许一方对文字的敏感度不够,或者不求上进,感觉不深刻,懂就懂,不懂便不懂罢了。但是非常赞同,不不,崇敬您的清醒与觉悟,更有您的行为。

    对于文学,一方其实是一个外行,常说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弄清楚,按理,外行是不应该在内行面前絮叨,更别说有指手画脚之嫌疑了。然,一方喜欢文字,就像喜欢春天的色 一样,入眼便会说上几句:绿得苍翠,红得妖娆,紫得梦幻,粉得浪漫,白得纯洁……只管自己舒服养眼,满足感官。常说贻笑方家,的确如此。克谐先生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7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发表于 2016-5-30 08: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5-30 08: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朴素,切中实际。于先生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09: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5-30 10:48 编辑
    一方 发表于 2016-5-29 16:08
    克谐先生只怕弄错了,一方敏捷都称不上,哪来犀利。见山只是山。

    与其说一方是在评先生的文字,不如说 ...

    呵呵……常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日常之“闲聊、扯谈、论说、胡侃”尚且如此,那么,“阅读文字”自当依然!

    听人言语和阅读书籍,尤其针对具体个人之褒贬评议话语,经常会是各持己见、颐指使气、喋喋不休……其实,即便唇枪舌剑、面红耳赤,只要彼此能够坦诚相见,无论意见相左各方还是旁观者,倒是能够激发思辨和明辨是非,最为快捷、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方式吧。

    一方先生“生存便是不需要的。生存的确不需要书写。”之解说,确乎也是事实。然人生一世,无论黎明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即便终生不著文字,尤其不去鼓捣像是著书立说或回忆录之类笔墨,但所谓“盖棺定论”之本意,即在表明:一人一世之作为,亦等同“书写”人生罢了。

    关于“求知悟道”,我自己从来不觉得有什么神秘或难度可言。最初,先是在西方文学评论中,看到过关于柏拉图“洞穴”之知行虚实的评述。于上大学时的图书馆,曾有幸借到一本民国初期古文翻译的柏拉图《理想国》之后,真格的爱不释手,自觉相较与当时所读日本铃木大拙之“禅释”中顿悟或苦修,反而更加容易明白:每一个人,必须有过类似孔老夫子所谓“朝闻道夕死足矣”的颖悟体验,才会拥有一份真正的“敬畏心”“谨慎感”和“量力而行”的自觉与达观!随后,热衷读习道、释以至于《圣经》《古兰经》之际,才意识到古今中外,大凡言谈话语之间的“境界说”“层次论”,其实不关乎“权势地位之高低”,更与“富贵贫穷”“吃饱穿暖”毫不相干,而仅仅就是一种认知能力和思想水平上的差距。


    忘了是“旧约”还是“新约”,抑或就是口耳相传和杂书上的演绎吧。据其所说,耶稣受难钉在十字架上,而路过围观的人们,或恶语相讥,或唾弃咒骂,或投石泄愤。面对如此场景,亦不知耶稣基督是伤心欲绝还是平静坦然地告慰他的上帝和追随者:“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这样一种胸襟和圣谕,若拿到今天来讲解或“布道”,或许必须进一步挑明的完整字词话语,应该就是:““原谅他们吧!他们就是时尚、是媚俗、是存在、是快乐着……”

    呜呼!一方先生,除了让我千万分感谢您的直言不讳,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5-30 10: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方 于 2016-5-30 20:23 编辑
    克谐 发表于 2016-5-30 09:49
    呵呵……常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日常之“闲聊、扯谈、论说、胡侃”尚且如此,那么,“阅读文字” ...

    嗯,克谐先生说得在理,一方犯了看人看事的大忌,没有真正领会先生的标题,想当然地说了一大通,虽然不是牛头不对马嘴,还是太窄太浅。受教。

    先生您说得对,只要彼此能够坦诚相见,便是最好的方法。

    细想,一方莞尔。曾经,在十几年前,一方初上网时,便给自己缝制了件马甲,穿着得意地四处溜达,尽管朋友们经常提醒太过固执,还是依然故我。

    不隐藏,不做作,不矫饰,以诚待人。以自己的灵魂为尺度,书写自己的人生,孜孜不倦,无怨无悔,誓不低头。

    不曾想,读克谐先生的文章,便单纯地理解“书写”,只是想当然地理解书写,除了显出一方的小家子气,还有,就是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文字,浮着呢。这真是无话可说。

    是的,人的经历大同小异,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鸿沟,只是心灵的距离罢了。

    昨天,和家人还说到无数国人的做派,很是让人无奈。没有慷慨激昂到鲁迅先生的“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也没有不屑到嗤之以鼻。我们列举无数例,除了无奈还是无奈,我们无力改变。年轻时,总说文字具有无穷的力量,口诛笔伐,最是有力。后来发现,文字对于许多人,极其苍白:有些人根本不注意文字,有些人一直在玩弄文字。一方敬重文字,更敬重写文字人的至诚至真,喜爱四个字:天道忌巧。

    也许,一方就是一个嗜欲深者天机浅之人。这,又能说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19 04:52 , Processed in 0.08225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