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克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杂谈笔录》(下卷)[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08:45:48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1-26 09:04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3]第三十一章“国庆”读书之宗教随想[/size][/font][/align]
    [font=微软雅黑][size=3]
          甲申年(2004)“国庆”长假,自十月一日至六日,于近渤海的滨州度过。期间,购书三本,各为:南怀瑾《禅宗与道家》,钱钟书《七缀集》,刘墉《在灵魂居住的地方》。
          头两本书之所以要买?前者,源于近来网络论坛上,多有涉及佛、禅的话题,故臆欲更深入一些了解;而后者,从文学上考虑,有意系统学习一下钱钟书先生的文艺思想。至于第三本书,因见书架上该作者文集已排列成行,故购之,得以了解其人物的阐述和文字特色。  
          数天间,对《禅宗与道家》一书,已读习过半。其中所讲解的自印度佛学到中国禅宗的演变史料,可谓梗概而明晰,特别是关于国内历史上“丛林佛习”的风气形成,以及随时代的变迁过程,更是深入浅出,以至于让我豁然开朗了!因为,我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大江南北清水秀山之间,均能见到寺庙道观呢?而这些至今仍能见到的遗物和人影,其究竟有过何样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建设上的价值?它在中国精神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究竟起到过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呢?
          南怀瑾先生的文章数年前曾有过接触,当时读习的是一本关于东方神秘学的著述,那会儿我所关注的是其中与传统医学上的联系和学问。从眼前这书本中,更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痴迷和酷爱,但在阅读中,我却极力想挖掘、探究其所颂扬的文化精要与现今社会形态间的脉络联系。  
          释教思想(参见余嘉锡先生文章)应于东汉末年在中国的江河流域间已有所传播,历经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和战火纷纭,尤其是这期间不同区域文化的兴灭和交融,至隋朝时已蔚然成风,再通过李唐朝代的取经探微、结章成册后,佛禅形貌在华夏大地上更是根深叶茂,足可谓登峰造极了!  
          客观些去想象这样一些问题吧:不管是出自或“释”或“道”抑或“儒”的理念中,那种孤寂修行、洁心明智、普渡众生的意志和作为,其在个人、集体或社会性生存、进步和发展上,若论及价值和意义,究竟是“益”还是“害”呢?在中国以往历史进程中,尤其是近两个世纪间,此种文化理念与列强欺侮、国破家亡、民生凋敝的悲惨运命,有无密切干系呢?  
          事实上,儒、释、道说其为“宗教”是合乎情理的,其在主旨和出发点上,与其它国土的某些宗教一样,有着劝人向善、和谐生活,并且还要自觉背负起来“去摆脱世道人心中那份苦闷、困顿、凄楚”的使命和责任。然而,他们中间所炫耀的一味恪守性情、品质和身心的单纯洁净,他们于文字说明之中,惯于显现出飘忽不定、似真亦幻的玄妙境地,以及他们极力宣扬,并刻意突出禁锢自我,又仿若大智若愚、浑然天成的德行和尊容……总之,他们从社会理想到个人修养之中,终归是多了一些简单化、压抑人性的东西。如果,他们中间的一份达观和宁静,不是完全合乎自然天性的理智作为,而且不过就是蜕变成了人为的矫揉造作。那么,这样一种“精神文明”之下的人儿,根本无法摆脱与之相伴的虚伪、粉饰、矫情的外形和心智;另外,在今日文明社会理念上,任何远离坦诚、积极、理性的言论,任何依靠神秘玄虚的氛围,并以此来笼络人心、制造声势者,都无疑将背负上“伪科学”“谋财害命”的骂名,甚至不难预判,其终将会被文明社会唾弃。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行为和思想上的种种矛盾现象,其实完全雷同于任何集体或社会,在过去、现在和一定未来时期内,都经常要反复出现的一种事实。也就是说,在任何一种所谓极其崇高、奇美的壮举之下,亦同时隐藏或蕴含着鲜为人知的卑鄙、凶残等低劣品性。其实,像这样一种似乎不合情理、近乎诬蔑的观念,既不是大不敬,也不是谋求骇人听闻、哗众取宠的效应,而是唯有明了、认同了这一点后,人们才有可能寄希望于政治、科学、艺术中“民主、自由、博爱”性质的昌明力量,在真实坦荡生活中,去甘愿忍受社会公众挑剔与监督,并勇于承担各自行为带来的后果与责任。[/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3]
    [/size][/font]
    [font=微软雅黑][size=3](2004年10月8日夜草,首发2004-10-09 21:55:38《另一种存在》[西祠胡同]。2014/9/1整。2016/1/26修于济南。)[/size][/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09:05:36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1-26 09:20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3]第三十二章 再回首(1992年春)[/size][/font][/align]
    [font=微软雅黑][size=3]
    1992年2月9日周日
          因参加研究生考试,复习背记“党史”中国近代史知识,从中感受到社会发展变化,唯于其时势背景和突发事件中探求历史运行方向和轨迹之际,才得以见出生活的真实面目。
          任何一个时代,处在风雨飘摇社会舞台上,所谓“雄鸡报晓”的能耐,若能站得住脚,途径只有一条,就是不能逃避现实,潜心温故历史,深入思考和实践,进而于时机佳节,拿出系统、条理和卓有成见的阐述,开创一个新的思想局面,乘风波浪,形成一种必然趋势。任何主客观纷繁骚乱,终将被这种趋势的必然,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梳理清晰。而所谓“新时代”“一代新人”,也只能在这样的动态中,得以孕育和产生。
          今日学习中,反思别林斯基《文学幻想》,思忖其文章感召力和气势的来由。比较中可觉察,在我们社会环境中,缺乏对近百年文化成就的认同感和民族自信。这里的自信和认同,不是指政治思想上的专制,而是针对纯文化事业中,由满清覆灭前后形成的新文化运动、五四精神、城市文学的风气和热潮,所给予近现代文化进步意义上的系统性挖掘和规范性总结。这种系统性、规范性的作品,无论其为文学性渲染还是艺术性综述,一旦用流畅文笔、高昂气魄和深邃见底表现出来,均能促使并带动一种真实的新文化繁荣时代早日到来。如果没有这种大众意识、文化思想和时代精神方面上阶段性总结,所带来得一种社会化“通透”“畅快”和“愉悦”的氛围,即使经济有所发展和成就,也不会有社会的健康心态和勃勃生机。历史地去看,唯有文化艺术,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地规范各自行为,形成一个民族在某一时代的特征风格和文化习俗。当下一个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若研究美国风情,不难发现好莱坞创造的不只是电影艺术,而是美国人的梦想、理想化的美国和美国的明天。这就是艺术的创造力,而被这样一种创造魅力,改造得最多的,恰恰不是什么政治家或社会精英们,反而就是最广大的民众。如果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更多地去思考对这“创造者”影响最大、最深刻、最显著而且最实际有效的手段和问题,其究竟是些什么呢?

    1992年2月14日周五
          一个人无论其生活内容是什么,如果不能和整个社会去沟通或联系,不能和周围生活节律协调起来,其终究会落入生活起居的苍白无力和百无聊赖之中。如果处在这样一种生活中人们,也能够真正活得平静安然,并且从精神到肉体上,也可以达到了自由自在境界的话,那么,其必须能够自给自足,且摒弃任何文化上诱惑,甚至就是完全蒙昧于社会生活的人儿。凡是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欲望追求,又不肯蒙蔽于自然、社会乃至自身的禁锢,并且还要执意大胆地探索及发问关于苍穹和人间的一切疑惑。那么,如此的人儿,一定是被疯狂而暴虐的愤怒天神攫取了灵魂。因为,用人世间一切平庸凡俗的道德理念,根本无法理解和解释此一类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一切纷乱、杂芜、琐碎、猥亵等景象,所表现出来的或者极其敏感,且怒不可遏;或者视而不见,却超然物外的行为、言语和精神。
          今日去医学院途中,遇见欢庆元宵节的“高跷队”。一份身心战栗、厌恶烦燥和不舒服,令我沉思再三,并极力探求其感受的来由。是啊!如此低级丑陋、粗俗不堪,却是大张旗鼓地游行和表演,究竟能够给民众带来些什么呢?
         “娱乐”究其形势和内容上应该多种多样的。中国时下,从电影、电视到现实生活,残缺丑陋、呆傻故作之态,每每为大多数人们欢呼雀跃。而此种状况,暴露出来的却正是人们内心世界里面一种畸形病态的需要。中国文艺出路何在?就社会文明进步趋势而言,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是不正常的!其中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其民族始终没有铸就成熟和健康起来的“幼稚之胚”的根本问题。中国仍需要有一个五四前后样式的文化改造运动,而其改造之目的,正是针对“自欺欺人”“愚人私己”的行为和精神。

    1992年3月1日周日大风
          研究生考试已毕。考试间,竭力应付,心力已达,无什么更多遗憾。之后两周,读《姚氏父子》、吴泽著中国古代史和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之所以选择这些书本,其兴致源自复习“政治”时的一些思考。
          近来,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尤其是社会变更之理由和当时统帅者之言语思想表达等问题,思虑颇多。
          仅就历史发展观而言,吾辈自受教育之日起,颇受唯物史观熏陶,加之“大公无私”之喧嚣和唾弃“异己私利”之教训。故对于世间现象和问题的看法与认识,基本都是“非黑即白”“唯我独尊”。昔日,吾于残纸破书之中,偶或觅得一二段故事,对于里面随处可见的古代中国社会之生命轮回、君权神授和佛道德行等等,均深感疑惑难解,却又总有一种子虚卯有、曼妙飘忽的觉悟。八十年代的十年,于博读泛思、茫然独行之间,其实有意无意之中就是在对比、理弄和感概着上述自我身心的一份感受而已。

    1992年3月20日周五
          考试过后,难得在楼下平房里静坐,故写得东西也甚少了!
          距上次笔记间,一直在读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吴泽《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殷代奴隶制社会史》以及小读物《五代十国》。
          自夏商周立国之初,到历代王朝帝国,尤其当中国大地之上汉人政权之形迹,可谓均是“智巧”“勇势”之交搏,其中离奇古怪、五花八门、阴阳交错、腥风血雨等伎俩才干,无不登峰造极。而今中国的青中年,因解放后文化艺术被专横独断所禁锢,对于历史,尤其是社会政治性历史资料,能够了解和掌握的部分,极其有限。其中,即便是用心学习者,也是用一种偏颇的眼光来审视,一般不容易进行客观性思辨。马列主义虽然难以割舍与中国民众思想、语言和行为之联系,并相互渗透且融合着,但其能够融合多久,能够融合多深,则已经都是一个显著问题了。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立国为人之纲常,有其“基因”性的遗传因素和物质条件,任何社会化科学性研究和理论,都不能抛开这种民族性基础,而在这里那儿妄谈社会形制、人的思想精神和行为外貌。也就是说,中国真正的未来,如果不是民族文明自然性的发展和进步,那必将走向一条民族精神悲剧化的灭亡行程。纵观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像东方中国一样,有如此古老、长久而坎坷的新旧文明成长轨迹,即在高度智能、稚幼心态以及生活极端穷富的跌宕矛盾中,却又持续交织地前行过。只要“诗、书、礼、易、春秋”之典籍存在人间,华夏文明之精神和实践者,必将不乏见到,并不断涌现。因为,社会存在的“道”“德”上的真理,非为马列主义才发现,而是亘古即有,仅是每一时代的“圣贤”“智人”或其领袖们,给予描述、表达出来的文字符号及其排列组合上,有所差异和不同而已。但是,其思想内容,尤其在时代社会效果和价值意义上,却一直都是完全一样的。
          在中国宗族、祖宗或言宗教文化中,有一种不言为“明”而言则“不明”的教条和思辨。社会进步到今天,再宣扬类似“大智若愚”“狡黠诡辩”的理念,有百害而无一益。世界上任何政治、文化、科学性的知识理论,其哲学意义上的本则或言真理性,是可以理喻的,也是能够达到“知之”境界的。但是,只要社会尚且存在时间、空间上的真实性差距,任何社会都难以达到所谓“大一统”为完美的理想境地。世界的“美”之所以被人世间推崇并渴望着,就因为有差距、有对比、有不同的存在。懂得并认知这里面的道理,对于矫正一种因个性偏狭而带来的群体性错误观念,不仅是大有裨益,而且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和关键。

    1992年4月10日周五
          近读蔡东藩《明史演义》,间阅《毛姆传》,从中对比东西方社会的差距和共性东西。思考之中,难以摆脱吴泽先生所说,中国社会的今天,源于自古土地为君王所拥有,社会中从来未有真正的自由贸易和私有之制;中国科技不发展,源于重文轻利的教育以及没有拥有自我财产上的自觉。若由此思路推演,仿佛西方的今天乃是中国的明天。如此论断能否成为事实?其是否合乎社会进步的规律性?对此,吾虽怀疑之,但就眼下政体,无论中外古今,似乎未曾有过,其貌似稳中有进,而实质危机四伏。群龙无首,民众盲随,似乎同仇敌忾之相,却非万众一心之质。西方此状,有土地财产自恃,尚可无恐;而中土失衡,群起争利,无恃亦无恐。唯明确新社会发展理念,抛却小团体和一己之私利,才有可能的光明之未来。
    (2014年10月11日整。)[/size][/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4:55:18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1-29 09:12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3]第三十三章 再回首(1994年)[/size][/font][/align]
    [font=微软雅黑][size=3]  
    [align=center](一)[/align]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感慨:“人生如树的年轮,一年一个变化。”然而,随日月星辰年复一年轮转,伴春夏秋冬循序来来去去,时光确乎完全洗涤了那些“变化”,仅仅留下仿若从来不曾有改变的躯壳,一味停留静止地呆在这儿那里。
          又是一个六月的下旬,坐在医院门诊楼二层窗前,静静地眺望着不远处大马路上往来无痕的车水马龙。突然,有一种“惊人相似”的场景,浮现在脑海之中,仿佛自己从来就未曾离开过这里,如同三年前、二年前、一年前一样,始终如此静静地坐在这里,凝视和感受着远近完全雷同的一切。而这一幕,真的像是时空一下子都凝固住了,整个身心思维也变得恍惚、呆滞以至于停止下来……即刻,环境没有了任何变化,周围一切也都不再变化了一般……此种场景,又多么像日常生活中,那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啊!虽然,此季此时的每一个人,不可能再是上一季节的那个自己。但是,于内心感受上,总有人却始终不时地发出“惊人的相似!依然故我!怎么没有变化呢?”样子的感慨和叹息。
          是啊!人性经常因惧怕变化,而留恋过去。然而,人们又会在无法让时光止步之中,转而梦想环境尽快改善起来,并开始愤恨腐朽落后的停滞不前。像这样一种人性的矛盾和痛苦,亦如同通常渴望着能够不断从外部索取和获得某种赏赐,同时却总不愿意更多地付出和奉献一样,完全都不是来自外在的压力、逼迫和隔阂,而仅仅就是一种自身的愚昧、没落和不强劲而已。其实,任何人原本无须担心或苛求身心随外界变化时,无法摆脱或承受不了那些伴随生活环境跌宕坎坷,而来的失落、痛苦和不快活。事实上,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人们真正应该努力去做的,应是找寻到可以令自我愉悦的理由、道路和方法;找寻到一种不随外部变化,而同样能够令自我不断脱胎换骨,且心安理得的恬适生活。
          关于上述自我更新而心安的生活内容和性质,无论其相较周围环境来言,究竟是“成功”,抑或就是“失败”。只要这一生活状态,是“唯我”所有者,也就是一份“真我”的存在了;只要这一生活状态,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人生”活法,又何必再去计较,任何来自外部环境的判断和评价呢!
          有言道:一时成败在于势,千秋成败在于理。多少历史故事,总在提醒着人们:任何一生一世的不合时移,从来就不曾是某一个人的错误,更多的只是那一时代的无聊、专横和失真罢了。

    [align=center](二)[/align]

          “到不了2000年,一切都会改变的……”小甲与小乙,并排坐在某高校操场的观礼台阶上,当讲述完他自己研究生入取的波折经历后,小甲面向前方空旷的足球场,发出来一声类似预判断言式的自言自语。
          听到小甲冷不丁地冒出来的话,若不是看到小甲脸上,不仅仅有严肃认真,而且布满了预言家般的庄严肃穆时,小乙一定会即刻笑出声来。虽说,从小甲面部表情到肢体语言上,都彰显着极其较真凝重的气派和场力,但小乙并没有接着小甲的话题,再去说些什么或追问其它问题,这会儿他心里正在嘀咕着:“到了2000年,一切就能改变了吗?”
          “到不了2000年,一切都会改变的。”是的,即使小甲不特别强调这样一句话,哪怕仅是平平淡淡地一说,其实如此言语词义,原本已经是真理了。这怎么能够不是真理啊!新中国之后,凡有点马列理论修养的人,不都是一直在信誓旦旦坚信着“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变化和运动是绝对的,不变和静止是相对的……”等等类似“动”的观念和理论吗?于是,由此推知,世界不仅是在十年三十年中间,一定会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就是几月几日乃至于此时彼刻,又何曾是完全雷同过哩!
          “到不了2000年,一切都会改变的。”这话不单是绝对正确的,而且真的一点也没有掺假的啊。那么,为何这话听来,总让感觉得不怎么顺耳,而这里面不对的地方又何在呢?小乙,此刻正坐在二楼内科门诊的办公桌前,静静地眺望着窗外大马路上往来无痕的车水马龙,思考着前些日子和大学同学小甲见面时,曾经交流过的一些生活变故和工作问题。
          “到不了2000年,一切都会改变的。”其实,像如此一个十分中肯而绝对的未来事实,真正让人疑虑和困惑的地方,根本就在于将来的改变究竟会是什么结果?周围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是啊!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乙紧锁着眉头,心里正在盘算着这样一个问题。于是,他随手拿过来桌上的门诊日志,便在上面胡写乱画起来。
          说起将来可能的社会变化,首先应是政治理念上的改变。当权者统摄人们思想的理论依据,不可能再是今天这一套了。而且,人民群众中的大多数,也不再会被这样那种华而不实的学说或思想所蒙蔽,而应是变得我行我素起来;或者,民众开始热衷于用个人行动,去支持新的思想体系或时尚学说吧?即便在那些所谓“新的”思维和行为中,充斥的亦不过就是显而易见的偏颇和错误,甚至仅是对过去和当下传统的背离和叛逆,而人们仍不会减轻对他们的热情,并极有可能正因为这种“新”的反叛性质,更加受到大多数人们的追捧和膜拜,为之涌动,为之叫嚣。
          另外,就是伴随各种思潮的出现,从中产生新的理想化团体、新的革命性核心。这种核心将义无反顾地脱轨于腐化停滞的旧体系,去建立必须能够自我更新的现代理念化管理体制。而在这种新旧更替过程之中,最活跃的一定会是人们的思想,最痛苦的一定会是民众的躯体。而后者,其悲惨命运在于遭受饥饿、病痛和血与火的激创。[/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3]      [/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3]      在任何一种文化发展或说文明进步过程中,如果人们善良愿望和圣贤者不懈努力,亘古至于今,确乎从来就没能减轻过那种思想与躯体剥离时产生的惨痛和创伤。那么,就让其残酷和暴虐来得更猛烈些吧!因为瞬间的痛苦,相较于缓慢的煎熬,更容易被集体或个人所承受!
    (2014年10月整自1994年仲夏随笔。)[/size][/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12:38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1-29 09:15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3]第三十四章 扯谈“艺术个性来由和去向”[/size][/font][/align][font=微软雅黑][size=3]
    [/size][/font][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大抵学人之诗,才人之诗,诗人之诗,文人之诗,各有所长,亦各有流弊;但要酝酿于中,有其自得,而不袭于形貌,不矜于声名,即其所以不朽之质。”(摘自章学诚《韩诗编年笺注书后》)[/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闲暇之余,泛泛读书思学多年,除了少数书本是慕名求索而来,绝大多数者,均为随缘而阅。所谓“随缘而阅”,最经常的不过就是到书店、图书室或街头小摊上,顺手翻翻看看,只要有能够引起兴趣的内容,而且书本价格适中,也就欣然购得,随后便读开了。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类似上述读书习惯,大概于初中时节开始,并在如此读书过程中,若遇到特别心仪的书籍,还会推荐给周围朋友一起阅读,甚至在阅读中,一边摘抄喜欢的字词段落,一边书写读书心得感受,期间还不时与朋友沟通交流。正是生活中这样一种读习闲杂书本的经历,慢慢地让我认识到,对于同样的事物,明显存在着多种看法和不同的个性体会。于是,又禁不住沉思:像“阅读同一书本而有多样化认识”的现象,其究竟源于作品本身表达上不明确或是不清楚,所造成的结果呢?还是单纯就因为读者出发点和角度上的不同?抑或仅仅在于个性认识和知识水平上的差距,所导致的呢?[/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许久以来,凡文化资料之中,于如此众多而绝不雷同的读书心得体会中,是否真实存在着特别高明的见解和眼光呢?而像这样一类见解和眼光,其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否就在于他们更能挖掘和体会艺术作品真实价值的个性能力;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凡被社会认同的有“高明”眼光和见解的这些人物,究竟是何等模样?其认识又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读《校雠通义》之际,该书作者章学诚先生像本文开头的一段话,经过思量再三,禁不住萦绕于耳,甚至隔日不忘了。在该书中,章学诚先生还说了这样一番话:“鄙於读书无他长,子史诸集,颇能一览而得其指归……”类似言论,虽貌似一般读书人,惯常有过的谦虚书语或不经意闲话。但是,于其中间,却透出某种至关重要的信息。由此,亦不难见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人,好像他们有一种很容易与某类书本知识相沟通的能力。眼下,暂且抛开这样一种能力,究竟是如何获得及其怎样培养出来的问题。仅这种事实的存在,应是文艺批评得以成型和可以壮大的人才基础。就是说,若成为一个堪称“文艺评论家”之人,首先,在其个人素质上,必须具备一种“一览而得其指归”的能力;再者,也只有在自我认识上,能够觉察到这种能力存在者,才可能有信心和勇气,敞开胸襟,展开评说和批评性话语。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文艺,归根结底,应有文艺作品的存在。只有把作品摆在那里这里,才有进一步研讨其形式和内容之利弊与得失的可能。所以,“文评家”的另一个来源,也是最常见到的,即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并喜欢听他们说话的一个群落,即:本来就应该首推的文艺作品的原创者。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人们乐于聆听和坚信艺术创作者的“个性演说”之习气、惯性和常识。对此,若从文艺批评作为文艺独立门类而言,究竟是“对”还是“错”呢?若解决这样一类疑惑和问题,大概首先应明确另外一个问题,即:类似的提问者,其本身是如何看待文艺批评的“目的和方向”?而且在其提问者的头脑中,是否认为“文艺批评的目的和方向”与“文艺创作的目的和方向”,两者之间应该完全相同和一致?如果此处答案是否定的话,那么,在它们中间存在着差异和不同,又会是什么呢?[/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大致来看,文艺批评对于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一般应有两个目的和方向:[/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一、从社会文化整体角度,在于指出文艺作品的现实意义,及其对文艺未来发展的作用和影响。[/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二、从现实角度,在于研究现存作品的艺术特征,探讨其成功与失败、荣耀与萧条的内外因素,以引导新的个性创作。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从表面上看,上述两个目标似乎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能够产生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然而,若深入分析,其实两者之间,还是存有较大的区别。那么,如此说法的依据何在呢?因为现代艺术,单从绘画历史演变中,亦不难得出其个性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究竟所在。答案就是“要创新”,而且还要“不断创新”,并且是在形势和内容上,进行标新立异变化之后,从而获得了更具生命活力的创新行为及其艺术作品。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比较而言,如何保持艺术“创新”的个性特质,而又能确保其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和发展上的要求,始终都是文艺创作者“分不清理还乱”的问题。其实,单纯这二者之间,亘古至今,即便不是大相径庭,也经常会是矛盾重重,甚至处于彼此格格不入的状态。那么这中间的矛盾和冲突,又因何故呢?对此,大概必须要先明确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凡国家政权及其对社会管理办法/机制,即笼统一般意义上所谓“政治体制”,古至于今,其存在的目何在?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中国有句古话,叫“政通人和”。就是说好的“政治”,必是那种行政命令可以畅通无阻,并能够使整个国家井井有条的管理机制。类似这样的政治,其外在对应表象上,不单是“人和”,在其内容上,还应是“和人”的实质。因此,古代帝王和贤达圣人,也就不断振振有词,且是教人诲己,一贯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也。”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在上述貌似奢谈“政治”的闲话中,旋即又引出来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得人心呢?人心为何?[/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古人云:“人心不足矣!”(人心不知道满足啊!)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在世人皆知“人心不足”之后,又应该如何保障“政通人和”呢?于是乎,“专制”就理所当然并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所以说,中国式封建专制,即使在洋人飞扬跋扈、军阀耀武扬威、日本鬼子“三光”政策过后,在今天来看,仍然深入人心,且功不可没。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谈艺术中批评和创作方向性问题,竟然扯上了政治,似乎两者根本“不搭界”。的确,这两者本来就是“不搭界”的。所以,才又有了,相关于“纯艺术”“为艺术而艺术”之所谓“象牙之塔”一类“艺术目的和方向”上,起码在近代延绵不绝,甚至“死不改悔”一样的探索者,他们始终不间断地在这里那呻吟、呼号和呐喊。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其实,艺术和政治,本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不过,一般人不会赞同这种认识。他们会这样想:“它们都存在于社会现实中,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政治是保障,艺术只是附庸。”[/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既然本文话题,奔逸疯跑到了这里,我禁不住还想说:像“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一类东西,何曾只有政治和艺术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散沙顽石,又何尝不也如此。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是啊!大千世界,姹紫嫣红,琳琅满目,在它们之间不乏天然共性东西和种种人性化高低、贵贱、尊卑样差异。然而,真正镌刻在它们身上,并用来能够体现其存在价值和意义性东西,最根本的正是其自然品质上的区别和个性上的不同。所以说,在品种繁多的“动、植、矿”物质之间,原本不存在尊卑高下。“一花一草一木”与“一牛一水一沙”,它们貌似可有可无,实质均为不可或缺。于是,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由上述客观实在,亦可断言:在人类世界中,凡所谓“政治、经济、艺术、科学”等分门别类的物质性手段或精神性食粮,又何尝不是“一处一世界,一方一天堂”。[/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所以说,时至于今,仍不乏见到的或呼唤独立艺术,或强调艺术独立地位,或宣扬所谓“纯艺术”的种种声音和姿态。对此,绝不能一概而论,一锤子打死,或简单化地都归类于“空穴来风”“无根之草”和“虚张声势”。其实,在这里面,应有社会文明进步和思想观念更新的必由之路和必需阶段。[/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3] (2003年末草。2014年4月整。2016年元月修。)[/size][/font][/alig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09:04:07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1-29 09:07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3]第三十五章 相关“诗、小说和纯文学”一点联想[/size][/font][/align]
    [font=微软雅黑][size=3]
          关于诗的文字特征,大致觉得读念起来,必须要有韵律和节奏,也就是常说的“抑扬顿挫”。
          学生时代,对于古人如何创作出来像“唐诗宋词”一样的语句,感到十分神秘。记得校图书室清库,捡到一本手写教材,大概是解放前某教师讲稿。通篇在说明做诗时应该如何合仄押韵,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之类的规范要求。其中的“平仄”,大致对应着汉语拼音一至四声的音调。关于汉语拼音,我从小最头疼就是“读声”找不准调。因此,那本书始终没能读下去,面对古诗词,即便模仿,也都不敢去想了。
          在我小的时候,多少也背诵过一些诗词歌赋。因此,日常生活中间,当遇到情绪上感到特别压抑和苦闷之际,也随手写出过类似古诗词或新诗一样文字。但那些文字是否堪称文学艺术的“诗歌”。对此,我一直拿捏不准。
          文学无论体裁何样,“有感而发、文以载道”应是成文初衷。至于体裁选择上,重要的还是能否将作者意向、目的和诉求,给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不过,对于现代小说,我觉得它可以融合一切旧有文学的体裁和格调。这一点不仅是小说的进步点和优势所在,而且也是文艺发展的现代需要。
          笼统地看,今天小说可以创作的像某些诗歌一样,成为单纯体现朦胧和韵律美感的东西。但在这里,其朦胧与韵律的结合度,又不能完全跨入了音乐区域。文学与音乐,两者或许可以交相互错。但客观上它们始终等同不起来的。因此,一般也不宜追求小说写得和音乐一样,没有行文上明确,任凭伸展开你自由想象翅膀。
          说上面话之目的,旨在于:而今文学创作,若作为一项艺术事业来看。那么,任何内容或形式上的创新和尝试,都应得到提倡和鼓励,并应该择其优者,加以宣扬和批评。因为,像这样一种做法、思路和理念,恰是纯文艺意向、要求和目的的一部分。
          近来,重读郭沫若先生文章。从中不难发现: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因,在倡导“革命文学”过程之中,郭先生在这一时间节点前后,其文艺观点的巨大变化,应引起而今关注文艺人们的省醒。解放后,其对“纯文艺”解释,则仍是目前的主流认识。的确,郭先生对纯文艺的解释,有一些始终是对的,例如:不慕权势,要成为反映最大多数人民心声的文学等。但是,其事实又是如何?既然在事实上,许多民众的意愿和倾诉,根本没有借助正常文艺通道反映出来,甚至建国以来,文艺事业根本就没去体现出来,更没有达到“纯文学”的诸多目的和要求。那么,查明原因,探寻其中究竟,找到真理性文艺思想、出路和前途。这就是在今天,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客观价值。
          在我个人认识上,一直以为应该积极倡导严肃文学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在此,决非单纯就是恪守“写实”的问题。其实,我所谓的现实主义,就是要和社会现实紧密性结合起来,这种“紧密”就在于:
          一要有历史的反思和总结。
          二要有未来的展望和警醒。
          三是要有客观现实性。也就是:即要了解地区局限性条件和特色,又要有不局限性视野和思想(全球化眼光)。其实,在这一点上类似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此时此刻,读罢老枫先生《诗是形象与音乐合一的最高级的艺术形式》一文后,随之生出如上杂芜感想。未加深思,即跟帖之。请不吝批评指正。
    (2003/12/29于槟榔园文学书院。2014年3月整。2016年元月修于济南。)[/size][/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09:49:37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1-29 10:04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3]第三十六章 闲谈“书画爱好与特长”[/size][/font][/align]
    [font=微软雅黑][size=3]
          一日值夜班,与在病区疗养的兰州画家王鲁生老师漫谈。从其闪烁言辞中,约略了解其于大学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
          数年来,从读书思学和周围生活中的心得感受,结合与具体人事的衡量比较后,可帮助自我判断一些观点和看法上的对错得失。通常情况下,平民正直人士,虽有救世显志的愤慨,但无天命际遇的运机,故多跻身技能艺术中,求得专长,慕求独善其身,游刃于世。然而,世道多艰,“不顺心事常八九”,尤其恃才傲物、个性倔强者,在国内最常遭遇迫害、摧残、诬陷、禁锢和高压愚民之故事。而这期间,愈是技能精道,愈是执着“道德仁义”“公平、公正、公开”之“正义”者,也愈多深陷危难,而命运多舛。中国千余年来的历史画卷中和今夜的交谈间,尤多如此悲愤和感伤。
          在以往学校时的读书笔记中,常用“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来自警自励,也曾苦口婆心劝慰他人。但是,能够理喻并积极回应者,一直寥寥无几。究其根本,人性自我,趋利避害,契合本能。
          亘古至今,依自我技艺特长,做到养性、修行、保身者“容易”,而达志、全性、德行者“难”。人生立世,昭昭然者,唯有“生”与“死”也。这其中,凡蠢蠢欲动,而不能“自由自在”驾驭者,唯有“恣意妄为”“舒怀畅志”“寿道得体”,加之庸常之中,更难以摆脱“悲、苦、忧、痛、愤”心情思绪之纠缠。所以,人们禁不住要问:在阴阳交替、跌宕起伏的世道中,一个人究竟应该如何去实践人生呢?其实,古今中外,在种种所谓“有道可循、有法可依”的理论学说里面,堪称人间大道和真理者,就在于“无为而无不为”之中。
          完美的“无为而无不为”者,其修炼“德才学识”,而不求显赫。究其原委,旨在独善其利、清心寡欲、终其天年,依此彰显“不志”为其“志”、“无为”为“己为”的道德理念。然而,纵观以往的社会人生,有几人能执着此念,沉默一世;又有多少人,一念之差,身败名裂;而世间最多者,唯怀抱洞明达观之学,权衡自我能力,在貌似“我行我素”和所谓“直面人生”之间,漂泊凋零,惨淡经营。
          那日,妻子拿回单位同事的书画作品,于赞赏该作品秀美之余,亦传言周围议论其作者的业务浮夸、常在领导面前极尽迎合之能事,故遭人们嘲弄及轻蔑。随后,妻子又劝我与其在家里临摹书法,不如拜师或参加学习班,把爱好变成特长。然而,她并不了解我,于闲暇之际,即便是涂鸦的爱好,以及自初高中开始找寻国内外绘画作品评述和艺术史专著的举止,并非臆想成为书画能手,不过只是因为在读习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会遇到涉及此门类的知识内容而已。但凡冠名“文学家”的书本或评述,无论文词语句有多么溢 华丽,究其思想内容是否符合实际?而其眼光和鉴赏水平又究竟如何?对此疑问,单凭一面之词或一家之言,一定是不据说服力的。所以,只有通过一些专业研究著述的借鉴、对比和“深入浅出”的探索,才有可能提高自我对文学姊妹艺术的理解能力,并从中找到艺术共性的创作规律。
    (2014年10月10日整自1992/2/20日记。2016年1月29日星期五修于济南。)[/size][/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0:01:3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民俗佳节即将来临,本“连载”到此暂停一段落,春节后,若有可能再续。谢谢来此读者和评议者的厚爱,遥祝诸位新春快乐、身体康健、家庭和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8#
    发表于 2016-1-29 16:41:39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69073&ptid=69052][color=#999999]克谐 发表于 2016-1-29 10:01[/color][/url][/size]
    因为民俗佳节即将来临,本“连载”到此暂停一段落,春节后,若有可能再续。谢谢来此读者和评议者的厚爱,遥 ...[/quote]

    提前给师友拜年!新春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49#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10:52:09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6-11 10:53 编辑 [/i]

    [align=center][size=4]第三十七章读《孙中山全集》之随想[/size][/align]
    [size=4]
      值夜班,翻阅从医院图书室借来的《孙中山全集》。读思之间,精神为之一振。
      遥想孙中山先生的青年时代,中国集权于清人偏族,列强觊觎瓜分中土。当此之际,中山先生孤注一掷,联党集朋,于艰难困苦之中,存振兴中华之志,唱奋发民族精神之慨,宣民生、民权、民主之念,情肝义胆、竭思壮行。其思行言举,无一不令人肃穆敬仰。其志士仁人,永当追念!
      细分析民国前,兴中会等众党团从筹建到兵刃相见以至于建国立业。数十年之坎坷,非常人所能想象,亦非今日学子,于历史教科书中,所能体会和明鉴。九十年代末之中国,学生社团于国外雏形,有效仿孙氏之意向,但今日大陆政体,决非清政府可比拟。时下,虽有腐败、乱政、捐税等伤农、伤工、伤民、伤心之愤然,而民众人心之涣散萎靡,非为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使之然,实为尚无真正明确理想社会构图之空虚。如果一定要说:“国家民生,已有了短期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那么,无外乎,左倾者梦求共产大同,右向者谋求英美自由。如此选择,前者近穷途末路、遥遥无期;而后者似貌美,更须描绘。孙文革命之得失,应成其教训和借鉴。
          自称三民主义起家的台湾社会和“摸石头过河”的大陆政体,均不能令全新的社会革命家所尊崇,而从民族文化和国势民情出发,兼容并蓄、去伪存真、中西对比,再造一个新国体是发展之必然。其究竟是王权、帝制、立宪抑或“三权”“五权”分立之共和抑或宪政等等,虽不知其所终,但应倡导公开畅想也。
          粗阅1912年中山先生社会活动的行文和电传,结合由历史所知当时的国情民事,不难从中发现其脱离政治实际的空想,时过境迁,妄用华盛顿式绅士风范或尧舜样礼贤让能,因其形而无其实。两军对垒,必有一伤,如秦之末楚汉相争,如汉唐衰后诸雄争王。亘古于今,未曾见实力尚存,而一方举鼎人物主动退让,即可偃兵息鼓者。事实上,如此退避,换来的却是更甚、更烈的兵刃相见与生灵涂炭,必有不同利益和思想代表之间的破和立、生与死的决斗。从此种意义上来看,孙文尚不如甚少文采的刘邦聪明、实际和老谋深算。孙文之后,蒋氏兴起于对清朝余孽的铲除,却受制于官僚流弊的侵蚀及其阶级思想的没落,尤其没能给予生活贫弊的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以扶植和应有的尊重与实利,更加之国际大环境之下,国共内杠,此消彼长,终至于失却大宝,偏安一隅。
          由中山文集,回顾新中国建立之前半个世纪之中国,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社会思想变更、政治势力交错、军事争斗延绵不断,以至于民主革命的最终成功。这其中不能排除或否定在民众中确实潜伏并拥有着建立“民主、自由、平等”之国家的急切渴望和内在要求。领袖的个性魅力和聪明才干,虽然在这其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仅从毛泽东文章中,尤其是其极具号召力的思想之间,无一不是抓住了这一时代最强音,并反映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之语,终达其目的。
          读孙中山先生的文章,感受颇深的是其通过于国外数年的游历后,仍然从中国社会民众精神中发现了国人爱好稳定、温和、平等的生活热情,尤其国内极少存在的等级差别和阶级压力的事实。关于此种认识和辨别,胡适先生也曾论述过,而生活于国内的人们,对于此种说法是会心存疑惑而不容易理解。学习外国历史,特别是宗教史中,仅以印度、阿拉伯地区而言,其明确而严格且不容易逾越的等级观念和宗法制度,是制约其社会发展的藩篱。
      读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文籍,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社会有母性的柔情,她能融化外族的文化,尤其是生活习性。”像这样一种感觉和认识的来由,是否正是封建残酷压榨下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和得过且过的德行?还是一种文化得以长存的境界层次之证明呢?
      沉思中山先生文集,禁不住感慨:不敢于提出质疑和畅想的人生或社会,不可能有超越自我的未来,而在所谓“为未来规划”而经营于现今的个人或社会实践中,恰恰不是“思易行难”论英雄,而是“思难行易”论成败。
    [align=right]1994年9月草于济南。[/align]
    [/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16:37
  • 签到天数: 34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50#
    发表于 2016-6-16 22:33:3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断断续续看完了,文章是一篇当代人的解析个人思想变化的社会变迁的记录,但却有时代的普适性。这种对社会变革趋势的思考,和对人类社会终极目标和真理的追求具有代表性。是大家都有了心照不宣的结论的客观表述,群众的眼睛是亮的,社会发展的现实已经唤醒了人们的意识,因此不必过于纠结于一时一事,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就在人民大众的心理取向上,只要大家都有了那个结论,或迟或早总会发生,也不会以某些人意识为转移了,这是不用怀疑的了。欣赏你的理论阐述的沉稳,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慎重行事的睿智的文化人,也为社区的文化思想领域的扩展做出了有益的开拓性探索,为此为你点赞。飘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16:37
  • 签到天数: 34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51#
    发表于 2016-6-16 22:41:35 | 只看该作者
    社区特为您对栏目文化建设工程的贡献加分300分以示尊重和鼓励!并授您功勋会员勋章一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2#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14:59: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534525&ptid=69052][color=#999999]李听圃 发表于 2016-6-16 22:41[/color][/url][/size]
    社区特为您对栏目文化建设工程的贡献加分300分以示尊重和鼓励!并授您功勋会员勋章一枚。[/quote]

    谢谢褒扬和嘉奖!

    说实话,关于孙中山文集的学习体会,一直迟疑不敢于在本论坛粘贴,原因也不复杂,因为曾经由于此文,导致了我在一网站大部分文集的清除!对于言论自由的开放程度,尤其什么话可说什么不可直言,我作为一个业余文艺爱好者,完全没有能力去搞的一清二楚,只能且行且珍惜。此种人生状态,说“如履薄冰”,实不为过!所以,有些丑话还是说在前面,我个人如有不实之词或过激言辞,还请及时提醒,先在此表示感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3#
    发表于 2016-6-18 16:30:25 | 只看该作者
    知识渊博,涉猎面极广,引经据典,见解独到,令人开卷有益,具有出版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6:41:29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535105&ptid=69052][color=#999999]语哲 发表于 2016-6-18 16:30[/color][/url][/size]
    知识渊博,涉猎面极广,引经据典,见解独到,令人开卷有益,具有出版水平。[/quote]

    谢谢语哲先生好评!

    虽说一直在整理过去书写或以往在其他网站张贴过的文章,而在自我心理上,却一直对于文中的认知水平,存在诸多不确定态度。所以,一而再三于自我审阅中,不断修整其中的文字语句,即便对一些出版后的东西,依然觉得太多纰漏,以至于令我一些计划迟迟不敢于放手实施!

    相较于前一部分《读书杂谈笔录》,这一部分“犹豫不决”“飘忽不定”的特性更显著一些,或许由此,反而想象空间更加宽泛一些……总之,即便此处之文字语句,颇多孤陋寡闻、捉襟见肘之短见,若有读者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乃我之大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6:44:05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6-20 16:49 编辑 [/i]

    [align=center][size=4]第三十八章“文革”和“文化”(1993年)[/size][/align]
    [size=4]
    1993年3月6日 周六  
          近读1986年出版中科院高皋、严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1966-1976)》,今日已阅大半。因其内容报刊中曾出现过,尚且熟悉。阅读之间,仍始终笼罩在深深忧郁、苦痛和压抑之中!观其十年历史,仅于事件频仍、人情世故纷扰、世风日下之间,诸多荒唐而让人惶恐不宁的描述,加之自我经历回顾,再融会该书作者推断和评论,更令人无奈、悲叹中国模式社会动荡和生活纷扰。  
          在社会进程中,政治上权势争斗从未停止过,而在中国如此权欲斗争者,不惜耗竭民族苍生利益,用尽其权限可利用的一切手段,来为之目的而服务。由政治阴谋家引发的社会动荡、思想混乱及其所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自远古至于今,对华夏大地精神危害、经济破坏和生灵摧残,一句“罄竹难书”已不足以表达“痛心疾首”之忿恨。
          翻开中国有文化记载的千余年“文明”史,无时不存在着这样一种阴暗和黑幕,正是对这种黑暗透视之后,多少书生义气志士不时地会发问:“为什么中国周而复始地出现着万顷大地之上,却放不下一张宁馨床的事实呢?”这是人性劣根,还是文化唆使,抑或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呢?  

    1993年3月8日 周一  
          星期天,在过去笔记本中看到大学时读书摘抄。于其中自我所关注段落文字里,看到了过去困惑和执着的东西,也看到了夙愿和未来前景。虽说近些年来工作之余,读习了许多书籍,然而,时之于今,自我尚没有形成一种风格,也没有生活力量/压力,促使自己走向社会舞台,进而能够通过自我想象、理念或作品,给出合情合理并有所启发与教育性申辩和说明。  
          一个新时代人物出现,尤其艺术领域成功者,其必然是站在历史和现代伟人肩膀上,才能使其有长远和不朽的伟大。这种人物的作品,才能对时代更具有启发和创造性,进而带动诸多领域革命,实现社会进步和文明上飞跃样发展。
          在《美学》一书中谈及艺术目的时,黑格尔曾说:艺术作品不单是知识阶层的“奢侈品”,而应给予一般民众,甚或无需更多知识、更深邃想象力,既能理解和想象,既能沟通,并激发起普遍情感和热情的东西。
          是的,一件艺术品,如果不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不能带动更多“贫贱”人们走向“文明”和“高贵”。那么,这种艺术是狭隘的、短命的,因而将会是失败的。

    1993年3月9日 周二 夜  
          读罢《文革十年史》,关于“四•五”运动事件,即使今天设身处地去思考,仍发人深省!  
          有言道:“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而在任何一个时代,整体性群众、学生或军队的大动荡,无不与政治性力量交搏相联系、相利用。在社会生活经历中,作为一个个人如何于社会运动或说事件或言“动荡/乱”中能保持一种有利于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姿态呢?我想,这与个人理想、抱负及其热切的人生目标和各自生活需要,密切相关联。
          由个体组成的群众、民族和人民,在知识、文化、思想和意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层次和差别,即使在历史进步并发展了数千年的今天,真正“觉悟者”相对于“未觉悟者”还是占据少数力量。每一次政治风波、社会大动荡,始终是少数觉悟者唤醒和催促人群中大多数人们尽快趋于某种觉悟,而后者在猛醒时分那种新奇的冲动和狂躁,其实并非一般想象的那样容易利用和控制,却是一种因文明程度上差异且较难因势利导的力量。
    [align=right]2016年6月重整于济南。[/align]
    [/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5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6:50:56 | 只看该作者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6-6-20 17:04 编辑 [/i]

    [align=center][size=4]第三十九章 浅析《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的局限性[/size][/align]
    [size=4]
          究竟什么是“文学”?围绕这一问题,首先温习一下,现今网络上,相关“文学”一词的解释:
          一、见于“好搜百科”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好搜百科”续上解释之后,又做了如下简介:
          1、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之上层。
          2、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3、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4、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
          5、 文学是指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因此,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这样的英雄越多,这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就越丰富多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就越大。
          6、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学按照类型可以划分为纯文学和谎言文学。
    其中去尽了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等愚民谎言的文学作品称为纯文学,反之则称为谎言文学。
          宗上所述: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即:文学是呈现在话语蕴藉中审美的意识形态。
          二、见于“百度百科”上
          文学 (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学位名称):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百度百科”续上解释之后,亦就“文学”的“多重含义”还做了如下说明:
          (一)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二)孔门四科之一,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三)指辞章修养,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
          (四)官,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学”。明清废。
          (五)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一般分其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类。
          (六)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
          文学的发展是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一般说,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种作用同时发生,构成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七)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八)文学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存在着,但是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有不同之处。例如:外国的小说分类和中国的有所不同。
          (九)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在彻底摆脱三伪文学(愚民谎言文学、妥协文学和御用文学合称三伪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人又称脱尽三伪文学的语言文字艺术为纯文学,通常我们在说文学的时候,就是指的这种区别于三伪文学的文字艺术品。

          为何要在此原样地粘帖并抄录“好搜百科”和“百度百科”之中关于“文学”一词的释义呢?对此,似乎有必要说明一点,依我个人了解和认识,像网络上这样一类相关某一词汇、概念的定义和说明,大致是如何来的。其实,在公共网络家庭化以来,起码在最初三五年间(大约2005年之前),任何人原本都可以就某一个词汇或概念,转帖上去一些凡个人整理或认可的某种定义和说明。之后,再由网站后台管理人员审核勘定后,作为公共知识,提供大家参考学习。我之所以这样讲,因为曾经有段时间,我个人曾经关注过这样一个过程,也尝试过诠释一些概念或语句。而后来看到一些已经刊发者,确实类似“字典”一般全面。因此,便放弃了我个人再画蛇添足般的无用功。由此,平素读书学习中,便习惯通过网络“搜索”功能,去了解和熟悉一些“字词、语句、段落”的解释和说明了。
          此刻,像我这样引述和参考上述“网络信息”的行为,并非表明此类网络解说,一定是完全正确、十分经典或专业性和标准化的定义,仅是把他们作为现今社会文化氛围之中,一种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认识水平而已。或许,像这样一种“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认识水平”,亦可视为一类“普世观念”吧。
          上面,之所以照搬了“好搜百科”与“百度百科”上,近乎相似而雷同的关于“文学”一词的释义。因为,若仔细比对和参照学习,其两者之中对于“文学”一词的理解和认识,可能会更加接近“真理性认知”吧。
          经过上述虽不完全是“经院派”或“权威性”的“文学”概念及其内涵的学习之后,再回头读习《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时,不知别人会有何感受。单从我个人直觉上,总觉得《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有些怪怪的。读罢其貌似慷慨直言、声情并茂之华美措辞后,仅作为一般读者所关心的,类似“如何去创作文学?”“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之类问题或困惑,无论是“一下子找准了方向”,还是愈发“浑然无觉”。总之,若让我直说,一旦依此一文“指南”“导向”而去从事文学作为,更可能会走向歧途,或在原地停滞不前了。

          生活之中,但凡看待一个事物,或言去认识,或去分析某一种自身生活和社会现象之际,单言看问题“角度”上,一般可分为“仰视”“平视”和“俯视”;在看问题“时限/时空”上,一般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此,若针对某一“文学作品”而言,则有“事前/创作前”“事中/创作中”和“事后/创作后”一样的思行过程。另外,为了避免扯得太远,还是单纯落实在“文学”这一具体事物上。那么,若想解决“究竟什么是文学?”这样一个问题,我自己觉得,还必须首先明确一下,自古以往,相关“文学”在“形式、内容和地位”之方面上,具体演变过程,尤其在“地位”上于当下究竟处于何样一种实际状况。由此,才有可能“与时俱进”地从事创作或欣赏时代佳作,并从中预判和评估,文学艺术未来可能的方向和前景。

          本文虽不过仅是一篇“跟帖”而已,为何还要冠名“浅析《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的局限性”呢?对此,我确实经过了慎重考虑,不仅仅针对本文内容,还考虑到作者社会地位和文学界的影响方面。正因为如此,恕我直言,该楼文《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的“局限性”究竟在哪里。

          依我看来,《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的“局限性”,就在于其“开门见山”的一段话上面,即:“自古以来,文学就肩负着两种使命: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化的。”
          试问:文学是否肩负着“使命”而来?
          进而再问一句:像“自古以来,文学就肩负着两种使命: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化的。”的断言,尽管作者于随后文章中,均是在历数这一论断的原委理由和之所以然者。但是,像如此这一种认知、思辨和观念,仅就一个文学写作者或就是一个“作家”而言,得出如此一样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上的判断结论,究竟是在“仰视”“平视”“俯视”的“视野”之下,还是在“事前/创作前”“事中/创作中”“事后/创作后”的过程中,抑或在针对“文学”的“形式、内容、地位”之际,依据的仅是部分状况还是整体实情呢?
          单言一个作家,若是肩负着这样两个使命:一种是政治的(其后话中包含有经济上的意味和考量),一种是文化的(着重强调生理和心理上的意愿和冲动)。那么,若在“事前/创作前”之际,像如此刻意“使命”而写作,在以往国内外究竟有多少“其人其作”流芳百世呢?此样疑问或话题,或许该文作者已有说明。但是,对我而言,像这样一种文艺创作宗旨和指南,过去和现在确实“不胜枚举”了,其中“辉煌一时”“垂青千秋”的作品,亦不乏见。然而,单就此类作品之中“垂青千秋”者,如果主客观细心去思辨分析,其中“之所以然”的关键和依据,“使命感”是否一直贯穿于其类作品所获成就的全部过程之中呢?其实,类似情况,举个鲜活可人的例子做参考,可能有益于更好理解,例如:文革中的“样板戏”。再者,若上述“使命感”源于“事中/创作中”或“事后/创作后”之际,就其前者,实际上究竟会导致何种何样作品产出?亦不难想象和推断,仅在国学《诗经》和“四大名著”中,是否有这种“使命感”的主导和指引?我个人读书比较偏狭,确实没能看得出来;而对其后者,若用“使命说”去解释一切成名成家的文学作品及其作家名号,亦可说“见仁见智”,而说是“溜须拍马”实不为过。但是,若有谁通过明辨其中的“是非、得失、功过”,并由此带来过大众文化意识进步和社会文明“质性”飞跃。于此,人们便即刻会发现:那一些所谓“使命文学”的名声来由,近乎是“盲人骑瞎马”,亦如同“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一般模样吧。

          关于“文学究竟是什么?”的话题,我个人觉得,在上面两个搜索网站的知识性说明中,其下面几句话,很值得爱好文学者三思:
          1、“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之上层。”
          2、“文学是指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3、“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4、“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在彻底摆脱三伪文学(愚民谎言文学、妥协文学和御用文学合称三伪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人又称脱尽三伪文学的语言文字艺术为纯文学,通常我们在说文学的时候,就是指的这种区别于三伪文学的文字艺术品。”

          结合上面几段话,再看《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其中,虽没有刻意提及近代喧嚣不已的“纯文艺”话题,但却提到了“文学的独立性”。事实上,文学的“独立性”,才是其亘古既有的“个性品质”,而恰恰是这一“独立”性质,起码在以往,是与“社会整体文艺究竟繁荣与否”没有多少必然联系的,甚至与“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时期究竟败落还是昌盛”也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当时“人类文明高度和作者生平经历”,有着更加密切关联。
          朱自清先生在其生活的时代里,并于涉及“纯文艺”思考之中,曾经公开强调过类似“文艺需要独立性社会地位”一样的话语。但是,朱自清先生当初认定的“文学独立性地位”之内涵上的“价值和意义”,于今天而言,应该赋予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内容之后,才能成为国内文学进步的标志。而这一“纯文艺”地位,不能仅是哪一个人或某权威或某组织一些单方面的认定或恩准之下,才有与政治和经济“等量齐观”,甚或是更高的“水准”的要求和对待,而应是于哲学(意识形态)层面上,让文学或整个文艺焕发其“艺术价值旨在创新的生命活力”,并借以带动、监督、督促和逐步提升局部或整体社会及其公众的文化认知能力,从而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新世界。
          总之,在上面“好搜百科”或“百度百科”关于“文学”的解释之中,还有这样一句比较实在、相对科学而且应该是真理性的认识,即:“文学即人学,是美学。”其实,单就文学而言,其作为泛指“文化”中“人文艺术”的一个门类(其它还有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并作为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个方面(其它还有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文学不依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繁荣或长期低迷而兴衰荣辱,但其却最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变及其三者“割裂”的痛苦,而遥相呼应、呻吟呼号和推波助澜。如果文学的这样一种职能和功效,可以被视为“历史使命”的话,而像这样一种“风貌”,才是其使命的“本质”所在。
          仓卒跟帖,不足之处,再行探讨,望诸位不吝批评指正!
    [align=right]2016年6月据“四季歌文学”社区论坛跟帖整理。[/align]




    附注:
    1、《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一文,作者:红树林。资深媒体人,作家,曾就职于《北京晚报》,担任过报纸主编,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员,参与过中国500强著名企业调查,出版了《边缘女人》等多部长篇著作,发表各类作品500余万字。侧重于分析国际时政和军事战略,以及人文方面的内容。
    2、《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之原文如下:
    自古以来,文学就肩负着两种使命:一种是政治的,一种是文化的。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在政治气候需要的时候,政治家们会把文学当作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这时候,无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是否愿意,文学都只能是政治的附庸,要么依从,要么毁灭;不是从属于这个政治势力就是从属于那个政治势力,可以有所选择,其性质并无不同。但是当政治不再需要这个工具以后,政治家们就把她抛弃了,由此,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解放,起着推广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令人奇怪的是,在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社会里,文学的这种“工具性”反而不是很强,虽然先秦文学有比较重的政论色 ,并没有影响到文学的独立性,从而创造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思想时代。到唐宋明清,文学的政治性大大削弱,大概是因为其题材大多是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灵异鬼怪,或者只是为个人的境遇抒发不平而已,矛头没有直接指向统治者。那就更失去了其政治上的利用价值,所以也就被统治者遗忘了。这样一来,便诞生了许许多多伟大的文学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就生命个体而言,文学对人的作用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上的,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一个人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手指)阅读、聆听、触摸获知了文学作品传递的信息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快乐、痛苦、舒畅、郁结、庆幸、哀愁、高兴、愤怒等等,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甚至行为,从娱乐性这种意义上说,一部文学作品给人的刺激愈强烈,其反应愈大,接受并产生类似共鸣反应的人愈多,那么这部作品愈成功。
    文学的本质是认识人类自身。发现、认知、揭示并用艺术的方法表达人性的善恶,扬善弃恶,追求人生的完美和生命的尊严。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学家们一直追求文学的这种独立性,也就是说,不依附于政治、不依附于经济或其他势力,作为一种独特的力量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并由此让自身得到社会的尊崇,但这常常只是一种美好的梦想,因为文学家是必须依附于政治和经济而生存的。文学没有国界,但文学家是有国界的。前一句话表达的是文学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的共性,后一句话表达的是文学存在的现实,也就是地球人目前生存的现实。
    文学界流传着一句话: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句话涵盖了文学的本质和目前的现状。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基础,离开了扎根在现实土壤中的民族性,所谓世界性、全球化只能是空洞的、抽象的口号。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很多文学作品中产生了一种不良倾向,那就是一说到民族性,就是“揭短”,苦心孤诣地挖掘自己民族落后、黑暗的一面,甚至以暴露自己个人、家族的隐私为荣,为的是吸引读者的眼球,博取实际的利益,完全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进步和光明的一面。殊不知,这种做法虽然可能一时得逞,久而久之必然败坏读者的胃口,最后失掉读者,因此不仅不可取,而且失去了认真负责的态度。
    无论何种民族,其人性都是共同的,不过,当今世界并非单一民族单一国家,而是多民族多国家互相并存,因此追求世界大同应该是地球人的最终目标,也许100年,200年,或者1000年、2000年,人类最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到那时,文学以何种形式而存在、以哪个民族文化为主体或者是全新的形式、全新的文化,现代人很难预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可预知的将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一定会对地球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是以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民主富强为基础的,离开了这个基础,奢侈地高谈地球村、世界一体化,就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毫无疑问,宽泛意义上的文学是与人类共生共灭的,没有人类的活动就没有文学,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文学的本质是反映人和人类的生活。早期的文字、歌谣、诗赋、词曲,到现代文体的散文、小说、戏剧等,不论形式、内容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其作用都是相同的。现在或将来,由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不再需要文学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而文学也不再需要依附于政治或其他势力而受到尊崇,那么文学就真正回归到了她的本质,为追求人性的完美和反映人类的活动而存在。[/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7#
    发表于 2016-6-21 18:21:07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535864&ptid=69052][color=#999999]克谐 发表于 2016-6-20 16:50[/color][/url][/size]
    第三十九章 浅析《文学的作用到底在哪里》的局限性

          究竟什么是“文学”?围绕这一问题,首先温习 ...[/quote]

    文学是什么,和“文学的使命”有不同。我和你一样,是不赞同文学的什么“使命”的。师友这是做学问的体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19:44
  • 签到天数: 282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58#
    发表于 2016-7-11 15:50:03 | 只看该作者
    为你博学多才、善于思索的精神点赞!有一个小建议供你参考:以后每一个章节发一篇主帖,不要再这样发连续帖子,以便网友阅读和探讨!谢谢你的辛勤劳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5 13:38 , Processed in 0.0851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