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4|回复: 1

“纯艺术”之我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0 21:11
  • 签到天数: 31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5-12-2 08: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i=s] 本帖最后由 克谐 于 2015-12-2 08:56 编辑 [/i]

          关于“什么是纯艺术?”一问,以国人凡事必须“溯本清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优良品质,首先应明确“纯艺术”一词,究竟从何而来?由谁翻译?谁最先引用?最权威的解释如何?
          借助当下网络查询功能的便利,对于上面针对“纯文学”的诸多质疑或困惑,仅以全球数不胜数的冠名“文学研究会”以及“诺贝尔文学奖驰骋江湖百余年”的事实下,都应该早就不成问题了。然而,现实恰恰相反,眼下任何人到可以登录且能够正常打开的“搜索”中,所能看到相关“纯艺术”的链接,确实不计其数。但针对上述问题的正面答复者,虽不能说绝对没有,却大致都可归类于“含糊其辞、玄虚难懂”之列吧。
          以我本人读书思学心得,所谓“纯艺术”,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这样一种陈词滥调,真的“滥”得不能再烂了!对于某些文艺理论家而言,当下再宣扬这种定义和腔调,甚至都上不了“媚俗”“捧臭脚”“御用文艺”的台面。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在自觉且警觉地回避着如此直白的解答,极力通过搜罗并诠释国内外“名人大家”作品中相关“纯文学”的字句,或者干脆拿来历朝历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产品,用一副完全像得了“衣钵真传”的姿态和论调,四处宣贯和布道着。只可惜,此种社会效果,实在不佳,要不也不会于当下“文、史、哲”网络论坛中,一旦出现了涉及“纯文学”的话题,不是万籁俱寂,就是人声鼎沸,而更通常的景观,亦是:“带着一个问题进来,却又带走了一堆问题。”
          毋庸讳言,不管是谁,若仅用“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一段话,来表白自我对“纯艺术”的理解和支持。那么,这话就是说了也和没说一样,而且无论是探讨文艺理论,还是摸索艺术创作规律,若禁锢于这样一句话里面,或者依据此种论调,随即围着“艺术”圈子乱转悠。如此作为,仅就某一个人而言,也有可能歪打正着,于厚积薄发或殊途同归后,侥幸登入了艺术最高殿堂,业已修成“纯艺术”的正果。但是,如上之流的言谈举止,不仅不利于文艺事业的发扬光大,更不足以促使这一事业,转化成为“自由、民主、公正”性文明社会的一股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反而有可能扼杀了民众的文化热情和艺术创造力,或者将其引向阻碍文明发展的歧途。
          一切有关于“纯艺术”问题的解答,“溯本清源”无疑是正道。回首曾经热议于整个廿世纪的“纯艺术”话题,像“纯艺术一词起源于欧洲,其对中国人而言,诚然就是舶来品……”一样的说法,应该没有错误吧。然而,就在这样一类说法里面,却应该引起人们另外一种质疑:“仅在上世纪文艺领域中间,为何出现了针对‘纯艺术’如此多样的呐喊和斗争呢?”
          事实上,固守“纯艺术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名副其实地担当起“纯艺术”盛名的作品之典范,应在“音乐”之中。而人类,尤其每一个人,若不是社会性产物,若能够摒弃动物性类似饮食起居等诸多欲求的制约。那么,其中原本创作“纯艺术”佳品的那个人,也应该荣享“纯艺术家”的桂冠。只可惜,亘古至今,包括在社会实践和产品数量上,足以堪称“纯艺术”先驱的泱泱大国之“中国”,也和西洋艺术世界的实际情况一样,不单是“纯艺术”创作的技巧和理论,时常处于失传、断档的状态,而且能够恪守“纯艺术”品味的实践者,除了因贫困、落魄、虚荣、狂妄、自戕等可归于“自然”性早衰陨落外,再就是遭受斩首、割喉、剜眼、断臂、阉割等摧残,而更经常的则不过是一些宫廷、时政、权势阶级的帮闲、犬儒和附庸而已。就在这样一些时代的娇子中间,真正能够于作品和人格上,均合乎“纯艺术”定义者,此刻甚至都不敢用“凤毛麟角”来比喻和形容了。所以,即便在探讨“纯艺术”性质的奢谈中,仅从西方关于莎士比亚、歌德、雨果、乔伊斯、海明威等文艺人物的评述来看,也是作品与人品纠缠不清,亦有思想与行为上南辕北辙,以至于莫衷一是,而众口难调。而在国内,对于艺术领域的文学作品,更尤其是其作品后的那个人物,凡评论不是三缄其口,也不过就是浮皮搔痒罢了。
          总之,客观探讨“纯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虽说完全可以通过追溯中国“乐经”兴亡和所谓“闻乐识其政”的国粹史实,来大谈特谈一番。然而,为了探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到了今天,何以在“地球村”里,依然此起彼伏,还有时常出来高唱“纯艺术”战歌的动静,也就不得不跳出国内外“文学”“艺术”圈子的示范禁忌,而到廿世纪前后的西方哲学世界里,通过类似萨特或海德格尔之流的“存在主义”,从其理论到实践的蹒跚步履中间,理清思路,明确答案,求得信念。由此,哪怕你一生都不会成为“知行合一”的“纯艺术”性的社会实践者,起码也不会落入盲信盲从的尴尬境地,更尤其不会堕入拾人牙慧或皈依了活学活用“煞有其事地在一段描绘性文字后面注明‘此处删节xx个字’”等流派,让俗如我者,于放胆“意淫”后,禁不住至今铭记,且依然暗叹,并由衷钦佩:“如此行为艺术家们,确实拥有着‘纯艺术’天赋版的悟性和聪慧哩!”
    (2014年8月12日草。2015年12月整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3-7 16:10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5-12-2 16: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展开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3-29 03:48 , Processed in 0.0774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