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3] 今年夏季的多雨潮湿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内已是打破纪录了。3 y# Y* Q6 q/ E- U( p; T# y
0 E0 g$ W! Y% y+ v0 i \) m) W 两日前,绵雨终于停歇,环宇清澈,明朗已极。“立秋”那天凌晨下了一场痛快淋淋的大雨——之所以叫做“痛快淋漓”,原因之一那场夜半大雨仿佛是炎炎盛夏的告别仪式,自此以后再无雨的消息;原因之二便是古语有云“立秋无雨万人愁”,或者“立秋无雨,锅里无米”,那场大雨真可以算作应节而作了,天随人意,给勤于农事的人们脸上颇增添了一些喜气。于是,整整一个夏天缠绵不绝的霏霏淫雨也便因此变得不是十分的可憎。再说,那场雨后,今年的酷夏真的从季节的舞台上隐退而去,而秋天的到来又是极其娇声娇气、又极熨帖温柔的,如愿以偿,人们在早晚间享受到了清爽的凉气,夏天的去和秋天的来也算是很低调的。, y, l; P. x# O9 Y0 C1 D
) k5 B$ J" h* v/ r7 L! T7 L2 w1 S
今年暑期的出行计划在一个月之前就定好的,打算借暑假的机会去一回全国四大古镇之一的阆中,顺便再去巴中看看灵山秀水的川东,然后进入湘西,拜谒几位神交已久的朋友,再去一下凤凰古城,即便不是冲着沈从文和黄永玉而去,仅仅沱河流经的那个古城本身也是值得一观的。如果条件成熟,也想去寻觅一下《边城》之中所描写的那些所在,感受一下当年兵燹和匪患双重骚扰的边城民众曾经的苦难,缅怀一下一代文人忧国忧民、惜贫怜弱的善美情怀,最好能看到一些历史遗迹。最后,我想转道鄂北,拜访两位文友,再经武汉到重庆,亲历一回长江水路,从成都返回。
9 ?) C1 y( I8 m% _% c
9 a; C7 I% T3 T2 q6 D% v6 z! B 然而,现在看来,这个出行计划只能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出行计划了。大面积长时间下雨,再加上小区域地震灾害,自陇入川的道路一直断绝,至今一月有余。从本地发放、开行的长途客车,除了发往兰州的不受影响外,通往西安方向的要经过远距离绕行,通往成都方向的一律暂时停运。我素来言出必行,但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豪言壮语和天生秉性必须要打折扣,必须妥协,这是很无奈的。" a6 d1 \# d9 ` C
3 |9 h- F3 R1 c2 M. c) P/ u% k$ r; m( u
计划好的事情做不到,其他的事情定然要受到很大的干扰,仿佛原本想到天上去飞的,现在偏偏要在地上爬,前后都不顺心,左右都不如意。首先是读书计划随之“搁浅”,写作计划也不能如期进行。让人感到更加无奈的是,诸般俗务不期而至,不应付不行,一旦做起来又觉得没完没了,不得心,当然也就不应手,效果常常事与愿违或者适得其反。% ~4 t+ S$ N1 H5 {& d& }+ v
" }& o5 e: h% V. t y$ `" V1 n5 m 眼看暑假已经过半,出行之心一日强似一日,就想起艾芜的《南行记》来,很想如书中描写的那样一段一段地往目的地挪移。我刚把这种想法说出来就遭到妻、女的极力反对,她们反对的理由是,一,地质灾害和天气巨变接连不断,万一阻于半途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反而受罪,倒不如呆在家里;二,半辈子都生活在穷山恶水之中,好不容易有条件出行了,又要往深山大川里跑,根本不值得,说什么也应该去大城市。我便哑然,她们是热衷于高消费的城市生活的,我却不然,不是我吝啬,而是根本不屑,我以为全天下的城市都是一样的面孔,用不着反反复复地去看,但全天下的山水名胜却是不尽相同的,走一处看一出,看一出多一处,内心的感觉是舒畅的,总之,我是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放浪形骸的。但是,眼前的情况是我哪里都去不了,而妻女们的意见又让我多少有些颓丧,只好呆在家里极其被动地耗费时日,想来与遭受软禁无异。每天睡到“窗外日迟迟”,然后简单地吃点东西,然后顶着烈日去散步——勤勉而真正重视健康的人的晨游和散步早已结束,烈日当头,漫长的滨河路和空旷的公园差不多只有我和我的小狗。回到家里,按部就班做完网上的工作,一日时光大半已去。
% X6 X, B* n4 C) d
' ?0 F4 ]* Z4 B2 a/ x% b, w 不想再打听道路方面的消息了,因为当前的灾情仍然是很严重的。
1 @$ x" K, U& a6 h! k- L8 W 6 F$ h# p& B; A6 ^3 x/ L
为了出行,我一直都在阅读《中国地域文化丛书》,读的过程也是有的放矢。我读得最细致的是《陈楚文化、《荆楚文化》、《中州文化》和《巴蜀文化》,除了这几本书写得相对要好一些、内容要丰富一些、知识要全面一些而外,我的出行计划中,那些地区都是我最关注的,却去不成了,只好拿出书本来“温习”,权且当做“神游”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我只能这样做一个不用出门而尽知天下事的“秀才”了。
3 Q( Y+ z! \$ `1 B( R4 |( \
- `3 q( }, q% M, h) _ 总的来说,对我,这个暑假显得极其乏力而空洞,既没有如期出行,也没有见到一直想见到的人,他们有同事,有朋友。不知今年的天气巨变是否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心绪——突然发现,与他们长期不相往来是因为我的出行计划中途搁浅而造成的又一损失,百密一疏,千虑一失,居然这样守着无法办成的事情而冷落了随时可以办成的事情,这是何等的本末倒置啊,“汝之不惠,甚矣!”这一句话好像也是对我说的!8 e- [' d7 D/ F9 Y7 i
+ U, n1 q- ^- `. g- U$ ^
“柳暗花明又一村”。前日在街上偶遇乡下一位朋友,寒暄之后盛情邀请我去他们村里,并说,当下正是农闲时候,孩子们在外面打工,家中就他们夫妻两人,如果再过些时日,恐怕就要忙起来了,即使我想去,他们也没有时间接待。还说,当下正是诸果成熟的时候,要我务必亲自去采摘一些。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他的真实愿望是请我去和他一起谈佛论道的,说来惭愧,某年他们村里举行法事,出于好奇也出于爱好,我去了,认识了他,他是他们那一带颇有点名声的“居士”,知晓一些佛理道论,我只知皮毛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仅凭一点兴趣粗略了解一鳞半爪,仅仅和他无意间谈了几句,他就口若悬河,视我如知音了。也难怪,时下佛风大盛,而到处游走的那些道貌岸然的游方之人都是言谈极为高深的,与其听那些不知根底的陌生人满嘴很难听懂的“高议”,不如跟志趣相投的人相互平淡交流。对他的迷恋佛理,我难置可否,但又为他的浓厚兴趣所打动,谈论一些浅显的义理也未尝不可,况且,他的诚意我无论如何是不能够拒绝的。
6 |. F1 A6 u8 e 5 V1 J' z Z8 J$ @
那么,不如寻亲访友去吧。天已初凉,城里依然很热,依然有太多的扰攘,那就去乡下走走,略备薄礼,先去家乡看望那些情同手足的儿时伙伴的孙辈们,也见识一下可能向我“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其他晚辈,去看看秋禾的长势,去看看大局已定的今秋收成,无法舍近求远那就舍远求近。当然,一定要去拜访我那位“道友”的!他的故里,大山围困的闭塞之地也有古韵依然的村落,河湾平坝之处也有广舍良田,在那里,或许也能找到蜀中那样的蓊郁情调,也能看见湖北嘉鱼千亩荷塘那样的景致吧。
- x( A4 d2 q6 ^, C* T% q5 u 1 u/ X V- W/ o0 A' H
2013-8-10[/size]5 }9 v2 \ ?' |' g* I
2 l! C- R) s* Z0 n. b m6 @[b][url] http://www.138363.com [size=6][color=Red] | | .: | .:注| [/color][color=Blu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