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二娘外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20:1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王二娘外传
       给王二娘作传,这想法由来已久,当知青时,曾写过一篇被称为小说的东西,篇名叫《紫微高照》,由于当时二娘仍然是闻名遐迩的媒婆,迫于时代要求,结尾处让我硬拖了个光明尾巴,二娘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并修建了新房。幸亏这东西自己都不满意,终于没有被寄出去。如今,随着时代变迁,王二娘的故事更丰富了,给她作传的时机也成熟了。

                   第一次婚姻

      二娘年轻时,很有几分姿色,娘家据说姓韩,本来也较富裕,因为她父亲把家败了,才嫁到我后来当知青的穷乡村。男人王二伯,是个老实巴巴的农民,年逾三十时,做梦也没想到能交这么好的桃花运,他就把二娘当菩萨供起。二娘成天没事干,东家走走,西家串串,慢慢就作起媒来。我们这一带,做一次媒,前后要吃人家四十八顿宴席,什么“托媒宴”、“开口宴”、“看人宴”、“回话宴”、“定亲宴”……不一而足,成功后还有数目可观的酬金。开初,二娘根本不在乎这些,反正吃的穿的都有长杆子顶着天。可是好景不长,过“细粮关”时,二伯病倒了,水肿一直蔓延到大腿根,为救二伯的命,二娘把三间房子卖了两间,换了三斤大米,二伯一颗米也不愿吃,死了。二伯死后,为了生存,二娘正式干起了媒婆行当。

    二娘干媒婆与别人不一样,她是专职的。说来也有趣,“割资本主义尾巴”那年,她和工作组闹了一场,最后她说:“我只会做媒,要割也可以,你们养我的老哇。”真拿她没办法,批斗吧,一查户口是贫农;像“五匠人员”(当时农村对铁匠、木匠、石匠、泥瓦匠、剃头匠等的统称)一样组织起来吧,那更不叫话;强行取缔吧,二娘又不符合“五保”条件,白给集体添个累赘。工作组伤透了脑筋,只好暗里叫生产队让二娘每年缴五十元“公积金”,听之任之了。这决定不啻为二娘签发了“营业执照”,二娘说媒就名正言顺、理直气壮了。

    二娘行媒多年,练就了一张能把死人吹来倒立起的嘴。然而,她又不是专耍嘴皮子,生拉活扯的那类蹩脚媒婆,她脑子里有一本“活字典”,对附近几个公社的姑娘、小伙子、年青鳏夫、寡妇的年庚八字、长相高矮都心中有数,选择的范围广了,自然双方就般配多了。岂止如此,二娘还以快手著称。譬如,有一次,一个老奶奶拖着孙女慕名找上门来,这姑娘大嘴阔鼻,身高不及臀围。正好二娘“辖区”有个老大难,斑驳的癞头一毛不生。当即,二娘把双方喊在一起看人。他们各自打量对方的尊容,都有七分不愿意。

    “嘿,矮点怕啥子嘛,勤快点一年后照样要生娃娃。模样儿又当不得饭吃,嘴巴大,扒饭不撒,屁股大,背娃儿不垮嘛。机不可失,你安心打一辈子光棍哟?”二娘私下对男方说。

    “你看那一身坨坨肉哇,还愁养不活你!嘿嘿,头上没毛,每月还省两毛呢。”二娘私下对女方说。

    就这样,半个时辰不到,关系就定了下来。事后,不知谁编了首顺口溜:“结婚结得忙,去找王二娘,上午才说起,下午就拜堂。”这顺口溜庚即流传开来,连小孩子们跳橡筋绳都在唱。王二娘听到总要骂几句:“龟儿子小东西些,谁要你们给老娘扬名,安心把老娘累死哇。”骂是骂,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第二次婚姻

        但是,二娘也有她的烦恼。年纪轻轻就守寡,又没与二伯生下只男半女,天长日久总不是滋味,特别是一些壮年光棍、鳏夫,像一群狂蜂浪蝶,总往她身上靠。记得我当知青时,每次生产队开会,她身边总会围坐几个色迷迷的男人,与她开一些荤得腻人玩笑,有时还动手动脚。有一次,玩笑开到兴头上,一个寡公子将她按在草堆里,二娘在下面“咯咯”直笑,并笑骂道:“龟儿子的,要不是裤儿隔着,你要给老娘来真的呀。”

    王姓本家的几个头面人物,总觉得二娘言行有辱门风,担心有朝一日会弄出风流韵事来,在男人们的撺掇下,几个本家老太婆多次出面劝二娘改嫁。终因寡妇再嫁,在当时农村还是凤毛麟角,加之已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又不能生娃,谁肯真要?

    事情就一直拖下来,直到1989年,二娘已六十岁了,才有了转机。这一年,二娘那间风雨飘摇的破屋坍塌了,王姓本家又无人肯收留,她在大伯子家勉强住了两天,就悄然离去,离开了生活近四十年的地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差不多要忘了她时,她却回来了,成功为王家一老大难族孙说合了一门婚事。这时人们才知道她改嫁了,男人是邻乡一个孤寡老汉,七十岁,姓张。听我原来的房东大娘讲,当年二娘曾为张老汉的独生女做过媒,因见张老汉家贫如洗,饭也少吃,酬金也少拿,再后来张老汉丧偶,二娘还为他牵过几次线,一来二去,双方都有了怜悯之心,干脆连手续都没办就同锅搅食了。

    我再次见到二娘,是她“再嫁”后三年。那年我调到教育局工作,有一次去督查村小建设,陪同我的村支书一路介绍了村上修建合格村小的感人场面:全村每户都集了资,连特困户都自动出了钱。为了表示敬意,我让村支书带我拜访了一家。那是一户农村典型的特困户,三柱二结构的房子,又矮又潮,四面透风。

    “幺奶奶,有领导来看你们了。”村支书为迎出门的女主人介绍道。

    我一眼就认出,这人就是王二娘,只是无情的岁月早将她变成一个标准的农村老妪,全然没有了当年的爽朗与活力。

    当我道明来意,过去的王二娘、现在的张幺奶奶只说了一句:“五元钱,还不够平均数,老头子一直病兮兮的,没得办法。”就转身进屋忙她的去了。我想她一定认出了我,只是不愿提起什么罢了。

    在归途中,村支书还向我提到,这家人虽然穷,但从来不欠农税什么的。我知道村支书是在自我表扬他领导有方。

            第三次婚姻                   

    二娘的第三段婚姻,颇具传奇色 。

    2002年春节,我照例回到当过十年知青的乡村,照例又听到一些新鲜事儿。其中,最具轰动效应的是:大鼻子二娃上门(入赘)去了,女方就是王二娘。

    大鼻子二娃,长得瓜兮兮的,只读过两年小学。我下乡那年,他十六岁,虽然不大,却已是三斤重的鸡公---开始打鸣了。在二娘身边那群狂蜂浪蝶中,也有他的身影,只不过在外围敲敲边鼓,起起哄而已,二娘从不正眼瞧他。用二娘的话说,就是:“龟儿子的,蛋黄未干,就想老娘的开豁,简直是灶门前耍龙灯---怪都耍出来了。”二娃碰了几鼻子灰,也不再放肆。有一次出工歇气时,人们逗他:“大鼻子,不想开豁啦?”之见他脸憋得彤红,半天憋出一句:“妈哟,想她的开豁?她是老草想喂嫩牛!”惹得众人捧腹大笑。

    随着年龄增长,二娃自然也成了二娘的服务对象。说到二娃的婚事,也算得是二娘媒婆生涯的杰作。那姑娘姓唐,初中毕业生,长得水灵灵的,唯一不足是左手有残疾,不能伸曲,小时骑牛摔的。加上在婚嫁上磕磕绊绊,高不成低不就,错过了农村姑娘结婚的最佳年龄,经二娘那张名嘴一吹,什么样的问题都给摆平了。婚后不到六个月,就生了个小“大鼻子”,俩口子还算相安无事。

    土地下放后,小俩口文化差异的矛盾开始彰显,发展到后来,吵嘴打架成了家常便饭。那姓唐的婆娘也狠心,带着小“大鼻子”跑了,据说是跑去了安徽,另外嫁人了。

    再说二娘这边,那位病兮兮的张幺爷,在二娘精心服侍下,又活了十来年,才让二娘又当了一回寡妇。不过二娘这寡妇也当得值,起码在张幺爷去世前,他们住进了政府的“安居工程”。

    一方跑了婆娘,一方死了男人,当然就有了住在一起的前提条件。但是,到底是当年的老草喂嫩牛,还是嫩牛吃老草,人们说法不一。

    小王二娘两岁的“大鼻子”的娘说:那老妖精,三十年前就勾引我家二娃,后来介绍了一个小妖精,把我家二娃害惨了,这笔账当然该她还。

    二娘的老相好说:“大鼻子”当年看到王二娘就口水长流,婆娘跑后,经常趁赶集绕道到张幺爷家,缠到二娘再给他说一个。张幺爷死后,就干脆住一起了。

    王姓家族的人说:“大鼻子”是个伸脚烂,婆娘跑后,能卖的都卖光了,房子只剩下个光顶顶,他看中的是那套“安居工程”。

    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是,真相只有他俩才说得清楚,或者,连他俩也说不清道不明。不管怎样,反正他们住在一起了。

    前不久,有人在县城见过他们,“大鼻子”拉着板板车,前面坐着勾腰驼背的王二娘,后面载着两筐蜂窝煤,不认识的人,还直夸:那个拉车的老头真孝顺。


    收藏 分享

    [url] | | " |  "注| :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2 07:11
  •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13-7-8 22:43:50 | 只看该作者
    风趣幽默的语言,很是有味道!

    [url] | | k |  k注| : k  ]

    点评

    呵呵,到处都能得到方斑支持。王二娘实有其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5 2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8 10:23
  • 签到天数: 301 天

    [LV.8]以坛为家I

    板凳
    发表于 2013-7-11 23:29:28 | 只看该作者
    挺生动人物写活了,有长点小说吗?还想看。

    点评

    呵呵,马哥,我的小说都是短篇,你看过的《铁磬头传》就算是长的了。以后有机会发两篇知青题材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5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0:27:39 | 只看该作者
    方子 发表于 2013-7-8 22:43
    风趣幽默的语言,很是有味道!

    呵呵,到处都能得到方斑支持。王二娘实有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9-13 15:46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1:13:26 | 只看该作者
    铁风 发表于 2013-7-11 23:29
    挺生动人物写活了,有长点小说吗?还想看。

    呵呵,马哥,我的小说都是短篇,你看过的《铁磬头传》就算是长的了。以后有机会发两篇知青题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7-19 12:15:53 | 只看该作者
    知青生活味儿浓,小说情节特生动。 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6 天前
  • 签到天数: 1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7#
    发表于 2019-9-4 20:30: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说语言朴实,读来也是诙谐有趣,充满了生活气息,把王二娘写活了。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19 13:07 , Processed in 0.08318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