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香词谱 (21-30)雨梦词谱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23 07:19
  • 签到天数: 330 天

    [LV.8]以坛为家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4-9-5 15:09 编辑

    白香词谱 (21-30)雨梦词谱版
    清.舒梦兰
    目 次
    二一 诉衷情 欧阳修
    二二 阮郎归 欧阳修
    二三 南歌子 欧阳修
    二四 临江仙 欧阳修
    二五 西江月 司马光
    二六 桂枝香 王安石
    二七 天仙子 张先
    二八 昼夜乐 柳永
    二九 雨淋铃 柳永
    三十 卜算子 苏轼
    ...

    图标说明:
    1.■为仄,◆为本仄可平,●为押仄韵或协韵,▲转押另部仄韵,◎迭仄韵。
    2.□为平,◇为本平可仄,○为押平韵或协韵,△转押另部平韵,⊙迭平韵。
    ...

    二一、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题考〕 本调为温飞卿所创,义取【离骚】:“众不可户兮,执云察余之中情”而曰﹝诉衷情﹞。本为单调三十三字;其第二句用韵起者,又名﹝一丝风﹞。【词谱】又收其三十七字一调,入后变作双调;有四十一字者因毛文锡词首句为“桃花流水漾纵横”,故又名﹝桃花水﹞。更有王益之四十四字,张元干之四十六字两体。至赵长卿与欧阳修之四十五字体出,于是词家奉为正调。张词以第三句羡一字,故有﹝诉衷情﹞及﹝渔父家风﹞之聚讼,实则仍属一调耳。至令有七十五字之﹝诉衷情近﹞,则与本调无涉。

    〔做法〕 本调四十五字。第一句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五字句协韵,句法与﹝菩萨蛮﹞第三句同。第三句为六字句。第四句亦为六字句,而于第三字略豆,盖与﹝擣链子﹞起句相同。【词律】载【沈氏别集】以“故”字连上作七字句,而下作五字句,实乃大谬。后半阕换头,首二句亦与﹝擣链子﹞相同,第三句即与本阕第二句同,此三句谓之“流水格”。第四、第五句则为四言对句,不用韵。末句亦四字,协韵,此三句亦自成一组,谓之“虾鬓格”。

    清晨帘幕卷轻霜,
    ◇□◆■■□○
    呵手试梅妆。
    ◆■■□○
    都缘自有离恨,
    ◇□◆■□◇
    故画作、
    ◇■■
    远山长。
    ■□○
    .

    思往事,
    □■■
    惜流光,
    ■□○
    易成伤。
    ■□○
    未歌先敛,
    ■□□■
    欲笑还颦,
    ■■□□
    最断人肠。
    ◇■□○
    ...



    二二、阮郎归.踏青 欧阳修

    〔题考〕 毛先舒【词学全书】【填词名解】:“﹝阮郎归﹞用【续齐谐记】阮肇事。”按【续齐谐记】云:“永平中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见二女,颜容绝妙,便唤刘、阮姓名,因邀至家,设胡麻饭与食之。”【续齐谐记】为梁吴均所撰,而刘、阮入天台山遇仙一事,又为唐人所艳称,时见于诗歌,可知本调创于隋唐间。

    〔作法〕 本调四十七字。首句起韵,与﹝诉衷情﹞首句相同。第二句与﹝长相思﹞第四句相同,作者亦有于第三字作仄者如吴文英词:“春如日坠西”;但入声在词韵中,本可作平,故终以第三字作平为宜。第三四句与上一二句同。后半阕换头,起首二句为三字对句,与﹝擣链子﹞首二句同,与﹝更漏子﹞第三四句亦同。第三四五句与前半阕第二三四句同。此调所有五字句均为五言拗句,重在第三字为平,切勿图顺口将下三字作仄仄平。
    南园春半踏青时,
    ◇□◆■■□○
    风和闻马嘶。
    ◇□□■○
    清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长蝴蝶飞。
    ■□□■○
    .

    花露重,
    □■■
    草烟低,
    ■□□
    人家帘幕垂。
    ◇□□■○
    秋千慵困解罗衣,
    ◇□◆■■□○
    画堂双燕归。
    ■□□■○
    ...



    二三、南歌子.闺情 欧阳修

    〔题考〕 张衡【南都赋】云:“坐南车歌兮起郑舞。”隋唐以来,曲多称“子”,本调调名殆滥觞于此。又万氏【词律】本调下注云:“歌又作柯”。毛先舒【词学全书】亦云:“﹝南歌子﹞题,采于淳于棼事,一名﹝南柯子﹞。”是本调先后有二名也。淳于棼事见唐李公佐【南柯记】,系叙一蚁穴中之梦境。此调凡有四体,独本词又名﹝望秦川﹞、﹝风蝶令﹞。至唐刘采春另有﹝南歌子词﹞,系五言绝句,与此无涉也。

    〔作法〕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起二句为五言对句;首句仄起仄收,次句平起平韵,与平起之五言律诗颔联无异。第三句七字,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故第一三字可平可仄。末句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万氏【词律】云:“两结,语气可上六下三,亦可上四下五。”然终以上二下七为顺。如本词前后阕末句下七字,盖现成唐诗句,只是句头加两字也,岂可割裂耶!
    凤髻金泥带,
    ◆■□□■
    龙纹玉掌梳。
    □□■■○
    去来窗下笑相扶,
    ◇□◆■■□○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
    .

    弄笔偎人久,
    ◆■□□■
    描花试手初。
    □□■■○
    等闲妨了绣功夫,
    ◇□◆■■□○
    笑问鸳鸯两字  怎生书。
    ◇■◇□■■  ■□○
    ...



    二四、临江仙.妓席 欧阳修

    〔题考〕 本调之创,本咏水仙,厥后依调填词,多属泛咏;字数增减,体乃增多。据万氏【词律】所收,有五十四字者、五十六字者,五十八字者有七体之多;更有六十二、七十四、九十三字者。至六十字者,除本调外,又有秦观一首,尾三字作仄平仄;顾敻一首,尾作三字两句,俱非正格。欧公此调,据【野客丛谈】云:“欧阳永叔任河南推官,亲一妓。时钱文僖公为西京留守。一日,宴于后园,客集而欧与妓皆不至,移时方来。钱责妓云:‘末至何也?’妓云:‘中暑,往凉堂睡觉,失金钗,犹未见。’钱曰:‘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汝。’欧即席赋此。坐皆击节,命妓满斟送欧。而令公库偿钗。”因即注题“妓席”,而后人即奉为﹝临江仙﹞调为正宗。

    〔作法〕 本调六十字,前后阕相同。起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不用韵。次为六字句,用韵。第三句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故一三两字平仄不拘。四五两句恰与仄起五言绝句末二句句法相同;每句第一字亦不拘平仄。
    池外轻雷池上雨,
    ◆■◇□□■■
    雨声滴碎荷声。
    ◇□◆■□○
    小楼西角断虹明。
    ◇□◆■■□○
    阑干私倚处,
    ◇□□■■
    遥见月华生。
    ◆■■□○
    .

    燕子飞来窥画栋,
    ◆■◇□□■■
    玉钩垂下帘旌。
    ◇□◆■□○
    凉波不动簟纹平。
    ◇□◆■■□○
    水晶双枕畔,
    ◇□□■■
    犹有堕钗横。
    ◆■■□○
    ...



    二五、西江月.佳人 司马光

    〔题考〕 李白【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又张佑诗:“西江江上月,远远照征衣。”本调调名所本也,一名﹝步虚词﹞。吴任臣云:“﹝步虚词﹞乃道家法曲,如佛家梵呗之类;且庾子山诸君所作,与﹝西江月﹞全不类,是昔人之误。”毛先舒则云:“﹝步虚词﹞即﹝西江月﹞,此是词家假古题以名其词,取新耳目,非误也。”

    〔作法〕本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为以前诸体所无。【莲子居诗话】云:“﹝西江月﹞、﹝一剪梅﹞二调,易至俗庸,故词人多不作。”诚以此调平仄互协,较难处置,最易失之呆滞耳。起句六字,不用韵,为仄仄平平仄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通融。第二句用平韵,而平仄恰与首句相反;然一三两字平仄可以互调,而第五字则不能勉强。第三句协平韵,为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一三两字平仄不论。第四句换协仄韵,而句法全与第一句同。后半阕字句作法与前半阕相同。
    宝髻松松挽就,
    ◆■◇□◇■
    铅华淡淡妆成。
    ◇□◆■□○
    红烟翠雾罩轻盈,
    ◇□◆■■□○
    飞絮游丝无定。
    ◆■◇□◇●
    .

    相见争如不见,
    ◆■◇□◆■
    有情还似无情。
    ◇□◆■□○
    笙歌散后酒微醒,
    ◇□◆■■□○
    深院月明人静。
    ◇■◇□◆●
    ...



    二六、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题考〕 唐 裴思谦状元及第,诣平康里宿,诘旦赋诗云:“银釭斜背解鸣璫,小语低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又咸通中,袁皓登第,悦妓蕊珠,赋诗有“桂枝香惹蕊珠香”之句,词名当本于此。宋□u>张宗瑞赋此调,有“疏廉淡月,照人无寐”之语,因又名﹝珠廉淡月﹞。或以旧谱此调,分南北词,用入声韵则名﹝桂枝香﹞,用上去声韵则名﹝疏廉淡月﹞,顾亦无据也。

    〔作法〕 本调一百零一字。首句四字起韵。第二句五字,其第一字“正”可作一豆。第三句四字协韵。第四五句实即十字一句,句法为上六下四;但亦可作上四下六。张宗瑞“梧桐细雨”一首,正是。第六句为平起仄收之七言句,不协韵。第七句为七字,句法为上三下四,于第三字略豆。结为四字三句仄平平仄,上两句用对偶与否听便;下一句协韵,其平仄与上一句相同。后阕惟首句七字与前半不同,其句法为上一下六,但亦可作上三下四,须协韵。以下均与前半阕无异;惟末三句须一气呵成方佳。
    登临纵目,
    □□■▲
    正故国晚秋,
    ■■■◇□
    天气初肃。
    ◇◇□▲
    千里澄江似练,
    ◆■□□◆■
    翠峰如簇。
    ■□□▲
    征帆去棹残阳里,
    ◇□◆■□□■
    背西风,
    ■□□
    酒旗斜矗。
    ◆□□▲
    舟云淡,
    ■□□■
    星河鹭起,
    ◇□◆■
    画图难足。
    ■□□▲
    .

    念往昔  豪华竞逐,
    ■◇■  □□■▲
    叹  门外楼头,
    ■  ◆■□□
    悲恨相续。
    ◇◇□▲
    千古凭高对此,
    ◆■□□◆■
    漫嗟荣辱。
    ■□□▲
    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
    ■□□
    衰草凝绿。
    ◇◇□▲
    至今商女,
    ■□□■
    犹唱,
    ◇□◇■
    后庭遗曲。
    ■□□▲
    ...



    二七、天仙子.送春 张先

    〔题考〕 段安节【乐府杂录】云:“﹝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之句,取以为名。”又毛先舒【词学全书】云:“韦庄词:‘刘郎此日别天仙’云云,遂采以名。”按万氏【词律】所收皇甫松﹝天仙子﹞一阕,系三十四字单词;至宋沈会宗始加一叠,为六十八字双调。是此调固昉于唐时,而调名由来,当以【乐府杂录】为是。

    〔作法〕 本调六十八字,全仄韵,为七言仄韵诗两首合并而成。仅前后阕第四五两句为嵌入的三字句而已。通体颇近﹝渔家傲﹞,首句正同;次句正反。第三句平起平收,与﹝渔家傲﹞第三句异趣,而与﹝踏莎行﹞第三句同。第四五两句,﹝渔家傲﹞则仅一句。第六句则与﹝渔家傲﹞首句同。后半即叠前阕,无异处。
    水调数声持酒听,
    ◆■◇□□■▲
    午醉醒来愁未醒。
    ◆■◇□□■▲
    送春春去几时回,
    ◇□◆■■□□
    临晚镜,
    □◆▲
    伤流景,
    □◇▲
    往事后期空记省。
    .
    ◆■◇□□■▲

    沙上并禽池上暝,
    ◆■◇□□■▲
    云破月来花弄影。
    ◆■◇□□■▲
    重重帘幕密遮灯,
    ◇□◆■■□□
    风不定,
    □◆▲
    人初静,
    □◇▲
    明日落红应满径。
    ◆■◇□□■▲
    ...



    二八、昼夜乐.忆别 柳永

    〔题考〕 本调调名之曰“乐”,乃快乐之“乐”,与﹝齐天乐﹞、﹝永遇乐﹞之出于乐章,为乐府之“乐”不同;义盖彻昼彻夜行乐狂欢之意也。吴均词:“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即属此意。至李白诗:“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调名即本斯义以创焉。

    〔作法〕 本调九十八字,前后阕同。顾此词,“暮”字协,“外”字不协,乃系特例。万氏云:“‘暮’字协,‘外’字不协,山谷一首亦然;而柳别做则前后皆协,作者自当皆斜为妥。”前阕首二句与﹝御街行﹞同。次句亦可做仄平平仄平仄,与后阕同。第三句六字平收。第四句六字仄协。第五句七字,仄起仄协;亦有于第六字用平,第五字用仄者。万氏云:“甚拗,或误,不必从。”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二三字亦可做平。结为十字,分作两段。万氏云:“上句如五言诗,下句上一下四。”后阕除第五句不协外,余均同。

    洞房记得初相遇,
    ◇□◆■□□▲
    便只合、
    ■◆◇
    长相聚。
    ◇□▲
    何期小会幽欢,
    □□■■□□
    变作别离情绪。
    ■■■□◇▲
    况值阑珊春色暮,
    ◆■□□□■▲
    对满目、
    ■◇◇
    乱花狂絮。
    ■□□▲
    直恐好风光,
    ◆■■□□
    尽  随伊归去。
    ■  □□□▲
    .

    一场寂寞凭谁诉,
    ◇□◆■□□▲
    算前言、
    ■◇◇
    总轻负。
    ◆□▲
    早知恁地难拌,
    ◇□■■□□
    悔不当初留住。
    ■■□□◇▲
    其奈风流端正外,
    ◆■□□□■■
    更别有、
    ■◇◇
    系人心处。
    ■□□▲
    一日不思量,
    ◆◇■■□□
    也  攒眉千度。
    ■  □□□▲



    二九、雨淋铃.秋别 柳永

    〔题考〕 【碧鸡漫志】:“【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日,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世传明皇宿上亭,雨中闻牛铎声,怅然而起,问黄幡绰作何语。曰:‘谓陛下特郎当!’特郎当,俗称不整治也;明皇一笑,遂作此曲。【杨妃外传】,又载上皇回京后,复幸清华,侍宫嫔御,多非旧。于望京楼下,命张野狐奏﹝雨霖铃曲﹞,上回顾惨然。张佑诗云:‘雨淋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张徽,即张野狐也。佑意明皇入蜀时作此曲,至雨淋铃夜,却又归秦,犹是张野狐向来新曲,非异说也。”

    〔作法〕本调一百铃三字,拗句至多,历来作者,平仄率依此词为准,不敢稍有出入。兹祥释其句法如下:首句四字,上三字平,下一字仄,起韵。次句八字,第四字略顿,作豆。上四字句法为上一下三,务用仄平平仄;下四字协韵,而第二字可作平声。第三句六字,不用韵,作平平仄仄平仄。第四句八字,句法语第二句同,而平仄则异。第五句十一字,上四下七,于第四字略豆,有作上六下五者误也。右下七字第三字系衬字,更须注意,切不可作为七言诗句。第六句七字,上三字一豆,务作仄仄仄,乃定格也。结句七字,仄仄平平仄平仄,多作上四下三句法。后阕起首,即平常之七言仄句,应作上四下三句法;有作上三下四者,则音节远逊矣。次句八字,上三下五,于第三字略豆。第三句六字,与前阕第三句同。第四句七字,上三下四,于第三字略豆。第五句四字为仄仄平平。第六句八字,上二下六,其下六字,句法与前阕第三句同。第七句上三下四,亦与前阕第六句同。结句五字,上二下三,为仄仄平平仄,亦有于第三字作仄者,音节终逊,不足法也。

    寒蝉凄切,
    □□□▲
    对  长亭晚,
    ■  □□■
    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
    □□■■□■
    方  留恋处,
    □  □■■
    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
    ■■□□■■
    竟  无语凝噎。
    ■  □■□▲
    念去去、
    ■■■
    千里烟波,
    □■□□
    暮霭沉沉楚天阔。
    ■■□□■□▲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
    ■□□
    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
    ■■■
    千种风情,
    □■□□
    更与何人说。
    ■■□□▲
    ...



    三十、卜算子.别意 苏轼

    〔题考〕 【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作法〕 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第三句与﹝擣链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上首﹝雨淋铃﹞末句同。后半阕依此类推。
    水是眼波横,
    ◆■■□□
    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那边,
    ◆■□□■■□
    眉眼盈盈处。
    ◆■□□▲
    .

    才是送春归,
    ◆■■□□
    又送君归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
    ◆■□□■■□
    千万和春住。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5 18:29 , Processed in 0.0834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