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回复: 3

春天是属于整个人类的美好寄托与信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8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发表于 2020-12-24 02: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i=s] 本帖最后由 苗洪 于 2020-12-24 02:49 编辑 [/i]


    原发 : 《今日紐約》移動媒體




       

        ——汪惠根先生系列作品集之

              《 春·上海人在纽约 》

                         序言一

                          苗  洪

         从生存到文化的文学视角的转换与飞跃,世界的不同文化原本并没有隔阂,只不过是价值观的差异才形成了今天的文化状况。在汪惠根看来,春天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充满生机,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充满着博爱。春天的本质及生命的本质是灵魂的本质。飘荡着细雨丝丝的清明节,既是对于死亡的祭奠,也是对于灵魂的安抚。这或许是整个人类面对生命与死亡的共同情感。汪惠根在书中并没有去刻意渲染生命与死亡的肃穆及庄严,而是将这种肃穆及庄严幻化成了春雨及春天的肃穆与庄严。他坚信,不论在任何时候,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总是伴随着春意盎然的季节一起成长。汪惠根也相信,即便将来人类被迫流浪到宇宙的不同星球,他都能凭借着对春天的向往找到来自地球的同胞。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天起,人类就试图使用哲学来均衡这些由各民族之间价值与信仰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差异。于是就有了这部《春·上海人在纽约》的诞生。

         如果说《北京人在纽约》单纯从在纽约的北京人如何面对生存需求与生存基础等方面作出解构的话,那么汪惠根先生的系列作品集《春·上海人在纽约》,则注重从中国人在美国如何面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入接轨方面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解构。因为他们是关于中国人在纽约需求方针的不同,所以两者之间并没有可比性。

    在纽约,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北京人;在纽约,生活着许许多多的上海人。在纽约,生活着许许多多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中国人。因此,他们所面对的现实是,必须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价值观甚至是信仰的交流。而交流的最终目的必须不能是建立在对于各自文化背叛的基础至上。这或许就是《春·上海人在纽约》文学的理性价值的突出存在。本书其实是一部解构人类世界善良本质的文化类读物。并且可以肯定地说,她是一部少有的主题大于文学的作品。作者汪惠根是长期生活在纽约的上海人,因此,在谈论其创作关于春天的文学议题时,我们不应该仅仅是站立在一个评论本土作家的立场去评论汪惠根的文学议题。

        在小说中,尽管汪惠根描述了许多侧重于文学细节的场景,但始终让我们感动的还是在汪惠根看来,文学的力量及文化的力量始终是推动世界和平的力量。借助一个上海人在美国的文化经历去弘扬与宣扬中国的本土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东方文化信仰的基础所在。但不论东西方的文化及价值观如何差异,但是,崇尚正义和良知是横贯整个世界的永恒主题,吕皎在接受章烽采访时说:“现代女青年毕业纽大后,感觉到一个艺术家要不断地融入社会,就要为社会发声!除了用艺术的笔以外,我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

         当然,与《北京人在纽约》的生存领域解构过程相比之下,《春·上海人在纽约》关于文化的解构则更加复杂得多。对于人类来说,从文化需求到最初的物质需求,从文化交流到最初的物质之间,最终并不是一个达成协议与达成和解的过程,但是关于观念和价值观的达成协议与达成和解的过程,最终是一个文化和解的过程。因为人类社会贫富的和解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文化的和解过程与之相比之下,却是属于非常直观的过程状况。因为不需要更多的论证,仅仅通过文化层面的简单交流,就能知道他们本来就是属于不同层次不同观点的文化属性。与其说,《春·上海人在纽约》是一部文学主题突出与鲜明的文学作品,不如说是一部严谨的文化调查。

        书中大量的实际采访本身已经证明了我们的这一评价与结论。

          而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作《想象的共同体》当中,就试图以泰国、菲律宾、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的研究为基础,研究民族主义和国际关系。对于在中国出生及成长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来说,这种由异国生活所带来的文化及物质的双层体验,其实是他创作《想象的共同体》的深厚基础。因此,我们从《春·上海人在纽约》的文学主题中所能明确感受到一点是,小说中一系列人物无非都明确具有着强烈的不同观点、不同层次、不同机理的双层文化体验。没有具体姓名的春姑娘是在现实中存在(或许并不存在)的人物。但是,通过她的存在,汪惠根明确在暗示着一种来自东方人特有的春天情结的寓意。

         对春天特有的感情,或许就是汪惠根本人文化信仰的根基。中国人对于春天的情有独钟,与其说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对生机盎然理想的追踪与追求。这种追求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色彩的中国特色的东方文化及文化信仰。

    实际上,汪惠根的《春·上海人在纽约》一直都没有试图从哪种文化的缺陷及精良之处作出武断的评价。他在小说的开始部分就暗示了不同文化之间必须存在一个比较过程来观察不同文化的特征。

          汪惠根通过章烽上海江南七日游在途中的每个城市、角落里、园林景观中、点点滴滴又在堆积情感。遇到一处处美丽的风景和一个个令人心动的姑娘。在登上“量子号”豪华大游轮时,航行中万人同行,幕幕精彩瞬间,看得人目不暇接,终生难忘。在纽约至少150美金的门票,这游轮上全免。靠着露天甲板游泳池,一望无际的蓝天、海洋。到日本长崎市,环境特别干净整洁。漫步行走,春色宜人。再到日本鹿儿岛市。去访问唐人街,上海老板娘秀色可餐。一碗香喷喷的阳春面,加上盖浇的素鸡十百宝菌菇……上海四川北路东宝百货琳琅满目。章烽与春妹吃完海鲜自助餐,雨中散步至多伦路文化街。上海人多伦路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地铁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多伦路文化街虽在地图上难有立锥之地,但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多伦路的路面用石块铺成,路两边的各式洋楼涂饰一新,门面洞开,皆为雅商,字画,古董,红木器具,一路列过去,甚是风雅。 经这几年修葺翻新后,再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的人文风情。因此,该书处处体现出一个美籍华人从深层领域解构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体验的心理基础。

         而在21世纪百货旗舰店的广场上,我们也看见了年过古稀的外国老人家在剪纸,老人家先在纸上画好鸟类,然后慢慢地剪。太多的小朋友要,看老人家来不及,春姑娘便用英语同老人家说:“你好,老先生,同你一起剪好吗?”“谢谢你,可以呀!我也是同中国人学的。谢谢你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你行,就OK了!”老外艺人说。章烽突然发现春姑娘不见了这里人又多,东找西寻。终于她在人群中的剪纸摊位上坐下来剪纸了。周围有许多中外儿童。只见春姑娘神速,三下五去二,剪了双龙戏珠。一下子五在分开来分给小朋友,喜气洋洋,在和小朋友互动。看着老人家还在剪。春姑娘又跑到泥人摊上看艺人表演。看样子她不想购物,喜欢玩。非遗传承文化,到处都有,都可以看(——引自汪惠根先生系列作品集《春·上海人在纽约》第十一章《Queens购物中心形象记》)。而实际上,关于这一情节的安排在原则上来看,也是颇具匠心的安排。21世纪百货的旗舰曾受过“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既交织着文明的冲突也交织着文化的冲突。而这一情节的刻画,却恰恰证明了人类对于春天的向往及其对古老东方文明的向往与呼唤,明显增加了该作品的普世价值及普世意义。

    与此同时,为了证明这种文化交流的意义及基础,小说还采用纪实文学的手法,添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真实存在的文化人物,包括李同欣、冯光宇、袁德坤、霍尊、房飞、刘浩、华文漪、乐漪萍、史洁华、蔡青霖、吴德璋、殷海宜、王泰祺、郭景强、黄承林、黄世荣、闻复林、万香飞、钟维德,等等。其中美籍华裔女孩吕皎的奋发经历其实就是一个被文化与春天唤醒的女画家。而吕皎对春天的向往集中体现就是她感慨的话语:“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国家是多么幸福”。除此而外,汪惠根在《春·上海人在纽约》中还阐述了关于文化向心力的重要主题。这一点主要是指他在该书中所描述到的情节第四十五章《2020年春·上海人在纽约大联欢》。毫无疑问,用春天来寓意整个人类的社会情感,道德情感,文明情感,是《春·上海人在纽约》文学主题的升华。通过一种对于春天的情感,反映了全人类追求平等,追求尊严的普遍愿望。


                《 著名評論家—苗洪 》

         人民网特邀评论员,诗歌专业评论员,见诗如面首席评论家,主要从事各类文学作品的评论工作,长期受聘于海南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担当主持人。应邀为当今中国顶级作家,包括诗人商震、帕男,作家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周啸天等创作过专题评论。


    美籍华人作家汪惠根第三部小说《春上海人在纽约》出版发行

          近日,美籍华人作家汪惠根先生著的第三部小说《春•上海人在纽约》于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人民网特邀评论员、评论家苗洪和诗人、小说家孔祥玲共同作序推荐,特别邀请了上海资深语文老师顾艳云担任本书的文字编辑。


    汪惠根,美籍华人,一九五三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曾先后就职于国内外多家知名媒体单位。二〇〇一年移居美国。大半生致力于新闻事业,热爱采访和写作。二十年美国生涯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工作经验,他所创作的小说《原色·上海人在纽约》由《世界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家·上海人在纽约》《春·上海人在纽约》是他的三部曲的前两部,目前,小说之三《秋·上海人在纽约》,正在创作之中。【美微】:《今日纽约》移动媒体每天播报。并且,建立“上海人在纽约”群,一个温暖的“家”,成功举办多次欢乐时光活动。


    诗人、小说家孔祥玲总结评论道:“汪惠根先生作为一个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却从没有停止过与祖国的往来,有一颗炙热的中国心。《春•上海人在纽约》是其《家》《春》《秋》三部曲之二。在作者笔下‘春’是双向的隐喻,春是章烽欣赏爱慕的清纯、热情似火的女孩春妹,春是优雅又仪态大方的空姐,春是妩媚芬芳的饭馆老板娘,春甚至还是一碗春色满园的阳春面……《春》依然延续了《家》中的主要人物章烽,既然是系列小说,你可以和第一部《家》链接着看,也可以把《春》当作独立的篇章,在《春》中章烽再次遇到爱情,这次的爱情是刻骨铭心的,因为他遇到的是‘春’妹,春天一样的女孩儿,她那么美丽和纯真,又那么热烈和真诚。春是四季的伊始,是冰河解冻,土地松软,万物醒来的季节,当你迎风而立,春带着泥土、青草的芬芳扑面而来,吻过你的面颊,像一个俏皮的姑娘。当你回头寻她,便是满眼的繁花,令人惊艳和愉悦。”


    同时,评论家苗洪在序言中评析道:“汪惠根先生的系列作品集《春·上海人在纽约》,则注重从中国人在美国如何面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入接轨方面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解构。本书其实是一部解构人类世界善良本质的文化类读物。并且可以肯定地说,她是一部少有的主题大于文学的作品。作者汪惠根是长期生活在纽约的上海人,因此,在谈论其创作关于春天的文学议题时,我们不应该仅仅是站立在一个评论本土作家的立场去评论汪惠根的文学议题。在小说中,尽管汪惠根描述了许多侧重于文学细节的场景,但始终让我们感动的还是在汪惠根看来,文学的力量及文化的力量始终是推动世界和平的力量。借助一个上海人在美国的文化经历去弘扬与宣扬中国的本土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东方文化信仰的基础所在。但不论东西方的文化及价值观如何差异,但是,崇尚正义和良知是横贯整个世界的永恒主题。”

    作者汪惠根在后记中说:“这本书记录了我们现代人的情愫,不论晴雨,我们的心灵一直都在阳光里生活、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上海人在纽约、华人在纽约,处处都是‘春’的故事。重点突出了‘春姑娘’:一位有血有肉的美女,一个危机公关人,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聪明伶俐、智慧能干的记者。章烽一直与春姑娘配合、搭档十分默契。每次的出场都是十分用心,虽然他俩的情感真的有摩擦、有碰撞,却说非常得体。纽约、法拉盛、上海人在纽约,你们在美国留学、工作、学习、做生意、搞研究、到底在寻找什么?在异国他乡,跨洋过海,我想都是为了来迎接一个崭新的春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19:07
  • 签到天数: 28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发表于 2020-12-26 16: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赏评论家苗洪先生新作,点赞,问好!

    点评

    老师好,您过奖了。我纯粹是为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际上,每个诗人都是优秀的诗歌星际的公民。只是缺乏被发现和被发掘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7 0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98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0: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47793&ptid=223157][color=#999999]黑牡丹 发表于 2020-12-26 16:32[/color][/url][/size]
    首赏评论家苗洪先生新作,点赞,问好![/quote]

    老师好,您过奖了。我纯粹是为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际上,每个诗人都是优秀的诗歌星际的公民。只是缺乏被发现和被发掘而已。

    点评

    从有关资料得悉,你是当代知名的年青有为的评论家。假如年轮能够倒转一轮,你的大作我真想较为系统地拜学,丰富我的文学素养。可惜精力制约难以如愿。当然,只要你发表在《文化杂谈》的大作,我会仔细拜读! 苗洪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7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19:07
  • 签到天数: 28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发表于 2020-12-27 16: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147849&ptid=223157][color=#999999]苗洪 发表于 2020-12-27 00:54[/color][/url][/size]
    老师好,您过奖了。我纯粹是为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际上,每个诗人都是优秀的诗歌 ...[/quote]

    从有关资料得悉,你是当代知名的年青有为的评论家。假如年轮能够倒转一轮,你的大作我真想较为系统地拜学,丰富我的文学素养。可惜精力制约难以如愿。当然,只要你发表在《文化杂谈》的大作,我会仔细拜读!
    苗洪先生笔耕辛苦,欢迎多多光临赐玉。问好,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3-29 16:10 , Processed in 0.1864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