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帕男文学创作的脸谱化分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00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3:5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在我国文学创作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把文革那个特定历史的文学创作特征列为具有脸谱化特征的创作模式。但我本人一直对于这种脸谱化的创作模式没有太大的异议。因为它只是将正反面人物的塑造明朗化而已。坏人就是坏人,好人就是好人。同时我认为这种脸谱化的创作模式如果是出于模仿戏剧的脸谱意义而来的化,基本不存在什么特殊的创作寓意。总之,我个人意见,尤其是是把这种脸谱创作划分为极左倾向的创作方针,我感觉更为不妥。因为极左的体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倾向,不至于把自己复杂的阶级意识透过这么一种简单的创作模式表达出来。如果一定要否定这种脸谱化的创作模式,那么就等于否定戏剧的脸谱行为。其实在这么一个脸谱模式的认知过程中是我们自己违背了脸谱模式的实质。脸谱并不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因此不具备左右的倾向性。其实是一种印象主义的模式属性,而我们的失误就是在于我们在评论及反思极左文学思潮的时候,将这种属于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的脸谱创作模式理解为现实主义。

      其实,脸谱化并不等于是创作简单化,意识形态化。因为作品中的正反面人物已经确定,但是他还是必须通过具体的行为及逻辑思考进行着正反角色的实践。说的通俗一些就是,明明我们知道他是坏人,可他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行为来演义自己恶的行为及心理呢?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科学的终止这种所谓的脸谱模式否定化行为及批评。在这类作品中,在正反面人物通过脸谱化展示的过程中,所有的细节元素依然是以悬念化为主导,并且是一种递进的强化的悬念模式。为什么我们会反复无常的去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或电影作品呢?对于那些已知的正反面人物甚至结局都已经耳熟能祥,所以脸谱化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根本就不具备特别重要的意识形态元素。

      我之所以在评论帕男作品的过程中谈及这个问题,完全是因为我在评论帕男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在他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他在创作过程中似乎是有意无意的避开着脸谱化这种创作模式及手段。不知道是出于对那个特定时期的脸谱否定情绪或者说是为增加作品的神秘色彩而作为。他这种强烈的情绪在作品《简历》中得到深刻的体现,通常我们的人事部门或组织机构会通过一个人的简历去判断简历主人的能力。在这里,简历的脸谱意义被老师通过自己的诗歌语言展现出来,但老师一边在肯定这种脸谱化简历的同时,又在极其极端的反映着这种对简历的严重批判态度。简历在具体情况下都是自己亲笔制作的,或许其中夹杂着虚幻成份,但实际上简历的主人并不承担简历释放真实的责任,虽然具有为自己为组织用人单位负责的义务,但却并不是这种责任的检验者。他之所以不承担简历释放真实的责任,是因为他的实际工作能力不单从一份简历得以证明。简历由于没有法律上的举正或者说揭发意义,所以,其真假只是一种受其良心支配下的产物而已。

    至于老师笔下的“很多男人的简历里,都这样写着  他既做过枪手也做过屠夫和做过农夫,但从来没有手淫过,这样还是不是皇帝,让我说也算是吧  至少可以算,一个落草的皇帝,但至于那段历史  却只有少数人不会隐瞒。”简历的脸谱化一方面受着良心的支配,另一方面受着组织机构及用人单位的择优录用的动机。这种表层的先入为主意识其实是组织机构及用人单位的正常逻辑。在这么一种合乎逻辑的情形之下,脸谱化的简历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把这种逻辑现象运用于文学创作,则起着完全相似的作用。在这篇作品当中,打枪的人具有特别重要的脸谱意义,因为他必须是带枪的人才能完成打枪的外在行为,手淫的人则没有脸谱意义。因为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手淫。因此,在这个杀人的过程中,打枪的人并不具备逻辑上的角色悬念,而手淫的人则具备着逻辑上的角色悬念意义。

    于是,在帕男的作品中脸谱意义与非脸谱意义的元素得到了最强烈的碰撞。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方面甚至是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碰撞。人性及社会地位等严峻的等级制度都在这里得以集中的检讨与聚焦。老师运用着普遍规律的手淫行为揭示着生命的平等意义,而打枪的人则在执行与实践着迫害生命平等意义的指令。在这么一个曲折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面前,历史血淋漓的进程被带进审判的法庭。我们可以去审判一个具体打枪的人,却无法去审判任何一个手淫的人。因此,老师在作品中又凸现着明确的道德批评意义。即便在公开场合手淫,或许可以以民事纠纷为准绳,但其中具备的其实依然是道德意识的审判行为。在生命意义的平等面前,我们面临的其实是没有绝对意义的困境。

    即便我们对打枪的人可以进行法律意识的审判,但前提必须是这个打枪的人仅只是行使的是触犯法律意义的个体行为,假如这个打枪的人执行的是国家意志,所以很多问题在这里遭遇到了许多方面的非理性因素。在这么一个简历的形成过程当中,个体的身份,信仰都必须至少在表面上是绝对遵循某种客观依据的结果。他可以违背自己的良心甚至是曾经的罪恶历史,但是,他却不能违背社会及道德规范对他的要求去完成写作简历的任务——实际上这种行为也是心理上违背良心的结果。因此,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被激化出来。他可能会希望在简历中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可是,这些都受制约于许多方面的因素——他必须通过合乎社会行为规范的自我塑造,来完成被录取的愿望——这是生存问题的制约;——他必须通过合乎信仰的宣誓,以完成地位的提升——这是等级制度的制约;他必须通过合乎法律意义的宣言,以证实历史的清白——这是出于对于法律意识的恐惧心理;——他必须通过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倾诉,以完成对传统观念的维护——这是出于对社会要求的趋向心理。所以说,一部简历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关于良心关于道德关于利益关于意识形态的交锋。

    在这篇作品下半部分的描述当中,老师设计了一个把这种简历创作中出现的种种制约因素排除在外的情形——“在很多男人的简历里,都这样写着  他既做过枪手也做过屠夫和做过农夫,但从来没有手淫过。这样还是不是皇帝?让我说也算是吧  至少可以算,一个落草的皇帝,但至于那段历史  却只有少数人不会隐瞒。”即便如此,老师还是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历史终归是历史,不管你在自己的简历当中所袒露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还是一个虚假的自我,他不因主观主义的歪曲事实就阻碍了历史的还原。

      在这部作品当中,老师用简历的形成过程暗示着我们作品的创作过程。艺术家的创作所受到及经历的种种制约都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艺术家通过脸谱化的创作是否能够起到深化主旋律主题的作用,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假如我们的艺术家刻意避免着脸谱化的创作,又赋予作品如何的艺术力量呢?其实,老师在他的作品中一直都处于茫然矛盾的状态。他一方面运用脸谱化的手段直接给我们描述着留守儿童的形象,蓝色诗人,勇者,毕节遇难儿童的形象,另一方面却又极力排斥着这些角色的脸谱意义,因此这种困惑不仅是帕男自己的困惑,也是整个文学创作领域遭遇的困境。对于过于脸谱化的追求,意味着必须使用更多的逻辑推理使文学角色的形象丰满,削弱脸谱化的困境则是我们又必须使用交错纵横的手段进行着多层次的性格揭示手段。因此,如何将作品脸谱化创作与非脸谱化创作模式有机的平衡,是我们拓展梦想主旋律文学创作的主要命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08:58
  • 签到天数: 28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20-9-9 15:04: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苗洪先生提供新作,辛苦了。问好!(本人玩电脑水平太差,敲了好长时间的文字在一键之错后当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简单回帖了,请体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0 03:11 , Processed in 0.0755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