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江南达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扎什伦布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楼主| 发表于 2021-2-3 09:48:40 | 只看该作者
五台道中·五台将至也·回望仙峰云蔽却(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既至这山西,向来便颇感兴趣的五台山,当然也要去走走。有鉴于当今凡名山胜水,其交通路线皆为旅游行业所占据,于是吾辈亦就在这太原参团,前往斯山。这五台山在佛教界之盛名,不消说此心自是久知的了,唯因己身乃逍遥俗士一个,也就不会为了那等虔敬目的,前去谒拜甚的。倒是昔年从《水浒传》中得来的朦胧意象,此时犹然在这文人与画者踏山揽胜之根本意愿外,亦隐隐约约地驱动着潜藏的好奇之心及“顽劣”之意。因而,就怀着如此这般的心态,一路眼观着略显萧疏的北方风物,不觉便将近这五台山了。这时,只见道旁山势渐雄,且是连绵不断、似无竟止。而山岭本身土石相间,情调微觉茫浑与苍凉,正当是这北国之风味。山上没什么树木,似乎草皮亦浅;而山下川谷之内,溪滩之上,偶然得见一些还属可观的林木。想那溪滩,倘非是近日刚下过大雨,必定是既荒且旱。两旁的坡岸上,或多或少有些房屋,好象教俗两界的都有。汽车驰骋在这样的环境,吾人凭靠车窗,眺望远方那尚属未知的名山五台,心中端是颇存遐想。咳,想这驰誉中华之山,达某此前也曾去过几座了,每去,于画或诗文,皆有所获。而此行之获,又将会是什么呢?当时这心头便暗怀此念。如今,自家且也小小地卖弄它个关子,行文暂止于此,只先将这途中得来之画(包括归途上所得)三帧奉上。至于在其山本身所得之画,留待下文再谈。此三画为:《五台道中》、《五台将至也》与《回望仙峰云蔽却》,后者所谓“仙峰”,即下文所涉“尊胜寺”位居之岭麓。


(总 1098 篇之第 1016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楼主| 发表于 2021-2-9 11:43:01 | 只看该作者
佛光辉映五台山·夏凉殊像寺·雷雨尊胜寺(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既至五台山中,方才发现,原来这山反不似沿途一些无名山峰般险峻,而转觉岭麓连绵,且形状与走势俱颇分明。想来也是了,否则,何来“五台”之谓呀?然更为引人瞩目的是寺庙之多:放眼望去,除其中心区域那重重叠叠的赤墙青瓦朱幡白塔之外,视野之内,不管是远、中、近景之山,坡梁峰岭间,亦逐处尽皆可以得见那众多的禅林形影。吾人向无主动烧香许愿之类的习惯,待团友们都去那最是热闹与“灵验”的“五爷庙”时,乘机便将这基本之山势认真地察看了一阵,当然也随手留下了些资料照片。彼时,唯觉这赫赫有名的仙乡佛国,煦阳普照之下,举目一派清新爽朗;而高天却是纤云四卷,且云形不断随风变幻。有时,那形致极有韵味,甚至令人顿生神圣之感。这些当时都深深地印记在了脑海里。后,依照旅行团的行程安排,也去了几座庙宇。这一类的情形,相信读者诸君凡曾经历过,皆尽知晓或者说可以想见,所以似也不消在此一一述说它。吾欲道者有二。其一是在去那殊像寺时,天色忽然阴暗下来。当时只觉得凉风飒飒,浓云四合,周遭树木,连同旗幡等物,都在风中呼呼有声。则吾辈沿石阶上行,道旁那清帝康熙所书“瑞相天然”四大金字,在幽暗天光下,好象还真个有着一种震慑人心之力。此算是一记忆突出者。而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是欲道者之二。那是离开主山之后,小盹之际,已然随车忽到一个去处。先即听导游言,此为禅修圣地,与它寺表面香火之旺,是大不一样的,如是云云。既经实臻其境,恰逢雷雨初至,因而果是颇感觉其灵异气氛之烘托。原来兹寺名曰“尊胜”。一进山门,院墙边有棵挂红的唐代古槐,硕然苍茂,殊为壮观。寺院建筑及佛像法器,亦皆感觉建造得十分地道,是以那氛围,也就愈觉其凛然而莫敢冒犯。接着有一睿智干练之青年寺僧代替导游,带领众人游观其寺。闻其所言,无论所涉是教是俗,都甚有识见,且是收放有度。尔后便道是来访者休论有信仰与否,至少可以随其体验体验佛家之言行举止,一面便中规中矩地教上了大家好些言语和动作。吾心想这也没甚大碍,于是也就很有兴趣地仿习。但接下去,随着所观所涉事物之深入,此僧之言行越显肃穆,同时对众人的要求,亦似稍向“专业”渐进,甚至无形之中,已觉有其纪律在约束着大家。由是吾猛可醒悟:若此,则吾辈岂非已成“信众”中人欤?于是,找个机会,便还是独自离了这队伍,在一些许可驻足之地,观览了一下这山与寺的景致。荆妻愿随队而行,亦只由她。后来闻妻言:彼等到达最后一殿,有几名僧人为大家解答疑难问题,而且这次“随喜”,还不象先前一路只付点小钞,至少都得几十元,才说得过去……自然这一切俱是不言而喻的。何况,寺庙也是需要修葺与日常用度。倒还不知目今社会,象这种“宗教单位”,与国家是怎样一种经济关系了。反正,作为旅游者,即便象这样偶尔有数地捐献上一点儿,毕竟也没啥。及待离开该寺,乘车下山,吾辈在车窗口回身眺望,寺殿佛塔,尽已迷漫于雨余新起的山云间。此心回顾方才之寺僧,兼及眼前的同行“团友”包括荆妻,一时对这阎浮内外众生之存在方式,小有感触。这一瞬间的情景,其实便正是上文已提及之《回望仙峰云蔽却》一画所展现。另,综上所述,吾今又得《佛光辉映五台山》、《夏凉殊像寺》与《雷雨尊胜寺》三画,连同一首七言律诗《五台山观感》与一首五言律诗《游五台山尊胜寺》,兹随文一并示与读者。
随附个人在此山“招牌景致”前留影一帧。


五台山观感

本以仙峰多跌宕,
原来佛岭少嵯峨。
伽蓝密接黄云脚,
梵塔高临碧水阿。
游客拈香皆许愿,
坐僧宣讲又缘何?
踟躇焉得不随喜,
微念因思般若波。


游五台山尊胜寺

雨驻禅修院,
雷惊拜谒身。
佛师躬引领,
法步自均匀。
妙语欺松色,
清规戒俗人。
惜乎终结意,
微未绝凡尘。

(总 1098 篇之第 1017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09:53:13 | 只看该作者
汾河碧影(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八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当时在太原城内来来去去,对汾河留下深刻印象。原以为其与黄河大同小异,殊不知至少是城中的这一段吧,却整治得规范、柔顺且是明净清澈。配之以城市本身的开阔整洁,看上去可称是别有一番风味。既悦之,归后不免亦欲纳入己之画图。则具体作画时,方识仍是须费点经营。盖为这道理也很简单明白:此不仅是以山水画形式表现现代城市,且还是表现平原上的现代城市哩。况坦言之:今之都市景观,不管是国内或者国外的,其实已皆相去不远了,唯一真正的差别,还是该城市具体所处之地理形势若何而已。譬如,自家常画的这山城重庆,以及偶尔一为的其他城市景物,包括此前游泰国时所作的那组湄南河景色,都可为之印证。闲话休絮罢。此示之《汾河碧影》一画,画中云朗风清,色彩澹然。一现代桥梁横跨岸坎规则之河流上,极为低平的水岸,城市一隅宛然在目焉。作为画中特色点景之物,除分明由人工培植之花树外,犹尚可隐见,河中每隔一段,即有道横截线(估计与河流治理相关);同时,空中亦淡淡掠过飞机之影。而吾人逍逍遥遥行经此境,自是已与在别的游境中感触各异。此固将得画之端由道出。一向既有言自诩为尘世之达者,虽知斯境确与一般意义上的山水画颇殊其途,然也自坦荡荡为之。究竟如何,还请读者诸君笑玩评说。
(总 1098 篇之第 1018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4 11:40:35 | 只看该作者
晋南山村·云翳中条山·五老峰前葵麦黄……(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兹北游归途上,于火车车窗畔,亦得画稿近十帧。为记叙之便,依时序,并依此文序,分数篇,每皆就画题以言。《晋南山村》写迷离云光下,彼山野村落窑洞等小景。如画中所见:高处多是荒秃之岭,渐次低矮,方渐有树木与庄稼。河滩上谷类初黄,清风中,鸟儿在地头假人的吆吓下纷纷逃去,此亦正是乡村生活中之常见者。《云翳中条山》写长岭之下,一时云影晦涩之际,寻常田野间景致。画中斜带而过之浅窄溪流,横贯幅面左下方之灌溉水管,以及为点景之用的几座房儿,与那对劳作中的农家夫妇,俱得之于吾目之一瞬。昔者闻唐诗曰:疏雨过中条。今,亦算是得以遥见此中条山忽阴忽晴之景色矣。《五老峰前葵麦黄》,展示一带奇峰之前,麦原若海,云浪涌腾。麦色本已青黄相间,其间则又时出以色泽更显纯艳的黄色葵花,也称两两相映成趣。固然,那散布于画中的大小房屋,便应是海中或行或泊之船了。自感斯境颇富生动清新之生活情致。于归之后、画之前,尝查阅其奇兀之山,原来当正是山西运城永济五老峰风景名胜。而《圣佛……》一画,似又别有耐人可寻之味焉。那是一时瞥见,车窗外芜杂之间,有着一个顶着“圣佛”之名的小小台儿,台上字迹疑以金饰,同时一面艳赤之旗,赫然凌风覆拂于其顶。此景自亦被吾画者之眼所摄,并终被纳入吾之画图。个中好象蕴藏有甚么趣味,自家也难以厘清,姑且任由读者诸君帮忙品玩。兹篇文字所述止之于此,下篇再叙。

(总 1098 篇之第 1019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09:28:54 | 只看该作者
河声远绝风陵渡(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在山西、河南、陕西之交黄河东转处,有一自古以来之中原要津,曰风陵渡。此亦为古来黄河上之最大渡口。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士子商贾、农夫匠作及戍卒迁吏乃至于烟花乞丐者流,都通过这里,是以其亦不知见证过多少人间之悲喜剧!吾今北游,虽未越渡,然列车驰骋于侧旁,既有感于斯,于是归后亦即整理成画,兹随文以示。画采用宏大辽远之构图方法,不在乎具体细节描写,纯以气氛、色墨光感与笔触动态等画面构成因素取势,自觉果是得其通篇壮阔之姿,并兼有内外澄明之感。另也觉得,似乎画中不单已表现出这风日煦和,云色淡荡,且似亦隐隐然觉着有那涛声在耳。此也与画之题《河声远绝风陵渡》相符罢。好了,象这种画,全在于读者诸君自家观看,自家体验并随意联想,原是毋须作者说得更多的。住口。

(总 1098 篇之第 1020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09:54:33 | 只看该作者
渭南落日·骊山将晚·长安薄暮(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帖)重入陕西境内,车窗口得画三帧:《渭南落日》、《骊山将晚》与《长安薄暮》。其一写霞光弥漫的渭南原野上,红日将沉,禾草及花树萋萋,而树荫缝隙处,已见几幢高楼矗立。前景置一哞日之黄牛,且背上还停一小鸟,也算是点缀上了些许生活趣味。其二,日已沉没,霞犹幽粲。横亘之骊山,苍暗而亦略见其雄浑。山根脚下,密密匝匝地排列了许多楼房,倘那昔者杨妃在天之灵有知,恐还会误以为她的李三郎,怎又命人建造了恁些不伦不类的行宫呢。画之前景,粗笔扫出的蒿树间,群鹜似朝那楼盘趋之而去,则隐含之意味,已不言自明。画作之其三,天已近黑。旷阔长空间暮霭依稀,鸟儿列阵翻飞;低处,乱土丘原以远之地,俨然可见那“长安”都市一角。——咳,古之赴京士子,谋取前程之余,“犹自梦渔樵”。今者,达某一生未至“帝乡”,却般般异梦不断,是固当为此艺中人欤?呵呵,由是得之的画作,既见于兹。则当时车愈行而天愈暮,终至举目一派黑寂,且列车员亦来代为关拉好窗帘。于是,吾人此次北游,也就一同可称之拉下帷幕矣……
箧中有其后所作相关诗词各一,此仍附上——

北游归旅凭车窗远眺西安城

沉沉暮霭隐长安,
汲汲游身餍也闲。
秦晋雄威黄水隔,
汉唐霸业紫垣关。
独夫百代夸浑统,
万姓一朝尝与删。
而后生民须惕励,
休容天下奉龙颜。


过秦楼·庚寅北游片忆

足驻骊山,
目回羌陇,
耳际鸹鸣声断。
重临渭水,
复望黄河,
但觉白云悠远。
暝夕独步中庭,
心事无他,
唯思兹鉴。
念千年一瞬,
嬴氏何在?
史痕幽黯。

犹说甚、
至伟吾皇,
英明神武,
霸业永恒堪赞。
乾纲朽失,
天道新滋,
有物自西东渐。
谁信群氓,
竟如篁笋芦芽,
逢春都绽。
使龙墀凤阙,
瘗化残茔数点。


(总 1098 篇之第 1022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楼主| 发表于 2021-3-24 15:41:52 | 只看该作者
尧龙山……溪滩侧畔一车闲(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贵州,自古被巴蜀之人视作僻贫之地。吾幼时,多尝闻先辈谓彼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之戏语。而今(少则已是近一二十年以来罢),彼处却已然成为巴渝人士之避暑天堂。年年阳历六月以后,至九月中下旬,大批重庆之人,当然多半是退休职工了,皆成群结队,去到彼处,于山中找上它个长包食宿的所在,于是坦然自若住将下来,过着一早转山,午间微酌小睡,然后下午打牌,晚上唱歌跳舞,如此这般自娱自乐的日子。吾尚在职时,因有暑假,即有人以此相邀。但自度之下,己身并不适合长过这等生活。故尔,即便时至今日,人都彻底闲了,亦也都只是从旁耳闻目睹其事而已。当然,这所谓“目睹”,倒也实实有之:甲午夏月,亲戚中喜好驾车游历者,又约着这样出去悠转上了一二日,却恰入这黔地一名曰“尧龙”之山,而山中则颇多那等去处。及至安顿下来,无事闲逛,果见那长住之人,有不少,正在林中躲避着已是盛烈的太阳,绷扯着简易摇床,或观书,或听音乐,或阖目小睡,真堪称是逍遥自得矣。不过,此处既亦不存在类似“临渊羡鱼”与“退而结网”之事态,只是吾辈身为文士与画者,有了这么点实在感受,终须以己之作,小小表达自家心境。兹示之三帧画,均径以“尧龙山”或“黔山”命名。此前既已先将画之由来道明,而己心感受,又已在画中,这儿似不必再多说甚。但请读者诸君,自行体会体会,这夏日清光下的寻常山野景致罢。
再另附《溪滩侧畔一车闲》。此却为归途中所见东溪景致。该地在重庆南部远郊,为一依山傍水老镇,吾久欲一游而终是因故左右不便乃罢。此乘车经之,亦算是小慰吾辈情怀也。



(总 1098 篇之第 1023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23-4 溪滩侧畔一车闲.jpg (157.74 KB, 下载次数: 6)

1023-4 溪滩侧畔一车闲.jpg

1023-1 贵州尧龙山.jpg (121.19 KB, 下载次数: 6)

1023-1 贵州尧龙山.jpg

1023-2 尧龙山.jpg (118.47 KB, 下载次数: 6)

1023-2 尧龙山.jpg

1023-3 清夏黔山.jpg (113.09 KB, 下载次数: 6)

1023-3 清夏黔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5:36:15 | 只看该作者
南麓今日也——清溪“加勒比”·故山新墅(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甲午仲秋某日,原单位退休职工于南山例会,是以又得与昔日相善同事,闲步于清水溪上源一带。斯处今为所谓“加勒比海水上世界”游乐园地,兼有不少别墅群落,与当年为“无线电二厂”所在地时相较,其情味,端是可称已若天渊之别矣。实话实说:象这种在一地大改大建之事,固然影响到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但倘是换上一种眼光来看待它,则也算是另具一番风情罢。人世间,古往今来,又有几多地方,可以永远一成不变哩?故尔,吾人莫若真个达观些,此世呈何种面目与状态于我,我即坦坦然然自在优游于此世间。既存此念,当时漫步于平阔大道或曲廊花径,觉着那“云青青兮欲雨”的旷寂环境内,虫鸟不住啁啾吟鸣,而四下山野一派迷朦苍黛;赭绿青碧丛中,却又跳跃出许多色彩明艳且复沉着的西式房儿。一边这样走着,相与们一边随意言笑,亦果是颇享有些闲适惬意的滋味。归而自然谋诸画幅。得此二帧:一即径题曰《南麓今日也——清溪“加勒比”》,另一则曰之《故山新墅》。读者诸君,若还记得从前达某笔下这一带的大体景致,不妨将其作一比较观玩。



(总 1098 篇之第 1024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16:15:58 | 只看该作者
迷雾浓云古剑山……(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甲午秋,所居小区以“重阳节登高”为由,与旅行社联合,组织邻里之人,去游綦江古剑山。此山吾久闻其名,今亦算是一遂登临之愿。所怪者,那日斯山浓雾弥漫,细雨霏霏,崖间林下,苔路湿滑。同行之人多有惋叹以至于报怨者。吾一切随缘,只认上苍示与我甚,则我便平心静气地领受这天之所赐。于是,披着团队发给的一次性薄膜雨衣,依然兴致勃勃地行走在这雨云密集的秋山道上,一时倒还颇忆起了远年时雨中独游峨眉山,也是如此这般披着薄膜踏行湿滑山路的情景。而眼下终是随着众人,且身边犹有荆妻为伴,事态已是大不一样了。唯这山本身,俗名又称“鸡公嘴”,其名称的由来,虽有一二近乎无以稽考的传说在内,但相对可信者,还是其巅峰某处之形,或从哪一特定角度看,有点象是一雄鸡之头。另外,何其正式之名号曰“古剑”,则是因为当地曾有发掘古剑及古镜之历史记载。总而言之罢,不论传闻亦如这漫天雨雾般缥缥缈缈,其山本身,却是极具雄姿,可供观玩。又因此山乃为巴渝南部一带很有影响的佛教圣地,更有名刹“净音寺”(传为宋代所建)坐落山项;其总体格局,历代多有变迁,且是国朝中期一度还遭到过严重破坏。现存之庙以外,今当地已然大兴土木,在山脚下修建各类宗教及旅游殿堂院所,自然这也是与时下社会及民众之需两相吻合。而吾今既来斯处,焉得又无有画及诗文以志其境事。此随文出示两画一词:画,一径以山名名之;另一则曰《迷雾浓云古剑山》,乃为特志当时情形。词牌名曰《端正好》,却系偶翻词谱,恰觉着它“端正好”而得。呵呵。画与词境皆是明白无误的,不多作介绍了,但请读者诸君随意一观罢。


端正好
——甲午重阳游綦江古剑山


滞雨流云迷茫雾,
苍苔滑、
微见幽路。
且随团队旅行去,
自在时、
吾夫妇。


向来簪花登临处,
天阴樾、
当含深趣。
游山意足雨犹驻,
澹月光、
辉窗户。




(总 1098 篇之第 1025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http://www.shufa.org/bbs/data/attachment/forum/202104/08/160224tbqe0bvql6zu4ut0.jpg http://www.shufa.org/bbs/data/attachment/forum/202104/08/160224iy2qze8momqdaqpq.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16:1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楼主| 发表于 2021-4-15 10:57:06 | 只看该作者
青草坡·松坡远境慰情怀(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青草坡,这地名普通得似不堪与艺文之事并提。而此所提及者,却早在四十年前,即已入吾之耳。彼时也,同大队知青中,有一二,常将其挂于嘴上,且每言之,则有无限恋恋之态。盖其大抵乃为彼等未下乡时“撒野放敞”之顽乐处也。久远之事,本已淡忘于心。孰料甲午仲秋,吾妹相邀愚昆仲,笑道是去过过“双坡农家乐”,因以竟得实臻其地。妹之笑言,源于其居所即吾故园“松林坡”,却又自比为“一坡农家”,此固属自谦之戏语。而那“青草另一坡”,则是近年来她几次曾随游伴去过之地,且其正乃吾之久闻者矣。及至真个到得那儿,方才明白,原来那就是歌乐山麓,本区城乡结合之地一僻静处,几户山野人家,开辟出来让人换个新鲜地方吃饭打牌之所在而已。不过话虽如此,当时秋光盛艳,天宇清和,举目一片碧黄苍赭,在此情形下,这人忽离嚣尘而漫步在寂林之内,终也还是很感觉到些悠恬适意的滋味。看来,所谓“目的并不重要,重要者为其过程”这话,在此已是再恰当不过了。走拢那儿后的一切,皆已毋须言及。吾此只据以途中感受,即得一画,连同此文。画径名《青草坡》。已如幅中所见:山脚一隅,停着辆小型公交车,那原是本市面皮之地南滨路上跑着的,今则降格淘汰作跑这“旮旯儿湾”之用。吾众人迤逦行至城镇边尾,已然面临老大一片清幽山林。远岭之上,小小几座房儿,自当便是那可乐之农家。请注意:山之半道,有两条狗儿。那可是经“农家乐”主人有效调教,长期对客人们“迎来送往”的哦!咳,世事发展至今,人们的日常生计,确是已不成甚问题了。而“从自家住厌之处去别人住厌之处”,由此亦成为吾人不能不面对之事。每将至这一地也,尽管心知也必不会有甚更多的新奇好玩,但却仍是为之而思盼与欣喜,甚至事后犹存回味。而吾辈既为此俗众中人,其诗文书画诸般“长技”,自也每系于兹。想来,此或为大雅之士所诟,且也不可能真还会被“俗众”中之大部所喜好。然无论如何罢,吾既心肯与乐耽于是,也就不必顾及其他,但只撷用其素材并借以抒写己心。况多年来,已有读者诸君一直关注与支持着这厢,此足称其慰。
另附一《松坡远境慰情怀》以供参看。此却为吾意念之中的故园了,且是杂揉了不同时期的景观。尤其画之右侧中景那独立并微放淡紫色幽光的房儿,更是此心永怀之地。世间当有数人,得能约略理解……
今发此帖,恰当吾辈下乡落户纪念之日。数十年岁月逝之如风,固堪嗟忆。而家事本身变迁,更属令人感极致无言者……昨却与吾妹相邀清谈,及之于斯,唯点头慨叹而已。兹临屏击键,略缀此数语,亦只自识并志其心境耳。


(总 1098 篇之第 1026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楼主| 发表于 2021-4-21 17:19:12 | 只看该作者
南麓梅园秋艳时·心香一炷……(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亦是甲午仲秋某日,却又值慈亲之忌。不过,吾心既达,终不当为此而永含悲戚乃至无解。遂与荆妻带了点酒食,如常游步于南山野岭,于那清明高远之地,倚崖麓,罩松荫,以是眺望大江。飨罢,即神驰于旷阔,与那天地日月、山川草树之精魄交汇而沟通。后,在一观景之亭小寐片刻,却又重以画者之心目,体察谋思,以得兹示之画。画作曰《南麓梅园秋艳时》,堪称恰如其分表现出当时意象。无论是作此画、抑或今观此画时,心中俱怀强烈感受:熟知之境,倘犹以写实笔调依样描绘,那还有甚趣味可言。而这所谓“写意”之方式,则其神韵及形态,赋予吾人之思路,又是何等宽广!面对兹画,但觉幅间秋光粲然,云物皆似在那涌动的光波与劲拂的天风内隐微激荡,一切有形,尽其似是而非、若存犹灭。观之乃真觉心神喜洋洋者矣。或谓此是否不够切实具体。则吾坦言之:此方吾心之画也。每观人间那拘泥于实物表象、笔笔勒刻在形体边界之“画作”,心皆不然以至于隐含哀悯。何者?——古今中外所有卓识之士就此尝发之宏论,此固不必滥“掉书袋”,还去引用。却只说道一句最是简单直白之语:要说“深入细致”地将物事画“像”,任何一个才智中平之画者,也只消十年八载的努力即可。如若它便算是至高无上之画境,则吾辈还用苦心孤诣耗费一世精力去探索技艺且兼修其心与涵养其文并磨砺其识见怎的!唔,话到口边,一时多言了。归于正题——画中这地方,居高可望渝中江城,虽冬春之际梅桃盛开,别有一番风味,而任何时候,却俱是麓野僻静,确乎为一宜于修身养性之处。近旁亦有几处前朝遗迹,特别是于右任庄园,荒芜已久,现正开始复修。当然,或许一旦经此“开发”,真个热闹了起来,那这情味,恐反倒又归之于人工雕饰而失却天然之意了罢!
附当时“山中小宴·伏惟尚飨之余……”照片数张。另,此既同提及慈亲与梅,而恰恰慈亲平生最是爱梅,乃将多年前相关小令一首,一并附上——


南乡一剪梅·清明感事


慈母昔亲栽,
岁岁寒冬次第开。
忍事于今归去矣!
梅也移来,
思也移来。


前载遇天灾,
老干凋零恰似柴。
诅旱之心终罪己,
花奉灵台,
香奉灵台。




(总 1098 篇之第 1027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附 1.JPG (229.63 KB, 下载次数: 8)

附 1.JPG

附 0.JPG (312.68 KB, 下载次数: 7)

附 0.JPG

1027、南麓梅园秋艳时.jpg (114.96 KB, 下载次数: 6)

1027、南麓梅园秋艳时.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1:05:27 | 只看该作者
今朝怎废白沙沱·(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八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是年深秋某日,闲中一时兴起,与荆妻去长江郊滩白沙沱观玩。此地距重庆城区已有些距离,二十年前,吾尝与本区同道中二女士,结伴来此写生。当时吾辈尚属年轻,二女伴更是皆堪称青春貌美,大家背着画夹,说说笑笑行走在这清风抚拂的江岸上,曾引来当地人几多艳羡的目光。而今,那当年纯真的同道之谊,固已渐成记忆;只这白沙沱之地本身,则更是一时遭逢巨变。及待此刻赶拢这儿,忽发现,其整个已是令人触目惊心了。原来当地正值“整体拆除”,道是要建什么“商务中心”,云云。咳,一个人,倘要是未见过这种将一地整个拆毁的场合,尔真是断然难以料想,那份极端荒凉破败的景象!那简直如同到得一个无人区域、或者一个历史遗迹之处,但却又并非是一种原生态的幽美或静穆。——整个象是什么呢,恰如一个大垃圾场,或者说大灾之后业经废弃了的原野村落,阒无声息,蒿草丛生,残砖碎瓦烂石遍地。当时夫妇俩在近乎阴森的荒芜中穿行了好久,最后来到江头,才借着江上及隔岸的气息,象是重新回到了一个相对鲜活之地。喝,真没想到,偶尔间,竟然还觅得如此这般一种感受!而这感受又是那般的强烈:及至天晚回到自己小区家中,对比之下,那可是实实在在有着一种重返洞天福地之感啊……闲话休絮。身为画者,总是要将眼见心得之物事,纳入自家画图。当然,这肯定也是不会直接就画乱七八糟的垃圾场了。此所示二画,均得自江滨或行或憩之时,一曰《今朝怎废白沙沱》,一曰《野沱荒镇》,人世沧桑与个人感怀之情,已自在这题款中。两画所涉江景,俱较称写实;熟悉这地方的人,或许,连其隔江上游地方的寸滩,与同在此岸下游之处那远远的纳溪沟,也都可以隐隐约约地分辨出来罢。
附当日所留照片一帧,却是拄杖走出那“大垃圾场”后来江边小憩时拍下的。
同时得诗一首,附上以供参看——


重游江滨旧地漫成一律


忆昔白沙沱,
清风拂碧波。
廿年犹转瞬,
一叹则如何。
当彼拆迁至,
值兹摔打多。
荒滩因默立,
远岸隐闻歌。




(总 1099 篇之第 1028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楼主| 发表于 2021-5-19 17:37:29 | 只看该作者
昔台湾行得画三帧·(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二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甲午初冬,吾兄妹三对夫妇,除妹夫尚在职受束,其余五人,皆相约参团赴台湾旅游。既乘机至台,当晚,宿桃园县。恰有已故姑妈家表姐弟们在其县中坜市,遂受邀至彼处(来去分别以两部小车接送我等),以得欢聚。中有二十年前因随姑妈来大陆而见过面的一位表姐;大家抚今追昔,彼此感慨不已。其他姐妹兄弟,虽首次相见,亦极觉亲热,且是言谈并无任何阻碍。这也算是此次游台有了个特殊而精彩的开始。次日,按旅行社安排,依序游台北101大厦、国父纪念馆、士林官邸(仅游室外园林)及台北故宫博物馆,然后乘大巴车经新北、新竹、台中至南投。直观感觉,台湾整个已是相当成熟的现代社会,唯因发展日久,兼有客观限制,所以表面看来,似还并不及大陆光鲜繁华。但那一百零一层高的“101大厦”的确壮观。乘超快电梯至达观景楼层,俯瞰台北市容地貌,清和暖融的风光中,心思杳远,感觉很是惬然适意。而那故宫博物馆精美的馆藏,也令吾辈大开眼界。唯惜其多为明清之物,虽具皇家之高贵气象,而似乎反莫若此前在国内晋、陕、湘、鄂及巴蜀一带见到的上古与中古器物那般,更觉厚朴大气。此外,沿途一直多见各级竞选人所打的自我介绍广告(其势竟远胜过商业广告!),由此感觉得这的确已另是一片天地呀……不过身为山水画者,固当是格外关注途经之地的自然风物。只因之前已然去过本国的岭南地区连同域外的泰国,所以这亚热带及热带的景色,整体说来,倒也不至于太觉新奇陌生。今随此文,先附上《台北》、《台北故宫》与《台北士林官邸》三帧画图。因着意欲与实景照片拉开距离,画仍皆采取写意甚至大写意方式,其用心,料此虽是不言,读者诸君亦能自明。之后的游事,以及因此得来的画图与诗文,还如从前之例,随后逐一陆续发上。
附当时照片,并事后所作七言律诗一首——


初到台湾


桃园小晤慰亲情,
惜别始沿芳岛行。
馆厦邸宫浑一梦,
畦庭街市漾千旌。
或言投选方将至,
未识担当入孰营。
华国须传余者略,
既由民主本容争。




(总 1099 篇之第 1029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09:33:15 | 只看该作者
昔台湾行得日月潭题材画作数帧·(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三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次日,一路乘大巴经彰化等地去那久慕其名的日月潭。沿途阳光明艳,路旁庭院花圃,姹紫嫣红,煞是令人觉着凡淡人生之美。既至湖畔,乘艇游湖,且登湖岸之山。当时清风洽和,景色柔丽,总体感觉相当不错。咳,早年可真没想到,此生还可能实臻此地,且是直接眼见那满湖都飘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确实不当是在此谈论的了。吾辈唯倾情体验中华河山大美形色,并静静观察且设想着各类游湖人等的生活情景,由是祈愿国家一步步更加走向现代化之繁荣昌明。另有一点,纯粹就画者之眼光看待,这日月潭,虽属接近热带地区之湖泊,但那整个湖山景观,则非是概念中那般必大异于寻常所处之境,却依然感觉得其总体风物,无论是入目、入耳、入心与触及肌肤者,皆是十分习惯与亲切。以吾今客观之旅行状态,游山玩水的当时,一概都是不便甚至是不可能现场作画的了;遂早已干脆抛开此事,倒是与众人一同融耽于俗乐,仅只稍稍多上一个心眼,暗忖一下彼时彼地之情境,日后应是作何入画表现而已。同时亦在可能的情况下,借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胡乱留下一些或许还用得上的图片素材。今,即依照那实地感受与所留素材,发掘得来数帧有关这日月潭的画作,兹随文以示。其为:1、《台湾日月潭》;2、《日月潭岸滩远眺湖中文武庙》;3、《湖岛幽居——日月潭边日月长》;4、《湖山正是秋光好》。最后那幅小品,题款已成,方悟那得此画意的当时,其实已是冬季,不过因那具体环境全然还只象是在仲秋,所以才使此心彻底忽略了这点而已。看来本当是《湖山犹似秋光好》才对。但既成莫改,也就只好如此了罢,呵呵。
后又得《渔歌轻漾日月潭》一画,附上。另附所得长短句一阕——


水调歌头·日月潭


何来入冬意,
漫目尽欣然。
煦和风里,
渺茫烟水簇遥山。
乘艇越湖登岸,
拂带芳花萋草,
驻足小峦巅。
觉碧波如幻,
映白日青天。


对佳境,
惹幽絮,
并难言。
岂今渐老,
乃步畴昔有无间。
毕竟中华国土,
宛若远年乡梦,
终究可能圆。
嗟罢犹回顾,
归路亦蹒跚。




(总 1099 篇之第 1030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30-5 彰化道中.jpg (73.76 KB, 下载次数: 8)

1030-5 彰化道中.jpg

1030-5 渔歌轻漾日月潭.jpg (88.76 KB, 下载次数: 7)

1030-5 渔歌轻漾日月潭.jpg

1030-4 湖山正是秋光好.jpg (72.68 KB, 下载次数: 8)

1030-4 湖山正是秋光好.jpg

1030-3 湖岛幽居·日月潭边日月长.jpg (124.34 KB, 下载次数: 8)

1030-3 湖岛幽居·日月潭边日月长.jpg

1030-2 日月潭岸滩远眺湖中文武庙.jpg (112.81 KB, 下载次数: 6)

1030-2 日月潭岸滩远眺湖中文武庙.jpg

1030-1 台湾日月潭.jpg (110.28 KB, 下载次数: 6)

1030-1 台湾日月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6#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09:24:13 | 只看该作者
昔台湾行得阿里山及高雄题材画作数帧·(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三十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游台湾,这阿里山行程自不可少。因打小即闻慕其名,所以抵到尚未实至其山之前,皆一直还在憧憬着它究竟会是怎生一般模样。既随车渐至且驶入山中,遂才发现,要说其不同于它山之根本处,主要的,恐怕也就只还在于山之下段那遍布坡麓的槟榔树林。当然,以旅行社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游程,也不可能还去探访那深山绝壑间的险奇景致与稀珍植物了。旋即停车于一个今之所谓“原住民”(系属“邹族”,而从前则通称作高山族)的村寨,在此参观了解其氏族概况,也观看其歌舞演出,并吃上了一顿很有风味的午餐。印象最深的却是整个环境。那真堪称是建造得花团锦簇,装饰得亦既美丽、又卓然不同于此前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地方。加之寨子周边尽皆种茶,田地都显得茸厚整齐而且碧绿爽洁,因而看上去竟宛如一个与世隔绝的童话中村落一般。毕竟吾辈行色匆匆,转瞬又离别这山,回到尘世,开始下一段行程。今,依据当时感受及照片资料,得画图三帧:一虽曰《阿里山道中》,实际上已是其整体大貌;其二曰《野山芳寨》,抒写漫步于那寨中的实地感受;其三曰《云散乃见高山青》,却是伫立于彼,纵目四下野岭云山之爽心印象。及待当日黄昏时分到得台岛南部的高雄,乘汽船至当地旗津半岛,上岸游走了一阵,也算是见识了今生在此之前不曾料想过的景象。暮色中,同行的家人们逛店去了;吾独立于海港边,遥望黑暗中的远方,心知那即是台湾海峡,真是感慨万千。回想当初那举世炎赤的时代,有歌曰:“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岛遥望……”若此云云。孰料今者,则又是独站在海岸上,把暮色中的“祖国大陆”眺望矣。既经于此,事后乃又得《高雄落照》、《旗津暮霭》、《旗津之夜》与《神州远外赤云幽》数画,兹随文并示之于此。后再得《青山拥簇槟榔树》一画,附上。
另有《锦缠道·题观阿里山邹族寨》词一首,此同附上——


锦缠道·题观阿里山邹族寨


久据高山,
朴野以称“原住”。
狩归时、
种些茶树,
房前屋后皆花圃。
艳赛三春,
遍地弥芳絮。


世间于此何?
杳如烟雾。
踏流云、
纵情歌舞。
淡泊身、
愈觉逍遥甚,
恬然耕织,
永结神仙侣。


(总 1099 篇之第 1031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31-2 野山芳寨.jpg (118.68 KB, 下载次数: 7)

1031-2 野山芳寨.jpg

1031-1 阿里山道中.jpg (135.77 KB, 下载次数: 7)

1031-1 阿里山道中.jpg

1031-8 青山拥簇槟榔树.jpg (135.1 KB, 下载次数: 6)

1031-8 青山拥簇槟榔树.jpg

1031-7 神州远外赤云幽.jpg (113.43 KB, 下载次数: 8)

1031-7 神州远外赤云幽.jpg

1031-6 旗津之夜.jpg (109.16 KB, 下载次数: 8)

1031-6 旗津之夜.jpg

1031-5 旗津暮霭.jpg (121.91 KB, 下载次数: 6)

1031-5 旗津暮霭.jpg

1031-4 高雄落照.jpg (84.75 KB, 下载次数: 7)

1031-4 高雄落照.jpg

1031-3 云散乃见高山青.jpg (89.88 KB, 下载次数: 8)

1031-3 云散乃见高山青.jpg

1031-2 野山芳寨.jpg (118.68 KB, 下载次数: 7)

1031-2 野山芳寨.jpg

1031-1 阿里山道中.jpg (135.77 KB, 下载次数: 7)

1031-1 阿里山道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1:23:54 | 只看该作者
昔游台湾得垦丁、白砂、猫鼻头题材画作数帧·(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三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此后在台岛南端的垦丁一带,游白砂与猫鼻头两处海景。前者为有名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记》的一处拍摄地,为此还立了一尊雕塑,即影片中的船儿与老虎。电影本身之奇幻,固毋论矣。而这之前,却真个是万没想到,吾身近老,还会并非“奇幻”地随人游历(也非是“漂流”了,呵呵)至此。闲话休絮。只当时兄妹们纵情游乐于海滩之上,颇体会得恬淡凡生之意趣,兼观那风起云涌,波涛喧腾,云霓明灭之间,漫无际涯之海,对吾等示以冥冥造物之伟大雄奇。而后去的所谓“猫鼻头”一处,更是台湾负有盛名的景点。顾名思义,这当然是海滩上有块礁石形似猫咪了。而其处天之碧阔,海之艳蓝,风之飚悍,草之萋迷,尤在此心留下极其美好与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当时夕阳西下,刚拢那儿,即见一抹金辉恰将近前之物照得亮黄黄地,映衬着远方的彩霞幽海,那景致,端是堪称动人心魄。而且顶冒着大风走向观景台的那一段路,这人的头发都被吹得逆竖了起来;两旁荆莽间,此前犹未见识过的一些热带水果的植株,亦错杂森密,令人觉着神奇有味。观景台上,极目远眺,纳入视野的,也不知是中国的南海抑或是菲律宾的海域,总之是非常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的罢。然后于暮色中离开此地,连夜乘车掉头折向东方再折向北方,以开始这环岛之行的回程。暗夜中,道路崎岖且复漫长,汽车行驶上了好几个钟头,才到达住宿点。这沿途略觉诡秘的现实视觉印象,加上自家固有概念中对这基本地形方位的认识,亦然叫人感觉有其艺术意境,遂终得此示之末后一图。此所示之图共四帧:1、《老来亦此作漂游》;2、《台岛南涯》;3、《猫鼻头》;4、《垦丁暝夜》。
后又得《一猫扑向海滩头》与《台海碧波》两画,附上。
另有事后根据当时这一二日内感觉得来之诗两首,同附于兹——




五言律诗二首


1、高雄


爱河残日外,
暮陆远霞中。
憾意千波隔,
衷情两岸同。
海风将泛绿,
乡土固犹红。
总为行今世,
人间路渐通。


2、垦丁


伫足白砂头,
叹观沧海悠。
身临奇幻地,
意许古夷州。
突岬称猫鼻,
蜷跔类树瘤。
赏心犹未竟,
折道毕南游。




(总 1099 篇之第 1032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1032-6 台海碧波.jpg (110.97 KB, 下载次数: 6)

1032-6 台海碧波.jpg

1032-5 一猫扑向海滩头.jpg (124.98 KB, 下载次数: 7)

1032-5 一猫扑向海滩头.jpg

1032-4 垦丁暝夜.jpg (132.97 KB, 下载次数: 7)

1032-4 垦丁暝夜.jpg

1032-3 猫鼻头.jpg (138.78 KB, 下载次数: 7)

1032-3 猫鼻头.jpg

1032-2 台岛南涯.jpg (115.26 KB, 下载次数: 9)

1032-2 台岛南涯.jpg

1032-1 老来亦此作漂游.jpg (86.03 KB, 下载次数: 6)

1032-1 老来亦此作漂游.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09:25:10 | 只看该作者
昔游台湾得台东、花莲等地题材画作数帧·(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三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这由南转北的旅程中,首先沿台东——花莲一线而上。此路,汽车却是基本沿着太平洋岸行驶。在那鲜花盛开的环境中,背倚青山而直面浩瀚大洋,景观委可称是极其震撼。云光明灭间,亦隐见远方有名的"绿岛";闻导游之言,那似乎与法国小说《基度山恩仇记》中所述之某处地方相类。由此而联想到台湾的历史进程,是以感慨系之。身为艺者,毕竟不以诸如此类的事体为己任了,于是仍倾情于昊天之下这蓬勃且又广袤、壮观亦复秀丽的诸般云物,颔首赞叹之余,一面也就依照自身的习惯,默默地开始打起了腹稿,——其实亦未可具体分清,那究竟是画,抑或是诗文的。中午前后,汽车转向山间的川谷中,在一名叫"池上"的小镇,吃了顿颇具旧日铁路风味的便餐。一路上渐渐发现,这一带既有日本风情,也明显具有西方基督教影响。大概,这也就正所谓“历史的痕迹”罢。其后也参观了道旁的一个农业区,名曰“伯朗大道”,听说好象是与那有名的咖啡品牌相关。不过,不管到底怎样,其本身那富饶、整洁、美丽的景象,确实令人心动不已。当时暗想:这真是人间的太平之乡吗?于是乎陶乐在天淡云闲、阳光和煦的田野中或花竹掩映、池堰澄明的庄院旁,一时已难识自身实处何时何地。及至随车离去后,黄昏时分,汽车越过北回归线,家人们依旅行团行止,在那高大地标附近拍照观玩了一小会儿,也颇觉得有趣。鉴于此地之经度终归靠东,天黑很早;当时看表,不过才下午5点多一点,但就象是快天黑似的。固然,这亦与当时天阴将雨有关。总之,作为画者,自感本日内收获颇多。至述作此文之时,已然得画数帧,且是估计今后反思回味其所历所感,犹可再发掘出不少题材来。兹既得并出示之画为:《花莲·山与海》、《太平洋岸一瞥》、《达者于车窗内窥太平洋也》、《台东·池上》与《暮雨北回归》。日后渐得之画,到时或作一小小专辑,亦未可知。
另,随文仍附上已得之词二阕——

望海潮
    ——台东至花莲道中

青山层叠,
幽溪环转,
晓来初见云光。
无尽野途,
何多好趣,
闲心暗识槟榔。
倏忽极天张,
骤然浩波起,
惊太平洋!
叹意犹萦,
鼻中微嗅稻花香。

一川辉映斜阳,
恰熏风送暖,
宿雨存凉。
人裕谷丰,
鸡啼犬静,
端称快乐家乡。
客赞但毋妨,
居者唯含笑,
其味深长。
及至回归线北,
寒雾渐迷茫。


檐前铁·池上

落花轻,
漫舞随风,
廊边渐歇。
似犹闻、
铁轨响叮当,
掀动梦中情结。
寒池上,
陈年事,
利与弊、
难评说。

何人造、
势如飞,
日夜长奔呜咽。
诚兴便、
以之还吸吾膏血。
即令而今,
弃亦作餐车,
生意阔。



(总 1099 篇之第 1033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9#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17:03:49 | 只看该作者
昔游台湾得太鲁阁“立雾溪”题材画作数帧·(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三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次日继续北上,于微雨中游太鲁阁国家公园。其所在之地“立雾溪”,地势之高峻深渺,崖岭之间林树森密,溪滩上大小散石无数。听导游介绍,那多为璞,内蕴美观珍贵之玫瑰玉,盖以现今种种客观条件所限,一时尚无法广泛开采。于是吾等一面听着,一面即撑着伞儿,越一丹漆铁桥,然后沿断崖绝壁根脚之栈道,溯溪走上了一段。悬瀑喧虺之处,有修路殉职者之纪念祠庙。原来这太鲁阁却是台岛东西横贯公路之入口;当年为修建这路,全凭大陆撤来之军力,且是多有士兵因这艰险工程葬身于此。一部历史,真真令人慨叹。不过这兼具雄壮与幽森之自然景致,毕竟亦使吾画者有其所得。归后大小共画上了四张画,一即直名曰《太鲁阁》,一曰《台湾立雾溪》,一曰《怅望溪中东逝水》,一曰《宝岛珍溪何幽杳》,此皆随文示之。其二之款识犹附跋曰:溪中多少老兵泪,微带血,遂尔颗颗化作玫瑰石。乃已将画者之感思灌注于内。离开此地后,本可沿着那有名的苏花公路继续向北,但因那路太险,旅行社都避免走它,这肯定是毫无办法的事了。于是就依其安排,又坐了段火车,亦是沿雨雾中的太平洋岸行驶,也算换了个感觉。下午回到台北,所幸当时天气尚好。在阴霾初散的微茫寒日下,一行人参谒了自由广场与中正纪念堂;此短暂之游,无论印象或是感触,俱称至深。当然这毕竟非是山水画所宜显示的了。好在因当日之忆,还得来五言古风二首,兹连同本文与绘,一并与示。




古风二首


1、太鲁阁


山中立雾溪,
溪上太鲁阁。
阁檐似翅展,
溪岸入烟漠。
千崖何高峻,
一泉崖间落。
偶来逢冬雨,
萧疏渐隐约。
石壁迷云中,
啁啾哪觅雀。
危处置桥梁,
丹漆久斑驳。
桥头连险栈,
栈尾摩云脚。
崖雾深深里,
有祠祭英魄。
魄者俱兵丁,
败撤至此弱。
图强乃修道,
绝地苦凿凿。
道成贯东西,
于公庶可乐。
惜乎诸士卒,
殉职归寂寞。
寂也本无辜,
遗愿供探索。
前路殊茫然,
但因域未扩。
物产固丰盛,
峡势束缚着。
观此溪滩下,
群石若兽跃。
彼多为美玉,
至今犹为璞。
几时得行世,
兹境终宏博。




2、自由广场


晡呈明霁色,
地表弥轻寒。
一帜指白日,
遍赤绕青天。
天外雾既隐,
场上人犹喧。
行步俱自如,
谈笑亦悠恬。
昔者唯中正,
而今且回看。
高堂东南隅,
似向西北叹。
成败岂足论,
极名驻人间。
雄杰终已矣,
庶黎幸得安。
游客或环顾,
伫足但默然。
一思心潮起,
再思腹萦还。
得能入当世,
史路竟何艰!
诫尔无知辈,
万勿作等闲。




(总 1099 篇之第 1034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7-7 11:00:02 | 只看该作者


昔游台湾得野柳地质公园题材画作数帧·(2014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三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前)离岛当日,上午去野柳地质公园游玩。说实在的,万没想到,这整个旅程,最后一段,居然还如此精彩。那海景堪称平生所见识过之绝美至尊者:岸滩礁崖,无论夷或险,尽皆奇谲而瑰丽;大自然之鬼斧神工,真真令人叹为观止。盖为时下网络上介绍此地之文图既多且细,故此毋须再行赘笔。另,如那极负盛名的奇石“女王头”,因被排队照相与维持秩序的人阻塞近前通道,所以也都只是在侧背之处看了看而已。其实以吾画者之需求,又何在于某一具体礁石之造型,如工艺品般之精巧怪异哉!不过是感其整体气势,融入环境氛围,领悟素常“闭门造车”时所难达成之画面结构关系,且品吟置身于此时那份极端轻灵透澈之心境,尔后遂回味及此,以得充实己箧之画作。今,随本文所示之三图:《海岬斜辉》、《野柳》及《野柳海滩远眺基隆港》,俱由此而得来,可请读者诸君随意观玩。顺带说一句,那基隆海港,吾辈久闻大名,此次方实臻其地,且是头晚还驻足于彼,而此时身在野柳,却恰又可以遥遥地望见它。离开此地后,当日下午上飞机之前,依照预定的旅游合同,还匆匆忙忙地赶去慈湖陵寝一趟。其地整体气氛,委称肃然。历史人物,亦当是以“历史之观点”予以看待了,非是此三言两语可以道清的。唯那满园皆伫立着的蒋公塑像,却是台湾在实行多党轮政后由各处汇拢而来,亦似可从旁证明本岛社会历史之发展演进。及至乘上飞机,纵然是心中感触与从前登机有所不同,但那于暮色中跃上云海,然后渐渐看那日沉霞褪、夜意又浓的时序,毕竟也没甚区别。于是,至此这台岛之行,算是完整地画上了一个句号。
仍附小词一阕,以为结语——


浪淘沙·临别台湾野柳观海


回首水连天,
思绪无边。
荒滩怪石类龙鼋。
转瞬万般归作梦,
重返人间。


他日忆斑斑,
岛上江山。
寂然月下向中原。
未叩缺圆清梦觉,
夜色阑珊。




归家之后,陆续还得些画,已然不便纳入具体篇目。兹暂再选三二,其余一并存目,可于吾人2015年之画箧内查阅——


池上晚风轻
川原千顷稻花香
岛上椰山
东澳
风起云涌太平洋
海滨庭院
海风华岛小平楼
海岬云天何空阔
海山骤雨
海天雨霁
海云掠过岛山青
花莲海岸
华岛栖居
寂然月下对青山
岬屿港滩
山岛暝云
山房澹映清溪月
山海浴朝阳
山外是海
苏澳至台北道中
台东晨雨今方霁
台东山海
太平洋岸之风
微闻牧笛向黄昏
溪滩僧寺




(总 1099 篇之第 1035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0 20:53 , Processed in 0.1832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