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江南达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扎什伦布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20:18:35 | 只看该作者
山乡薄暮·《乡间杂诗·远年怀想》配画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七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此“山乡薄暮”一画中所展示的,似既有乡俗情味,也隐含着某种个人意绪。其画本亦来源于自家一首题作《薄暮》之五言古诗,盖因毕竟已与那诗境有了相当的距离感,故尔就不必在此引用全诗了。先只单看画罢:平凡的丘梁间,晚霞明艳。月儿已暗暗地出于东山之上,山原间弥漫着缕缕烟雾,既有炊烟,也有暮霭。牧童牵牛而归;那牛似乎还犟着不肯走。旁有一鸡,愣愣地将其守望着,也说不出是想要怎的。画之中右方,是小小的村落。杂色的房屋,家家都应该已在、或正准备在“办夜饭”——从画中显示的季节看,这时“社员些”,是有资格一天吃上三顿饭的。那中景画之主位上,有一人,提着个筐篮,拎着根棍子,立于井台边,必是已淘罢红苕或洋芋,将要回屋了。请注意其回首与画之左上方两个刻意凸显的人影构成关联的这个细节。此即亦是所涉之“诗眼”。其诗句曰:那厢现熟影,来访恐知青?只此一句,其实也都有些讲究。何者?——盖彼乃知青,此定然亦乃知青也。有客造访,于当时知青们那种寂寞之生活环境而言,本自是好事:不唯热闹,彼此胸中的郁结,也可借以舒展。可问题是得办招待呀!那时非同如今,顿把便饭,全不算回事儿。而一定起码是会吃脱主人家本身预算内两三天的米。这帐好象也毋须细算,相信读者诸君皆是明察事理之人,可作推演的……也难怪彼时当地有土话说:来“人客”,遭“吃喝”。固然亦是不得已的“经验之谈”,则其特定的社会及时代性,尽已潜含于内。好罢,不多谈了,一幅简单的乡俗写意小品画,却引出了这么些额外的话题,似真已有些过分……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


(总 1096 篇之第 979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20:33:39 | 只看该作者
迷茫庆云河·《乡间杂诗·远年怀想》配画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这幅题作《迷茫庆云河》的画,却正是因那知青们之小聚得来。记得那是一次在公社场镇小河对岸,一位“老三届知青”那儿。当时,那哥子便以为色尚白的红苕焖饭,饱饱地招待了我与伙伴一顿。晚饭毕,我等也没打算再走了,遂乘着夜色,在他小屋附近的崖边闲步了一会,还坐在那疏林侧畔的大岩石上,聊上了好一阵。朦胧月色下,可以眺望着这四周很大一片寂静的山野;而咱所在的生产队,就恰在画面中部的高岭上方,已经接近极顶之处。画面左下方,河岸的这边,隐约可见一些沿坡而建的房子,那便是公社场镇。平时咱去公社赶场的那一溜子顺坡而下之路,以及这溪河水位正常时必得过的那排“跳蹬桥”,连同桥旁那在涨水时节须用的小小渡船,皆迷离可见。这情景,在己心印象极深,可以说是一生一世都挥之不去。但当时到底谈了些什么,却是一丁点都记不起来了。其实,不消说也都可以想见:不过就是围绕着各自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呗。或者,也许大家谈来谈去压根儿就谈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只好那么怔怔地发着呆……有鉴于这份感受,前几年,自家曾写过一首也叫做“迷茫庆云河”的五言律诗;今,又以此为题,作了这幅画,并将诗也题进了画中。老实说,自己现在倒还是觉得,这诗与画的意境,都挺有味的。然而,身处彼时彼地现实之中时,这人,却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啊!想来读者诸君大致也都能够设想出这一点,不多说了。只将那诗转附于此罢——

迷茫庆云河

澹烟飘峻岭,
薄雾罩湍溪。
戌露才初降,
参星已久移。
山声传旷阔,
月色映依稀。
林下两三子,
怅然无话题。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诗之得来略早。


(总 1096 篇之第 980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楼主| 发表于 2020-5-17 10:31:19 | 只看该作者
《止步翠湖山庄路》等五组文图(跨世纪左右)
不同时段,皆逝去之岁月,凭藉吾画吾文,犹长存此心…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回顾式连载之 251、252、253、254、255

吾文向循“有话即长,无话则短”原则。此阶段《画中游》文字,以画本身之故,尽皆短甚,略示其意象或因由而已。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cb40069d7abd5770#r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20:48:59 | 只看该作者
荒途竟日无爿店·《乡间杂诗·远年怀想》配画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面前这幅画,观之亦令自家慨叹不已。盖因其题咏文字,即已然将内中之由简洁道出。那是当日乡居之时,每去县城参加什么活动,都必须先走一整天的山路,方能到区上乘车。而这百把里的路程,虽是途中也经过一二小小场镇,但那不“当场”的日子,所有的食店,竟都是不开门的,所以全然买不到吃,只好在一早出门时尽着肚子吃饱了,到晚再在区上找点吃的。一次,腹中那点儿素淡的饮食,早早地便消化掉了。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忽见远远的有座房儿,周围却是一片桃林。心想此时那树上正该挂果,遂加紧朝那厢赶去,一边这心里也自然而然联想到了《西游记》中唐三藏之语:“徒儿,你看那象是一片山桃……”既赶拢那儿,果然那是片桃林,且果然是树树挂果;而主人家见有人连这未熟之桃也都愿买,更又何乐不为。于是,咱便花上了三两角钱(那在当时可都是个不小的价了,咱队一个劳动日的工分值,也不过如此),摘取了十来枚相对大个些的桃子。其后之事,或许读者诸君中有这经验的,都已不难想见。——狼吞虎咽之下,咱这肚确是很快就不再饿了。可接下来的气胀酸涩毛躁之感,那却是不知比之于饿,又都难受上了几多!……罢了,这种琐屑之事,原不当细说。唯今既将当时站在那荒山顶上眺望远方桃林所感知者,悉数转化为视象以成画图,乃又将相关之诗句题上,以是兹见了不觉就触景生情,才信意敲写出了这篇短短的文字。恐画中拙书不易识别,在此附上标准字体:荒途竟日无爿店,未熟山桃疗我饥。另外,咱《乡间杂诗·远年怀想》中还有首专写此事的五律,干脆一发附之于后——


桃饭

野行将百里,
日午未能餐。
遥见山桃结,
近言家主安。
破钞三二角,
充腹几多丸?
阿物何为者,
须臾胃涩酸。


跋:

当年网事兴盛时,新浪-文化读书社区-诗歌论坛上,有位名曰 chichenke 的阅读者对此诗过如此这般评论——

当代田园诗人也!《桃饭》中一句:“……阿物何为者, 须臾胃涩酸”勾起我沉思、隐痛,让我泪盈双目,难以自持……

能够引起读者这样的共鸣,说真个的,也挺使作者本身感动,因此也就将其拷贝存档了。遗憾的是现今时过境迁,且别说是这帖子了,连那论坛自身,也都不复存在……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诗之得来略早。


(总 1096 篇之第 981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楼主| 发表于 2020-5-27 20:33:25 | 只看该作者
我心长有烛光明·《乡间杂诗·远年怀想》配画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此画中所展示的这个场景,或准确些说,所体现的这种氛围,同样引起己心深沉的感怀。这个场景,即使置身其内的当时,实际上自己也无从看到,因为它是一团漆黑的,只是能够在心里感知而已——当然,这种感知,则实实在在,堪称是永恒的了……事情本身很简单,只是:1975年秋,自己下乡所在的社队,包括周围老大一块地方,煤油都脱销了一两个月。鉴于当地原本无电,而如此这般一来,蜡烛也就不能再买到,所以这事的直接后果自然便是,咱完完全全地“打黑摸”了一个月以上。生活在当下的读者诸君,恐怕是很难真正设想出,那种连续这么久,夜夜都彻底摸黑,会是怎么一种感觉了。加之那段时间正值秋霪,常常整夜都是凄风苦雨,因此那般滋味,端的是怎生了得!且最是记得,那时自己满屋还常都遍铺着湿润的茅草或谷桩,为的是晾晾水气,才勉强可以“办饭”,也就是说,勉强可以焖熟那几个少油无味(甚至于是连本身的甜味都极淡薄)的红苕。当时使用最多、也最擅长使用的,便是那“吹火筒”了。因用得过多,自己这嘴唇周围,每每都是干裂着的;乃至于毫不夸张地说,也不知是否心理作用了,几十年后的今日,有时都还有着那种干燥的感觉,不时还需稍稍抹上一点儿油脂,才觉得好受。而当时那样的夜晚,真的是觉得何其漫长。偶尔听到隔壁房东大娘,肯定也都是被这日子苦恼得难以忍耐了,突然就“乓”地一声将那“吹火筒”掼在地上,随之人也便神经质地哭叫着叨唠起来。而她心境相对平和的时候,有时也笑眯眯地慨叹着对咱说:“老童呵,你这小伙儿,也行家,凶个儿,哈。你心头,咋硬就象是揣了尊菩萨样的,再苦再难,也不听你叫唤,一天到晚,还是该啷做,就啷做。”她这番明显不大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话,包括对她面前“小伙儿”的称呼,咱相信,至少是川渝地区的人,全都基本能够明白,即使外地人,似也都可以感知一个大概,也就不作甚解释了。而自己当时,这心头不敢说是“揣了尊菩萨”,但肯定象是有着一支烛火,一直不灭地在燃烧着。那时,因身处暗夜,平常间收工回屋所坚持着的那些或读或画或写的日课,一概都不能进行了。无奈之下,这时间也总得过或混下去,所以也就只好默默地在心里一遍遍地打理或揣摩回味着它们——咱的那些个“玩意儿”。个中的苦乐悲喜,也只有咱自家才真正清楚明白。今,一天守坐在画案跟前,这心头蓦然就浮现出了当时的那般感觉,遂想将其纳入画中。有鉴于绘画毕竟是视觉艺术,却又非同于实景拍摄那样的,因此“惨淡经营”之下,干脆也就采用了正如这儿画面所见的方式,并且径直还题之曰:我心长有烛光明。另外,此前还有几首与之相关的小诗,也附之于文后,以便于大家了解彼时的情况。


苦霪



漫目荒山冷雨中,
无柴炊爨苦愁浓。
煤油偏却脱销售,
摸黑上床听腹空。



连月不堪霪雨长,
奈何雪上更加霜。
森然永夜无灯照,
阖目凝神咏旧章。


无题……

灰中渣草扒烧尽,
久雨无柴奈若何!
烦掼火筒心欲炽,
呼天抢地哭阿婆。


月田谷桩

霪雨暂停森黑夜,
久违明月照长田。
俗生每为缺柴苦,
趁此清辉舞钝镰。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诗之得来皆略早。


(总 1096 篇之第 982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20:32:20 | 只看该作者
春江伴我老来闲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且又回到现今来罢。眼下这既经盼望已久才得来的退休生活,果然是好:那份闲逸与自在,以及想怎么安排便怎么安排的随心所欲,还有,咱人自身,至少也算是活得个健健康康与衣食无忧的,这一切,在上文所说的那种境况内,可真是万不可及的奢望呵!则今朝看来,不过都已属“心无野志”之“苟安者”所持的人生意态或标准了。然吾辈固是简淡之人,且是心知惜福,所以也就在此状态中过的端是心安理得。暮春的一天,见雨后初晴,天气明朗,忽与荆妻皆有兴去江边走走。遂信步来到这“南滨路”上端,昔日当地所称“英厂街”靠向江滩处,隔江与鹅岭、佛图关相望的地方。早先此却也是常携幼年蝶儿游玩之处。放眼观去,两岸那曾经留下多少欢快记忆的或沙或石的大滩,仍俱历历在目,只是整个城市景观,已今非昔比,委是有了几分“现代化”之风范。夫妻二人且言且行,言谈中,亦对这俗语所谓的“少时夫妻老来伴”颇觉认同焉。而偏生两人却又都全无垂老心态,——或实际上也都果是人称之“老天真”罢,因此也就在这片春风和煦的江滩上,行走吟歌,游玩得堪称是活活泼泼的,很是尽兴。最是记得在那公路下方,亦已修葺得十分规整的近水小路上,栅栏一带,连绵盛开艳黄小花,却与坡岸上一些茂密且也是盛开花朵的紫荆花树,相映成趣。于是二人俯身采撷那并不知名的小黄花,一面抬头反观满天淡白柔云,觉着一江春水静静东去,耳畔偶也听着一点虫唧鸟鸣,连同江上有时响起的船声。既感知到生存的美好,与目下这特定光阴之可贵,乃也便用手机,拍摄下了几张照片,以作日后的留念。游事既毕,身为画者,当然要将这种种感觉纳入画中。遂便就又有了此示之画。画题作:春江伴我老来闲。其画本身已将当时所感及这文中所述尽行展露,不再另行介绍了。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


(总 1096 篇之第 983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20:30:01 | 只看该作者
老龙洞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甲午清明,阖家兄妹如常祭奠先人后,又就近踏山春游。此次却偶去那寻常再难想到之僻背地“老龙洞”一玩。彼地由来,与大禹治水有关,其传说故事,吾既曾纳入《涂山魂》巨型浮雕(草稿)“十二乐章”之中末后一章,且已见诸本文之第四百五十八篇,此固毋论矣。而此次实臻于斯,忽又有远年之一事体,飘飘乎闪现于吾心头。却原来二十年前,家庭经济拮据之时,自家每与商海中人往还谋划,以期改善生活。一次,有友相邀去这尚处榛莽间之“老龙洞”探秘访幽,意欲观之有无力量对其进行“开发”。于是租借一舟,三二人头顶矿灯,手持篙橹,俯身驶入洞中暗河,直至其无法再行处乃返。虽其事终因“关系不到位”之类原由而并未毕功,但这探秘之举本身,当时则颇觉有趣。后来年辰久远,这记忆居然一度湮灭殆尽了。而今立足于已然经过“开发建造”之洞口前,蓦然观其山水之基本形貌,所有旧忆,遂又复活于心底。盖因兄妹们皆谓天下洞穴大同小异,没兴趣进洞,也就只在洞口周围转悠了一下,且在崖荫下喝了一会茶,也玩了一会扑克牌,便作别各自归家。归后,吾心念此,仍旧又将此次对彼处之意象感知,藉笔墨以入画图。今,图已在兹,或可令犹未去过这“老龙洞”之人,略识其地形及风物概貌。
——其后自觉此画稍拘泥于追摹实历之情,手笔似颇未放开,且一己意象间那清光流泻之感、连同彼地客观形势之仄逼局促感皆少欠,故尔乃重作一图附上。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今发帖时再观,所附二画,后作之恣肆纵横、干净利落与自信满满,果是远非前画能够同日而语。看来这作画中“拘于实相”,真真误人不浅……


(总 1096 篇之第 984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08:47:02 | 只看该作者
鹿角道中·建文峰下春溪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巴渝长江南岸,沿昔日川黔路南下,有许多看了似颇觉古里八怪之小地名。别的暂且不说了。记得女儿上高中时,曾说一事,殊感可笑:其一“路痴”同学,成绩却好;彼一次去本市第八中学参加某学科竞赛,在本区这南坪枢纽车站转车时,居然就看着车头前顶着的那般地名,直奔那僻远处一也叫“八中”的乡镇去了……题外之话休絮。却说这甲午暮春某日,正值本人“二轮花甲”之“初岁”生辰,吾与荆妻一时兴起,欲去看看,闻说久在“打造”的南温泉,果是怎样了。及至彼地,原来景区内仍是一片萧索,虽则旁边那“温泉小镇”之别墅群落工地,同时亦干得个热火朝天。无奈之下,忽然想起:何不顺道就去方才说的那些“怪名”之地看看?遂随缘就车,选中一曰“鹿角”者以赴。途中,幽山形胜,实称养眼。而既臻其地,则平凡与普通场镇毫无二致。虽此,却亦不仅无悔无憾,仍照样觉着兴味盎然。盖古之王子猷雪夜独自访戴可未至而返亦感本心适然,今,达某携荆妻率性漫游,休论其目的地若何了,只要一路云物入目触心,己心悠悠然八荒纵驰,人即自宜,则又更需甚的?于是二人说说笑笑,找了家相对洁净的火锅小店,慢慢地涮烫与品酌一番,再乘着微醺大饱,餍餍然在彼镇街道信步周游了一圈,乃便乘车而归,一面犹道今后还将依次遍游类似之地。归后,仍从山水画者角度审视斯游,于是得此示之画二帧:一曰“鹿角道中”,一曰“建文峰下春溪寂”。前者澹烟霏霏,车辞纷繁之镇而渐入清森溪野,整个画面笔墨洒脱且是手法自信,意蕴颇与当时心境相称,实属吾辈画箧中自爱之物。后者追述彼时眼见之境,除体现上文既曰之真实情形,其山川沉厚、崖野葱郁之貌,亦与这心中南温泉花溪河沿岸固有景色相吻。另,此所谓“建文峰”者,即与明朝之建文皇帝事迹相关;则彼事并无干乎吾画吾文,故尔兹仅只提及而已,或有兴味者,自可于网络中搜索查看。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至今不觉六载去矣!此发帖之际反观,《鹿角道中》一画尚可,而《建文峰下春溪寂》,则唯能以画稿视之。看啥时犹有那兴趣,或另作一帧,也未见得。


(总 1096 篇之第 985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楼主| 发表于 2020-6-30 20:16:58 | 只看该作者
荒山听梅·山梅与我道生涯……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前几年发愿重新“打造”己诗之际,亦想方设法找些诗题来写。当时曾有“荒山听梅”七言绝句一首。曰:

山梅与我道生涯,
老干长存每去桠。
总把清香传俗世,
人间好恶懒言它。

自感似乎还是有点儿趣味。盖此也算是基于咱这南山一带多梅,吾辈又每常面对这花连同观其遭际,乃方有此体验与联想。既有诗焉,难免也欲使之入己画。此示之二帧,皆出于是,而画中之境则颇有些区别。其一:假定吾人抛卷斜卧寒坡,侧旁有疏落梅林(自是以最为馥郁且最具地方特色之腊梅为主),远下方屋院亦同为此花树围之。又隐见有村妇负空篓回,其幼子张臂以迎,遂暗将其入市售花得彩欣然而归之意写出。画之其二:亦假定吾人袖手漫步朔气凛冽之山道,背景有山家与烂漫之腊梅花林,而近旁之梅树,则俱是花枝尽斫、老干犹存矣。其择重之意态,分明是杳寂之中,吾人回首倾听老梅幽幽诉说其类属之“生涯”也……两画虽同为简笔写意,其场景布置,却都可称之井然有序,且其具体形态,亦决无恣肆张扬之概,殊与画面所需之静穆意趣相符。好罢,这与之相关事宜悉数道出,余下的,便是读者诸君观画吟诗,自玩其味了。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今弹指间六载已过。发帖前反观其诗其画,其味依然可称别致,休说了。唯以此诗为画,也只能是取其淡然浑茫凛冽之趣,而山水画中常见厚朴之味随即相对减弱。至于诗之本身,“它”字原不在韵表内,且是其古意为“蛇”之本字。但因现今其意既为人以外事物代词,读音又与韵表中“六麻”相吻,故尔当然是毫不犹豫地便予选用。此所涉相对“专业”了些,考虑到吾帖读者既广,内中难免有认真之士,兹特作说明。


(总 1096 篇之第 986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20:24:51 | 只看该作者
己诗意《山行》二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一诗,向来为世人所好,吾亦不例外。既喜好之,且是暗思自己平生“山行”之时也算是颇多,乃不免便试着如此这般和上了那诗一首。固然,休望去与先贤经典作甚比较了,不过是如实写出一己客观感受罢。闲话休絮。只这忝和之诗,仍取自当时乡居之体验。诗曰:

野望秦巴乱树斜,停云泊雾乃吾家。
踏山尤爱烟霞晚,暗寂村原点杏花。

那早春时节独自行走在当地野山之上的感觉,自觉也可说是得以较为充分之表现。诗既如此,转而为画,又费一番思量。此所示之两画,虽俱同以这“山行”为题,而且大体谋篇构图也都有其联系,但毕竟趣味上还是很有些差异的。其实原本也并没想要画上两幅,皆因觉得那画之其一,诸般还算差强人意,唯是画中之人显大了些,反也就不能显示出山之雄大来。而作这第二图,总没必要还自己再大致临摹上自己一遍罢,于是放开心手,另会其意,遂得一幅新的。这第二幅画,也没再用题诗于其上,而整个境界,除照样能暗合己诗,那画中比例,亦已然可称得当。尤其自感如意者,兹画分明乃得其苍茫阔大之意象。且即使纯以画面章法视之,其感觉之整体、统一、涵浑、厚实而又奔放,俱甚合吾心。固然,这事儿自己说了终归还是不算数的,但请读者诸君一作评判;而这厢,依旧不过只起个“导游”的作用罢了。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诗之得来略早。

(总 1096 篇之第 987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0:41:38 | 只看该作者
己诗意《登巴山古塞》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八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这当时(指本世纪初叶重新狠下功夫)学诗,也尝将先前所喜爱的柳宗元七律绝唱《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转而仿步为《登巴山古塞》,曰:

古塞高头境怪荒,老崖低脚雾迷茫。
浓云染黑梨花水,疏雨点麻杏子墙。
天外斜阳惊醉目,池中倒影警愁肠。
独来幽旷青森地,觉后方知滞异乡。

自己这整诗之好赖,姑且不论了。唯自感其中“浓云染黑梨花水 疏雨点麻杏子墙”一联似颇有意味,亦似颇宜于入画。因此,在一时没别的画题的情况下,当然也就想到了它。——其实不过还是借以画出整个处在特定天时状态下的“巴山古塞”而已。正如读者诸君所见,这画成所示之作,画面森黑苍厚,情味肃穆并略显诡谲。所依据的自然境貌,固亦得来于一己早岁所攀寻过的秦巴一带险山老塞,想必细心的读者,尚可从中联系到本人此前的某些画作。而此却既是已附之于诗,当是与现实之境,又有了不小的差距。诚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罢,呵呵。自觉得这画面效果还是很显得完整且大气磅礴的。也不知诸君看了,会感觉怎样。但不管怎样,其确出自于达某至性真情与切实感受,连同作画时的一派狂放与审慎,这大约终是可以从中看得出来。好,还是那句话:不再干扰大家品诗玩画了,就此住手停键。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诗之得来略早几年。另,今全面铺开“己诗(词)意画”之际,反观这先期偶为画作,亦觉殊可借鉴。

(总 1097 篇之第 988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11:50:14 | 只看该作者
己词意《忆巴山》(假借《忆江南》词调)五选二作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八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此示二画,俱得自吾假借《忆江南》词调之“忆巴山”小令。其小令本有五,唯兹二者所涉似与画通,故为之,而题款则径用其句。画之其一:“雨湿一坡秋柏树 晴烘九岭艳阳春”,境取于昔日乡居时公社场镇溯河上行处,山雄厚而水幽激,有林木则众柏苍森,无林木却几近于童秃,而整体画面颇有光影之感焉,遂约略已将溪山晴雨之意表明。画之其二“过雨幽溪腾激浪”,画意相对曲折,而画中景物则亦然甚是明晰:溪桥环回之际,乡野平阔,棚舍瓦窑及近树远山,悉数俱在柔和光照之下。湍流侧畔,有二浣衣者似微相顾言,而谁知其间,是否还有着什么故事。因两画均出自深心忆念并先期已诉诸文字,乃其固然富于文学意味,但同时却也不乏其本身应具的翰墨写意精神。思忖之,此端是吾辈一生所追求之兼顾神气、韵致与技艺的“士夫画”欤?可巧敲写此文之前,恰偶于“微信”中见有当朝历次“国画大展”之“佳作”选,则其精工备细、制作完满几至无懈可击之貌,果是与吾作相去曷能以道里计哉!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词意之得来略早几年。另,今全面铺开“己诗(词)意画”之际,反观这先期偶为画作,亦颇觉可予以扬弃之处。




(总 1098 篇之第 988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11:50:48 | 只看该作者
己诗、文意《风雨鸡鸣》之境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寒湿荒山中,雾气弥漫。男女二人结伴而下;行将驻足之处,乃面对芜杂溪原的一个农家院落。院坝中一妪伫立,群鸡游走,而又独有一毛毵毵的雄鸡,则兀自站立于栅栏边的桩石上,且似正引颈向天而啼。高空隐约可见有一未识其名的大鸟,孤寂却又悠然自得地飞翔于云上,亦难判知其所终。整个画面之境,分明蕴含着什么故事,则此确又非是画图本身所真能给予回答的了。坦言之:其得自于吾《浮生十梦》之第八篇《风雨鸡鸣》,又另有因之而作无题七律一首,已然题录于画上。其诗或可为兹画稍稍起到一点解读作用,故尔不妨附于文后。至若倘有闲散之士,还欲对其作进一步了解,便可以“浮生十梦  风雨鸡鸣”为关键词,在网络中进行搜索,则或然犹有其所得焉。而一般只愿看看这画的朋友,似也不消探究更多了,且便这么率性翻着一玩罢。


无题


结草连藤作氅衣,
心生暗恋意长违。
晴霜雁啸随他冷,
晦雨鸡鸣待我归。
尘海聚逢悲迟晚,
幽山倦醉憾依稀。
挚情萦腑无由达,
却梦高天一雉飞。




此画与述画之文俱得自2014年。诗意及“故事原文”之得来,则在其十年之前。另,今反观这一时段每从本人“诗意”、“词意”连同“文意”中所演绎出之画作,乃识己之翰墨事,当年凡一时未得可作题材,皆已有意为此矣。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990、己著《风雨鸡鸣》意.jpg (130.58 KB, 下载次数: 5)

990、己著《风雨鸡鸣》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09:35:53 | 只看该作者
月华边 云旷天低树·己词意《采莲令》之境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此“月华边 云旷天低树”画题,亦得自于己词。其词乃志吾人近时与荆妻小游重庆“花木世界”之事。那是清夏的一天,二人又道是当出外随意走走,遂再赴巴南方向,坐上去一处名曰“月华”之地。后更知彼“花木世界”正在附近,于是冒着忽降之细雨,辗转以至。老实说,当地之自然风物,虽清旷宁和,但若照常规眼光,只在“焦点透视”状态下看待,毕竟属于平平淡淡;而吾辈则却依旧是兴味盎然游览之,且是按自身取景写意及基本审美方式,犹得此一词一画。词调寄《采莲令》,并顺带也将那近旁真实地名用上而另成其趣,道是:


月华边,云旷天低树。人闲逸、约郊游去。一杯浊酒助清思,更值微茫雨。莲花伞、盈盈伫立;环观四下,野田飞起鸥鹭。  
意若兰舟,便沐雨栉风焉顾?轻摇入、万花深处。叹余犹觉,似此等,俗乐堪嘉许。苟尘世、纤毫未及,虽称贤达,亦欠几分真趣。


——兹固已将甘心耽之于尘世之吾辈一派恬淡平和之情表述无遗矣。而画作视象之感,尤其合于己心意趣,盖其果是与那等刻意追求奇山险水之作判若天壤也。画成,尝问荆妻:似彼处否?答曰:一目了然。还承认说虽各具体物事皆不同于当时实际所见,但整个肯定则就是彼时情景下的那个地方。看来这便是“心画”与“客观留影”(包括照相术与现场绘画写生)的区别了。今此画作与词文俱呈于读者诸君面前,吾也似无必要再说更多的,只请诸君:暂且搁置下胸中与指掌上之要务,不妨跟随吾心,也作上这等样一番闲逸之游罢。
此词、画及述画之文俱得自2014年。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991、月华边 云旷天低树.jpg (125.8 KB, 下载次数: 6)

991、月华边 云旷天低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1:20:17 | 只看该作者
《云翳金佛山》等二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甲午初夏,吾夫妇二人与友人夫妇,四人同作金佛山一日游。斯山气势独特,近日已因“最具典型喀斯特台地貌”“申遗”成功,而吾辈游览之时,则彼虽久为巴渝之人所稔熟,但于大千世界而言,毕竟尚属“姓字未彰”者。闲言休絮。吾辈那日既随旅行团乘车来至这山下。当时天气多有霾雾,日光偶尔一现即很快隐没;整个山景,皆在有无之间。由索道上得山来,便绕行于众峰壑中,许久也并未见其吾人此游欲见之“招牌山势”。而纵然如此,其足涉心感之险境、连同犹经手抚身贴之山石具体形质,亦已容人体味。来至那绝险之半崖栈道,云雾愈浓。其瞥然一开之际,仰首上望,但觉暝空旋转;低头下看,唯感地府洞开。其时却常见小小松鼠行藏于斯,怡然自得,也不甚怕人,极是可爱。这一段险路,直走了好些时候,方得以见着别的景致。后来才知,其实这就正是行走在此山的“招牌景点”(陡峰绝壁)半腰之上,不过“只缘身在此山中”,而难以觉察罢了。事后,依据身心感受与所留照片,得此示之二画:《云翳金佛山》与《同为鼠辈尔何幸,岂只行于松壑间?》。前者自然也参考了网络图片资料,且是尽可能在标题所允许的范围内,加大了画面的可见度。而后者则加进了些文人意趣,盖因文意本身也不算太曲折,此不多加说明了。至若所得其他画境,将于后两文中分述。
此画及述画之文俱得自2014年。另,彼时毕竟出游方便,因而转又常得“走四方、画四方”之事也。随附个人当时在山下及山中得来的照片两帧。亲友照片,未经授权,不乱发了。呵呵。


(总 1098 篇之第 992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11:28:42 | 只看该作者
《山中五月亦芳菲》等四帧游金佛山之作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云翳金佛山》)当时在山中,一个最明显的感受,便是这花木繁茂,空气清新且又滋润。虽是时令已至阳历五月,但那漫山遍野,无论是树林间或草丛内,处处都仍是盛开的鲜花。即使是那杜鹃花罢,纵然花期将至尾声,可也都堪称是怒放在大大小小的花树上——那有些巨大的花树,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而就算是业已飘落在地的花,亦然层层迭迭,积雪似的,其声势之浩大,至少作为吾辈来说,端是平生见所未见……闲步在这等样的环境,不消说人是顿感神清气朗,从而游兴倍增。于是四游伴或言笑,或吟歌,自自在在地且行且吸纳着这天地间极感其滋养的真气,也不特别在意都走了些什么地方,只是悉心地品味着这番难得的情致。方将行至山巅之处,借着道旁设置的座椅,遂把预先备下的酒食摆开,乃率意得一醉饱。小酌之际,议及人生诸事,又另是一般感慨。山林间不时也逢遇其他游客,大家都来此释放自我,彼此见了,皆报以相互理解之微笑或友善一瞥,很是让人觉着气氛的祥和。不觉即到了预定下山集合的时候。归途中,记得有个地方名曰“九莲宝顶”。当时天气略已放晴,漫目黄云间,似依稀有了几分五彩的霓霞,倒颇与斯境及彼时吾人心情两相吻合。因有了这般般感受,归来后作成数幅图画,此一并示之。其顺次曰:《山中五月亦芳菲》,《寂林洒满杜鹃花》,《九莲宝顶起祥云》,《林麓春华未尽时》。未竟之意,但请读者诸君于画中品咂吟味。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


(总 1098 篇之第 993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993-1山中五月亦芳菲.jpg (117.44 KB, 下载次数: 6)

993-1山中五月亦芳菲.jpg

993-2寂林洒满杜鹃花.jpg (109.51 KB, 下载次数: 7)

993-2寂林洒满杜鹃花.jpg

993-3九莲宝顶起祥云.jpg (98.45 KB, 下载次数: 7)

993-3九莲宝顶起祥云.jpg

993-4林麓春华未尽时.jpg (87.72 KB, 下载次数: 8)

993-4林麓春华未尽时.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0:04:44 | 只看该作者
天星洒在乱山中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山中五月亦芳菲》等四帧游金佛山之作)。此山周边另有一景区,基本属于人工打造,曰之“天星小镇”。这旅行社自然是要带咱赴彼一游的。幸喜目下其各类配套设施、尤其是那购物场所,尚未建成,所以倒也不存在什么“不愉快消费”之类的事了,只叫在街镇上随意走走看看而已。说实在话,倘要说这镇子本身有多好,确实也还说不上。然而吾人徜徉于斯之际,正值红日西斜,山霭弥漫;放目四周,其乱山野水,静静地浸淫在橙色的光雾之中,兼之街镇屋楼,多挂着红红的大灯笼,因此看去,杂然之间,似也另具一份整齐有序、甚而可称是很有几分喜庆的意味。事后忆及斯境,忽而又作联想。暗道:若是当时咱车还开晚些,待得暝昏之时,四下大山皆渐已沉入黑寂,岂不能见一街灯亮,那紫色暮霭中,天上疏星映衬着这人间的“天星小镇”,连及溪水中,同时也都星星点点地有了些萤虫般的亮光,那,不又是新的一番景致?既生此念,遂得画境。于是乎乘着感觉,临案抻纸布墨并赋其彩,移时间,此示之《天星洒在乱山中》一画凭空得焉。自感这画气韵颇为贯通,其大写之景物,粗略间亦很具神意;题款则连文带书,皆无拘无束,极富吾侪文士之“洒脱范儿”,庶可算是信手拈来之佳品。此自作这等评判,倒也不知是否已有吹嘘之嫌,还望读者诸君,据实给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


(总 1098 篇之第 994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0:13:20 | 只看该作者
江城碧影漾扁舟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一次,也记不清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了,夫妇二人于落日下伫立在南滨路江岸上。当时整个江天俱笼罩着一派迷茫光雾,大江南北,山岭楼屋及一切城市设施与绿化植物,尽皆显而若隐地矗立于此中。尤其北岸渝中主城,那高大楼影,看去显得暗碧碧、紫巍巍的,令人平白生出一种宁静肃穆之感。远远眺望,浓厚的橙光内,一轮赤日留恋般地不愿落下,而层叠的桥影,连同江畔游乐场崖边巨大的圆盘转车,其形皆觉婀娜有致。自然,最是引人瞩目的,还是那高耸入云的金色“双子座”大厦(某豪华商务大酒店),再有就是沿路成行的那些今已成为本市历史记忆的昂贵之树……整个在此环境中,形成高度反差的,则是江面之上,有着那么一两只细小的钓艇。当然,这已非是所谓“孤舟蓑笠翁”式的了;但唯其形质之特色,更与这具体的时代环境两相谐调。当时吾辈凭栏观赏眼前壮美之景,心中亦暗生自足之豪情。归后念及于此,乃欣然将其整体纳入此题作《江城碧影漾扁舟》之画。画上除尽数将文中已言之物一一表现出,犹未忘记还在距吾人站立处不远的地方,点缀上了一株盛开的鲜红三角梅。咳,这一带——特别是画面左侧那有着拱形孔洞的路桥一带——即是这巴渝之地颇负盛名的海棠溪。客观以言:虽是昔日此地那般清幽秀丽已无处可寻了,但这重庆江山之美本身,却分明是依然存在,不过是变换了一种可见的形式而已。或者,这也象是一位原本清秀苗条的朴实女郎,忽已盛妆而“闪亮登场”罢。不知散布于海内外的吾之读者诸君,是否认同吾辈对吾家乡重庆的这般评价。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


(总 1098 篇之第 995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http://bbs.zghzx.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009/02/094616su2vj43l9uuqscys.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0:14:03 | 只看该作者
《北眺江城残照中》等二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所居小区附近,有处别墅群落。其近前一路临江,垂柳夹道,虽通车而静僻几至荒凉,乃为吾人偶尔散步之地。一次,好象是冬春午后罢,与友悠转半晌复至于斯。彼时斜阳柔灿,天地暖融,一切皆欣欣然令人颇觉适意甚至于精神抖擞。放眼大江北岸,渝中主城,那层层叠叠的高楼大厦,宛如积木堆砌似的,却又在亮黄云光反射之下,格外显得气势巍峨。见斯境也,怦然心动而画技已痒痒于拙手间。其后遂真付诸丹青翰墨。今对此画题《北眺江城残照中》,自思:吾,立足现世之鲜活俗人也,纵使痴迷艺文且关注彼岸精神,终归片时不欲离弃此身依存之地。而心间手下所出之一切如诗文书画等艺事,悉莫不亦与之相关。譬如,脚下这块重庆山城的土地,或准确些说,重庆长江南岸这块吾因所谓命运而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的土地,即久已成为吾人及吾艺之依托。恬然存身于兹,或凝神体味就近风景,或纵目了观悠远云物,尽可由心信手成其稿笺墨幅。又缩小范围言之,就算是这江山之城的晦晴风雨,也已然赐予吾辈丰富之画作题材。此除已言及之作外,另附一帧《江城霾雾里》,以明吾言不谬。——顺带说几句:本地雾霾严重,举世皆知。人尽恶其不爽,吾虽于环境、健康因素考虑亦附众议,绝不以其为善;但纯从“广泛接受乾坤万象形色以佐审美之趣”这角度出发,则仍是“来者不拒”甚或“叹而纳之”的。自觉如这画中的霾雾景象,也非是就没其独特意味。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

(总 1098 篇之第 996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6 11:58:43 | 只看该作者
《缙云湖畔山光绿》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九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吾自幼生长于重庆某大学校园,且一度还为偶然得以展示画技之故,“名闻”于相关之“教师圈”内,但却因彼时政治及社会诸多原由,从未想过要在那厢就学或谋职甚的。方入中岁之际,仍是有鉴于该校部分教师对吾有所好感,遂尔也尝打算去那儿谋个“设计专业造型辅导教师”当当,但亦终因本朝“吏选机制”所囿,这也不是简单几句话便可说清的,反正,最后一切还是不了了之了。再往后,因先人过世,于是从此真就与其基本绝缘矣。不过毕竟有妹顶替母亲在校工作,所以吾人总算犹是稍稍沾边挂角于斯,不至于与之全然同于陌路。今者,彼校久已建成“虎溪新校区”,吾妹亦因单位福利购房之故,在新区置有住宅。是以吾辈借着去玩,也于侧外处见识了一下今这大力扩展后的新某大。其他内在东西固属无可评判,只见那校区修建的果然堪称气派,直似一大公园般的,不光逐处可见栽培甚好的鲜花美卉,尤其漫步湖滨,还见那垂柳丝内,碧莲丛中,不时竟有天鹅一类的珍禽出没。乃因回想起此心印象最深的当年文革炮火下的本校校园,是以至于顿时颇有种隔世般的、幻灭一样的感受。作为山水画者,自然也将此浮光掠影之所获纳入画图,遂得此示之《缙云湖畔山光绿》一画焉。于此普通画作本身,并没多话可说了。只是附带尚有一事可记:那日在网上亦曾见有盛赞这校园景色者。却有跟帖者讥道:校园倒称一流,可惜没个大师。吾向来少于回帖,此则忍不住也跟了句话,大意道是:国朝的大学只是为当今大学师生开设的,岂又是为大师开设的。——此语或都有点过激了。倒也不知,读者诸君,又是怎样在看待这事。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发帖时另附:
其实所谓“大师”不“大师”的,今给任何一处学府或学术研究机构下定论,客观而言,似也都为时尚早。尔又岂能断定,彼之旮旯处,是否竟有个把两个时下并不忒为上方看好之人,却真在暗地里“窖”有些许日后大放异彩的成果在那厢?呵呵。不过只是照今世的一般情形而论,不易如此罢了……

(总 1098 篇之第 997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0 08:23 , Processed in 0.0941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