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回复: 3

[原创] 中国最奇特的墓-龟山汉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5-23 15: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去徐州不能不看龟山汉墓,据说,那里有许多未解之谜,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汉墓离市区并不远,在鼓楼区龟山西麓,从我们住的宾馆开车过去也就二十分钟左右。
去的那天是一个晴天,上午九点多,阳光灿烂,适逢五一期间,人有些多,即便是一座汉墓,也吸引了如云的游客,只把原本阴森,冷清,岑寂两千多年的地宫变作了闹市。
从远处看,龟山并不高,几十米而已,龟山也并不大,孤零零的一座小山。但就在这座其貌不扬的小山里面,隐藏了一个秘密,是秘密就有泄露的可能,龟山没有幸免。尽管在它的甬道南端,还矗立着一块刻有44字铭文的塞石,铭文的大意,“我,楚襄王刘注,死了,升天了,葬在这里,没有啥金银财宝,珍珠玉石,只有棺椁和尸体,你们就可怜可怜,放过我这把老骨头吧”。
美好的愿望并没换来美好的预期,就在楚襄王葬后一百多年,这座陵墓便被光顾过了,其后过了三四百年,又被光顾过一次,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终于彻底大白于天下。此后,前来来光顾的便不再仅仅是摸金校尉一类的专业顶级人才,而是如我们一样络绎不绝的普通游客,不知楚襄王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如果将龟山的盖子揭开,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到汉墓的全貌。两条平行的甬道,连接着两个相似的墓宫,墓宫里有马厩,有厨房,有储物间,有兵器库,有乐器室,甚至还有颇为高端大气的茅厕,事死如生,一切宛若人间。两个墓宫在前殿位置有一“壶门”相连,楚襄王夫妇分别躺在各自的卧室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真是一座独一无二,奇特而坚固的墓,若说将整座山挖空,“因山为陵,凿石为藏”,它不是唯一的,仅在徐州,恐怕就有数座,但像这样,夫妻分居,各自拥有一栋完整墓宫的,恐怕只有这一座。两千多年前的楚襄王夫妇看来并不恩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传说。又或者楚王夫人是个女权主义者,早就秉持着“妇女解放”理念,生前独立,死后也要自由。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缓缓进入甬道,一探究竟。
阳光瞬间消失了,一种凉意随之袭来,一条长长的墓道,连接着阴阳两界,连接着阳光和黑暗,连接着人间和天堂。
甬道长达五十六米,高一米七八,宽一米零六,四壁笔直,宛若刀劈斧砍一般,地面平整,光滑,如同大理石,两侧壁有排水槽,人走上去毫无窒碍。墙面更是细腻如肌肤,淡白中泛着鹅青,发着莹莹的光,摸上去凉凉的,有一种绸缎般的质感。后蜀王孟昶有首赞美她爱妾“花蕊夫人”的词,《玉楼春》, 其中有一句“冰肌玉骨清无汗”,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突然想起去年去洛阳参观北魏帝王陵,也曾走过这样的长长的甬道,不过那是土路,只有靠近主室棺椁的一段为石砌。走在里面,不仅阴森昏暗,还有一种空气经年不流通散发出的土腥味,砖石颓废味。而走在这里,却没有一丝的压抑和不适,反倒有一种进入艺术宫殿般的憧憬和激动。
甬道两边各有几间侧室,每个七八平方,大都摆放着墓主现世生活中享有的物品,比如饮食器具,五谷杂粮,刀枪剑戟等,屋顶及墙壁明显有用凿子慢慢凿磨的痕迹,一道道呈波纹状。凿这样一间侧室所耗费的工作量已不可想象,遑论整个庞大的陵墓。
有一间侧室摆放着一辆四驾马车,马车轮毂轮辐车厢等装饰精美,人在里面可坐可卧。按照周朝“天子六驾,诸侯四”的规制,这样一辆马车符合墓主作为楚王的身份。不要小看这样一辆简单的马车,它在过去可不仅仅是出行的工具,也是身份的象征,普通人再有钱也只能仰视,不能僭越,否则便是谋反,不像现在,发达了连飞机都能买回家。
按照我的想象,这些耳室中还应该有陪葬的宠妃,离这里不远的狮子山楚王墓中就有,但这里没见介绍。狮子山楚王墓墓主是第三代楚王,这里是第六代,和汉武帝刘彻同一时代,看来时代进步了,墓葬制度也有了进一步改观。
大概五六年前吧,我曾经在广州越秀公园旁的南越王墓博物馆看到过陪葬的一妻一妾,也是在一个耳室里,曾经的美人早已蜕变为几粒灰白的,米粒大小的骨殖,看了真让人伤感。在漫长的岁月面前,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人们能守住的,也只有现世的那短短一段光阴。曹操为此感慨,曾经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古诗十九首里也有同样的感慨,“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因此,及时行乐也是有道理的,并非完全是消极颓废的思想,想到这里,我突然酒瘾发作,真想去和朋友们去大喝一场。
其实为什么活着,就像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一样,是个很严肃的问题,终其一生,我们也未必能参透它的终极意义。
再往前走便到了整个陵墓的中心,一个面积足有六七十平方的大殿,这是楚王用来在阴间办公或者会客或者饮宴的地方,高大敞亮。大殿中央甚至有一根擎天柱,四四方方,浑然天成,颇有威猛之势,而这不过是能工巧匠们精心设计打造的结果,其构思之巧妙,雕琢之精细,真让人叹为观止。
再往里走便到了停放棺椁的卧室,这里的面积并不大,但仍然有神奇的地方。
在它北面墙上,隐隐有一真人影子,着汉服,宽袍舒袖,峨冠博带,做拱手迎客状。它不是水渍,也不是雕刻,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墓穴被挖开后,墙壁岩石在慢慢的氧化过程中,分子结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而自然形成的。
这样一个穿汉服的人物造型恰恰出现在西汉楚襄王棺椁的上方,想不神奇都不可能。
穿过一个厚厚的壶门,便到了楚襄王夫人的墓宫,这里的布局,结构和前者几乎一致,只是少了五间耳室。而且,大殿及每个房间的规模略微小了一号,这也符合封建社会的规制,男尊女卑,等级森严。
据考证,这道连接两个墓宫之间的壶门是后来才开的,原本是一道厚达两米的石墙,楚襄王夫人要晚于楚王三四年下葬,而两个墓宫是同时建好的。于是,在楚王夫人下葬后,工匠们凿开石墙,开门寻夫,两个墓宫从此合二为一。
出去时是走的楚王夫人墓宫里的甬道,这条甬道和进入楚王墓宫的甬道是基本平行的,两者相距十九米,有1/16000之一的误差。据说,如果这两条甬道无限延伸下去,可以在两千公里外的长安相交,而长安正是西汉时期的首都。
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是有意,那真的是未解之谜了。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并没有GPS定位,也没有遥感技术,更没有先进的测量工具,那些工匠们是如何做到两条甬道之间有一万多分之一的平行角度,其交汇点必然是在两千公里之外的长安的哪?
慢慢走出去,又重新回到了阳光下,大口的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真好。
在出口处,蓦然看到了一块块巨大的塞石,每个有一米见方,重达六七吨,这些就是当年填塞甬道的巨石,据考证,这样的塞石有二十六块,分上下两层,巨石间严丝合缝,连一枚五分的硬币都塞不进去。
可即便这样严防死守,这样精心设计,陵墓还是被盗了,盗墓者是怎样将这些巨重的塞石拉出来的哪?
不能不佩服盗墓者的聪明和智慧,他们将巨石露在外面的那一面凿出一“牛鼻眼”来,拴上绳子,用牛,用马,用无数的人力硬硬的将巨石从甬道里拉了出来。一块松动了,后面的就好说了。现在再回头想想楚襄王他老人家在甬道入口处所立的那块塞石铭文,真是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
其实,要想真的不被惊扰,安详阴间安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像后世的曹操一样,薄葬。“殓以时服,不藏金玉珠宝”,而且陵墓“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做到了这一点,盗墓者无所图,墓主自然也就高枕无忧了。
从没见过普通百姓的祖坟有被掘开的,当然,文革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9-5-23 22: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没有落入千篇一律游览俗套,而是边走边看,边发现实感受,读的轻松爽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9-5-24 2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见所闻所想,娓娓道来,生动贴切,有知识,有感悟,欣赏学习,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9-5-25 10: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游记,有叙、有议、有见闻,详略得当。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18 15:42 , Processed in 0.0784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