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苗洪:文学是大于新闻的话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00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01: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序言:曾经,我们一直在为文学的真实性及真实感或者说临场感做着喋喋不休的争议。而实际上我们对此所争论的方针一直出于偏颇的情形。也就是说,我们在争论这个问题是,既要考虑文学的真实性,再创造性,虚构性,甚至是非虚构的方面。文学到底是追求真实,还是追求艺术效应,因此而成为一个辩证法的哲学关系。而我们陷于绝境的另一方面,我们既追求文学的艺术高于生活原则,又追求所谓百分之百的真实。这种交错的情景古今中外一直在沿袭,一直在令我们困惑。而更加要命的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去面对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没有理论家去研究它。

      而在最近,某作家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文学是作家操纵的结果。但是到底是主观操纵还是客观操纵,该作家并没有从这点出发而进行自己的阐述。文章写的比较感性,距离理性应该还很远。而实际上,这个问题我在三年前早已发表文章指出过,我们所有的文学创作都是人本主义操纵的结果。在今天这一论文当中,我们将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基础浅谈一下文学与新闻的较比关系。

    《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追求新闻真实的目的与追求文学真实的目的性其实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新闻的真实性多来自于真实素材这一基础。但是,实际上新闻在细节的展现方面也会允许存在逻辑性以内的虚构性及艺术处理。比如说同样的一桩新闻,不同记者在共同主题方面的追求可能是一致的。但是,假如其中涉及个日常生活的小片断,而对于此,是否应该具有比较精准的真实性尽管本身客观存在,但是,我们甚至在彻底的角度上允许其忽略不计。所以很多貌似简单的现象,其实却能够解答许多方面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许多前一辈的著名作家,对于文学创作的真实与否问题发生过许多方面的较大困惑就是,他们一开始所注重的文学真实基础是尊重生活,尊重现实,尊重艺术的逻辑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指文学创作的文学逻辑。但是,当他们发现在处理某文学人物的细节问题时却思考了另一个问题是,你所创作的细节是否真实的确是一个客观情况,但是,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是否能够让读者确信这是唯一真实独立的细节类似的问题。

    在《红岩》当中,蒲志高被捕的场景是安排在雨夜,他是带着一包给妻子,孩子们准备的麻辣牛肉回家的。因此,这个细节中麻辣牛肉,雨夜等元素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可信的结构。如果将麻辣牛肉写成猪肉,狗肉啥的也无可非议。所以,细节的真实与否,文学艺术的真实与否,实际上是来自文学对象的主观判断。因为这些生活场景的生活化地域化特征非常明确,所以才构成了文学创作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文学对象是文学艺术真实性唯一的评判者。因此,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如果林黛玉的死亡发生在一个花好月圆之夜也无妨大碍。林黛玉实际上可以被安排在死亡于任何一个时辰都并不重要——所以说,这个时候,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了解林是怎么死的,而不再计较林死亡的具体时间。所以,这时候,真实的气候场景并不重要。

    《二》那么到底是什么因子促成了文学创作真实的本质呢?在《我的叔叔于勒》当中,居家出海旅行的一家人,在轮船上吃牡砺的场景都是最贴近最吻合海上旅行的元素。但实际上,它还不是最真实的东西。或许真实的情况是一家人在吃面包。因此,所谓的真实性来自时间,地点,人物还不行,还要顾及这三者之间距离最近的交叉点与平行点。

      而另外,我们在思考文学真实性的时候,与新闻报道真实性还有一个具有特别重要区别意义的特征是,新闻真实不等于文学真实,二战其间,法国某著名导演曾经尝试在真实的战场上实地拍摄那些战争的场景。可是非常不幸的是,尽管摄影机以每秒24格的速度高速转动时,但是摄影师却没有相应的反应速度去跟拍战士子弹出堂的瞬间。而另外,也根本无法拍摄到影片所需要的战争气氛。

      因此,文学里的真实性只不过是精心策划及精心布置的真实,而对于文学创作亦更是如此。文学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及现实主义主张之所以遭到摒弃,并非是因为他们所创作的东西不够真实,而恰恰是这种对于真实性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失败。而实际上魏巍在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最初是当成战地快报式的新闻文本创作的。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今天还把他当成散文,或者说报告文学,甚至是小说来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尽管是反映解放军官兵参加新中国水库建设的场面,但是,总是没完的用汗水,汗流浃背,拼命劳动这些词汇描述真实的劳动明显是不够的。因此,魏巍设计了一个战士使用饭勺的情节来完成动感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仅仅注重群雕式的大卷式描绘,其场景可能是真实的。但是,这种真实却是毫无意义的真实。关于这点,在电影艺术中凸显的比较明确。无论如何庞大的气势磅礴气势汹汹的画面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摄影机最终必然会衔接一个具体人物或独立意义的人物画面来说明一切。

    《三》文学创作及文学艺术的真实性如同电影特征差不多,剪辑不仅是表达艺术本质的环节,同时也是区分上下个镜头分离,场景,人物,道具转换的环节。为什么我们这些普通的电影观众能够在毫不熟悉电影艺术术语的情形之下完成对一部电影的理解呢,并且能够判断其是否属于真实的电影作品呢?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文学创作的技巧并不是读者最关注的东西,您使用了那些精心组合的文字也并不重要,他们只认可的是是否吻合逻辑性,真实性可读性。

    因此,对于文学受众来说,一部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及阅读兴奋点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对主题的思考,对于人物的曲线思考,最后才是关于作品的真实性及真实感的方面思考。所以说,文学创作的书写技巧最终体现的只不过是作家或诗人的文字能力,与文学主题,甚至与文学真实或者说文学逻辑性都没有发生太多的关系。马尔克斯当年在创作《百年孤独》的时候,曾经使用一个骗子用磁铁当吸金石的情节来证明小镇对科学技术认知的局限性,或者说城乡差别,甚至是文明发展的差别。

    但是,我们面对这一场景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的思考时,既然这些骗子已经知道使用利用磁铁的这些特征去欺骗小镇上的公民,说明这个小镇与外界的脱节与自身的封闭性是强烈而残酷的。所以说,我们这时候就对百年孤独的真实性应该产生的质疑是,磁铁的这一特性对于小镇的公民来说,根本不可能不了解。因此,百年孤独中探金器一事,就是被放大或者说被艺术处理后的一种类似于荒诞的真实。而另外,我们之所以在这篇论文中以百年孤独为例探讨问题,是因为马尔克斯在创作这部作品中,一直使用的是标准的新闻体模式。很明显,这种手法与他长期从事的记者职业有关。

      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不久那家报纸被哥伦比亚政府查封,于是他被困在欧洲。同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1958年,马尔克斯与他相爱已久的恋人梅尔塞德结婚,1959年,马尔克斯为古巴通讯社“拉丁社”在波哥大、古巴和纽约工作。1959年应邀参加古巴革命胜利庆典并在切·格瓦拉领导的拉丁通信社工作。

    因此,从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来看,文学是大于新闻的话题。它无形间超越及缩小了文学素材,典型人物到文学文本之间的距离。所以,现在的新闻稿件明显出现了一种过分追求细节的趋势。我们曾经尝试着将新闻与文学创作接轨,实际上新闻体小说,诗歌也并不少见。比如说,新闻诗,新闻报告文学等。包括纪实类小说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币 +10 收起 理由
    李听圃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8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1

    沙发
    发表于 2018-12-29 09:35: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观点既庄重又沉重,值得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0 17:47 , Processed in 0.0755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