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荆棘鸟 于 2021-7-30 20:42 编辑
新发小山村名不见经传,但我一直想用文字来书写对它的情愫,这里的山水草木和淳朴民风之间,珍藏着我的悠悠故乡情。 四十多年前,我作为知青在新发村插队,这里的乡亲乡情都刻画在我的灵魂里,村里的发展和变化,也时时牵动我的情感,这里毕竟是我的第二故乡。每当想起知青岁月,仿佛看到我们手握镰刀站在秋天的阡陌上,额头上的汗水流淌在山村这片黑土地上的情景。 这些年,我们这些知情同学相继退休了,相约回村看望乡亲们。那天,我们一到村口,村书记刘俊江亲自到村口迎接我们。当我踏入村子那一刻,瞬间就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刘俊江把我们带到村委会休息,在村委会早有乡亲们在那里等我们的到来。久违的重逢,一场热烈的交谈,从村委会四周墙上挂满各种荣誉奖状和锦旗,就知道四十多年来,村里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晌午时候,刘俊江和妻子在家做饭招待我们一行人。我站在宽敞的院落里,望着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地飘升起来,这人间烟火气息,感受乡村最朴素的一天,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 新发村地处市区西南,在只有一条山路尽头,距市区四十多公里。四面环山,坐落在深山沟里。这是一个没有多少田地可耕种的村庄,村上东山坡那片田地,在国家修建G11高速公路时占用了,其它山坡地基本都退耕还林,现在可耕种田地所剩不多。面临着困境,有人选择离开村子进入城市打工生活。 刘俊江对我们说:“当初自己也曾想离开村子,搬到城里生活。” 我问刘书记说:“你为什么没有离开村子?” 刘俊江从一个纸壳箱子里拿出矿泉水,一边分给大家,一边说:“说心里话,从小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怎么能说走就走,也许是故土难离吧。”说着,他笑起来。 与其说,他不舍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其实更让他放不下的是这里的乡亲。这片黑土地培养他入了党,放不下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他选择留下,乡亲们推选他当了“村官”。 在艰难的日子里,为让乡亲们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他全身心的跑资金上项目,每天累得身心俱疲。 我问他:“后悔过吗?” 他重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没的选择,撸起袖子,干就完了。”他组织乡亲们抱团取暖成立合作社,以种植黑木耳和各种食用菌类为目标,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在村委会一番畅谈过后,刘书记带着我们,走了几处食用菌大棚和村前村后食用菌培育基地。远远地望去,河道边低洼地里排列整齐木耳菌桩,长着一朵朵黑木耳很是喜人。 走过村边上的那条小溪,山泉水还和从前一样清亮亮的。这时,刘俊江俯身用双手捧起泉水喝起来,边喝边说:“这水清澈无污染好喝,木耳就是泉水浇灌出来的,很受客户的青睐,现在订货的客户很多。” 听到刘俊江书记的介绍,很让人为乡亲们高兴。集体户几位同学也纷纷地俯身用手捧水喝,并且兴奋地说:“又喝到家乡水了。” 大热天喝一口泉水,凉爽浸人心脾。 我们当年插队时,刘俊江还是一个八、九岁的孩童,此后的四十多年,在我的脑海里,村里所有事情都停留在从前。对于乡村生活,我已是很陌生了,遥远的插队生活早已经刻在我的灵魂里。四十多年里,我在企业工作从没有在接触过任何村书记。如今,回村叙乡情,一直想了解有关刘俊江书记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我加了他的微信和“抖音”好友,同时,他也把我拉进村里的工作群,就是要深刻地了解一个村书记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 喜欢用“抖音”记录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刘俊江,在去年9月8 日我看到他发布的一段视频:画面上大雨不停地下着,天渐渐地黑下来,一户村民靠河边摆放菌桩上的木耳还没来得及采摘,河床里不断上涨的大水已经四处漫延,如果山洪下来这里的一切将会荡然无存。刘俊江对村民说:“一方有难,全村支援。不能因为一场天灾,让小康路上的乡亲们掉队。” 他组织村民,一边疏通河道排涝,一边组织村民抢收木耳,整整干了一夜,使村民家没有受到经济损失。 在“抖音”短视频上,我常常看到他和乡亲们在一起劳动的画面,一边推广自己的种植食用菌的经验,一边说着他的口头语:“撸起袖子,干就完了。” 我多少次发掘蛰伏在心底美丽乡村蓝图,或撸起袖子带着乡亲们加油干的最美乡村书记,如今,我找到了。 刘俊江这个五十多岁,身材高大魁梧的硬汉子,带领合作社的乡亲们起五更爬半夜,用山泉水浇灌出来的木耳,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检测进入良品铺子---沃尔玛超市。 尽管乡亲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刘俊江仍然不满足现状,为了更好的带领乡亲们,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他总会想出一些办法,让乡亲们对新生事物从认知到接受。有段时间,他从市里请来职业技能直播销售“网红”,来村给乡亲们进行网络营销培训。一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办成了学“抖音”上“快手”的课堂。为让乡亲们掌握好网络平台应用,学习过后进行考核,对于考试合格者给予奖励,对考试不合格者可补考,合格后依然获得奖励。利用所能和网络平台打开了国内各地销售渠道,很快将存放库房里的木耳销售一空,获得了丰厚收益。 刘俊江对我们说:“现在每到木耳采摘繁忙时节,村里劳力不足的时候,我们就通过各种形式招木耳采摘人员。过去村里人进城打工,如今招外来人员到村里打工。”我发现刘俊江说这番话的时候,既兴奋又很自豪的样子。 刘俊江说:“当村官,就要竭尽所能寻找增加村民收入的渠道,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找到适合的项目,请专家来村对乡亲们进行技能和营销培训。” 为让山坡红松树早结松塔,刘俊江带人走出去学习嫁接红松的项目,然后,再请专家进村来现场技术指导。为不让乡亲们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对新技能和新产业,刘俊江总要带头试验,让乡亲们看到效益后在进行推广。 他常说的一句话:“共产党的‘村官’,就要为乡亲们谋求福祉,干不好就赶紧走人。”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这些年,村里积攒下100多万元资金,对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户,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于能为村里做力所能及事情的老人,给予发工资。从乡亲们的笑容里,就能体会到什么是过上了富裕生活。村里整洁的水泥路面,整齐砖瓦结构房屋,干净利落的农家小院,路边上开满各种各样的鲜花,小山村就像一个迎娶新娘的婚房,装扮得很美!
刘俊江无论工作有多忙,每天总要在村里走上几圈,村里无论大事小事他都要过问,及时化解矛盾的发生,保证村里的安全稳定和乡亲们美满和谐的生活。他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美的小山村,这也是他的梦想之一。现在村里的生产和生活氛围安宁祥和,夜不闭户。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夜幕下的小山村,在四面群山掩映下,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上灯火齐放,在乡亲们的欢笑声中,刘俊江带头放声歌唱,在乐曲中他带头扭起秧歌舞,祈福着小山村未来更加美好。 小山村的乡亲们日子过得甜美生香,温暖这里每一个人。刘俊江带领村民致富梦想,一如山涧奔涌出来的溪水,一直清亮亮流淌在乡亲们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