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每日心情|  | 2019-7-31 04:42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 [i=s] 本帖最后由 宋金来 于 2018-2-21 06:44 编辑 [/i] " b6 J: A. N8 }" r3 f8 Y# S# ?  Y9 @4 Q- i5 E
 献给母亲. x0 G5 g$ E: P5 ^+ j
 宋金来
 % x: t+ Z, o' V9 r2 O     一九七九年的秋天,我家来到了萝北县莲花乡新颜村。那时小村只有四个地窨子。母亲早晨起来折枯树枝做烧柴,白天去刨药材,并用卖药材的钱买了针线和布。傍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的给我缝好了入学的蓝的确良布的书包,用红线绣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w2 g8 B9 l7 @9 H  那时的母亲总爱看我的书。我有时也会觉得很奇怪:“语文和算数有啥好看的?”母亲会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是不懂的,印象深刻的是作业不打一百的时候,母亲总会指出我错的问题是书中的哪部分内容,甚至能具体到哪页。其实,小学的我是满聪明的,错误只是马虎造成的。
 4 |, n, J) n/ V2 y    母亲发现了我的马虎,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我知道了母亲的厉害,不再马虎啦,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了业。现在终于明白,原来母亲上学时的拼音和我们的有区别,她也是在自学呢。
 3 W+ Q& _9 X" Q* L! |
 - J: X" y/ `7 ]# l  n7 H% h. c4 z     初中离家,住校学习。新颜开始建新房号啦。家里因为种种原因,没去新房号盖新房子,家还在老房号。老房号没有电,余暇时间,母亲翻看着她所能找到的所有书报。《语文报》,《黑龙江农村报》,《知音》等等。期间,父亲种地,母亲养了五百只大鹅。那时的生活是幸福的,起码鹅肉我是天天吃。在那个物质相对困乏的年代,别的同学带咸菜就馒头,我是顿顿的鹅肉,你说咱的生活多惬意!
 / d* |5 W  f6 ^: x! W  H) T$ p' C3 y& h  v* D+ d5 @9 [
 师范的时候,母亲当选村妇女主任。母亲主持村里的那次三八节很是新颖,据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超越。节目很精彩。活动有《盲人摸鼻子》,笑态百出;种田知识小竞赛,竞赛中普及农业常识;成语接龙……母亲准备好久,因为开学,我后来听说大会的成功也是很高兴的。
 * y4 h/ }" l( t+ L
 4 j# e  @! ]1 ]/ b+ ]     参加工作后,母亲要我给她买了本字典。我读过的书都拿给她看。陆续中,她读了《中师语文》、《知音》,读了几年《党的生活》,读了几年的《明鉴》,读了《诗词格律》,读了《黑龙江教育》……! _2 J  y: X" M# c
 4 U5 K" y" `7 M* s6 T! ?  W
 三间泥草房孤单的坚持到了二零零七年。母亲在多少个夜晚,在柔弱的烛光下,翻看字典,校正每一个字的读音。那个仅有小学二年级水平的妈妈呀,能自信的读正确每一篇文章。心有光明农牧旺,母亲常跟我说。- M$ e$ V+ {2 E" ?& w
 
 ! J: p% `3 D6 E# N* N+ E0 H     为了心中的养殖梦,父母亲毅然在新颜的西泡子盖了房。两间略显孤单的茅草房,用柳罐汲水,没有电……有的是俺六十九岁的爹妈和做子女们的时时牵挂,而他们
 8 |. F- P8 b) R- n$ ?4 Y茅屋矮小二十秋,
 ( T+ [7 i# _9 k9 O一抹燃烛写晚柔。
 , u$ h+ _. U( `8 V. e) S7 H! V( M前养牛羊吃绿草,, }7 H, G! g& D0 M" c
 后耕米稻覆黑畴。
 : {$ G2 r; N$ @3 e池塘四亩鱼虾戏,+ _: G3 B* z# {$ ~9 e
 湿地三方稚鹤游。
 1 n" R3 F( H: ?4 p6 a心有光明农牧旺,
 R5 D/ K- G3 M0 Y. V9 ]2 n平生辛苦未言愁。1 b- C0 J9 n1 O) ~* J& \
 ——他们喜欢三墒地,五头牛,秋冬永久的热炕头。享受世外桃园比仙强。常与我说:“国家政策好,种养还给钱.”让我感恩政府,报效国家!6 g+ j  \5 q$ f
 3 V: X* }! J' J
 几年前,母亲开始自己写东西啦,写的挺好的。几十年间母亲读过了不少书,至少也要用麻袋来装了!没想到母亲还让我推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把稿投给了《湿地风》,没想到居然刊出了,还受到极高的好评。也有人不信,小学二年级的老人能写这么好。我知道,四十年来的煤油灯火,没有熏黑她的头发,却浓郁了她对读书的热望。四十年的傍晚时光,一本书,品味岁月的芬芳
 : M. I9 T2 A7 @. W# Z  A# i" S5 B  K  J* ]1 t, ]: P" s
 做为儿子,有时我很惭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供我上学,帮我买楼,还计划帮我买车。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他们却依然没电。尽管父母没在意没有电,也许他们太自强。牧归的夕阳中,母亲在前,父亲在后,中间是一百多圆滚滚白胖胖的绵阳。我那可爱的父母啊,依旧坚持。夕阳红掩不住发如霜!0 t, o5 v. S1 k( a
 |2 e/ G8 k+ ]# R, l
 
 / Z( T# u, R& P+ |3 {8 A* v* V4 j9 Q' o$ {- z8 I* I( |6 k! I; j
 当母亲再次将作品让我看的时候,我真正的惊讶啦。目前已经能写很不错的七绝啦,那绝对是诗。“子归唤雨送花香,大地欣然饰绿装。沃土千方千载梦,翻踢洋马快插秧”。这首《水田插秧》还被发表在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界江之韵》上。
 & K: S0 f" U! O2 _: l: l4 M+ K# p
 6 g% [& V. `& o6 n0 s     沃土千方千载梦,七十岁的母亲依然有梦。每年的三八节母亲都会参加,参加过县里的,参加过乡里的。村里的三八节她固有的演讲依旧精彩。让书香精彩我们的人生字字铿锵,满满的正能量。话语的激昂掩饰不住岁月的沧桑,妈妈老了,有时慨叹为什么这么好的养殖项目就没人接手呢!在物质相当富足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吃得了辛苦,耐的住寂寞呢?唯愿妈妈快乐在三八,快乐每天,每年,永远!+ T7 _' u8 f& B$ D( T3 c: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