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生 发表于 2017-2-4 11:57:39

和香杉候先生也谈初学诗歌的手法及阅读问题

本帖最后由 王根生 于 2017-2-4 12:16 编辑

             从诗文的结构上讲,起承转合是古人为诗为文的一个大体模式。大部分初学写作的人写诗歌也罢散文也罢,按着这个套路走,至少可以规范自己的写作。    比如,你今天要写春天,第一句先要点题,也就是起:春天来了。第二句就要展开描写春天,这就是承:春天的景色多美呀,花,草,水,树等意象描写一番。第三句是转:但是春光虽好,但流逝很快。第四句合: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再比如《春江花月夜》。
    所谓起,就是破题。这前八句用一组特写镜头描写了春江、潮水、明月、花林、月夜等美好的景物,这是起。下来的八句,是承,承接前八句的内容。由眼前的美好景物,引发出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后面的内容就是转了:由人生短暂,转而写人生中最不堪忍受的离情别绪,有夫妻之别,有游子之别。最后一句是合,照应开头的五个字,全是以写景起,以写景收。这样写,内容就有了起伏跌宕,有变化,而不是平铺直叙。
    这首诗歌在张若虚的笔下,是美好的。涛涛的大江是美好的,百花盛开是美好的,良宵之夜是美好的,那亘古以来照耀着人间的月亮更是美好的。作者正是将这五种美好的景物编织在一幅图画里。
    再细致剖析一番吧。
    其实张若虚在这五种景物中,又着重写了月。有了月,江流,大海,旷野,花林都显得生机勃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漫,江水浩荡,东流入海,海天相接。而在那海天相接处,因满月而吸引潮水,又因潮水而托出明月。共潮生的景象很是壮观。当月亮刚一出现在夜空时,世上的一切便格外迷人:江面之上,闪闪烁烁,江流万里,波随万里,江月同在,清水同唱。那弯弯的江流,绕过芳草地,行程万里,流芳万里。月光洒在花树之上,如同血珠散落。夜空中好似薄雾笼罩,浑然一篇。使人感觉不到雾气的飞动。沙汀之上,月色显得更加皎洁,白沙竟被月光所淹没。
    有了月,人们也就会举头望月,就会产生许多与月有关的话题,如”低头思故乡“等等。而在这诸多问题中,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呀,亘古以来,是什么人第一次见到月亮,天上的月亮又是从何时开始照耀人间的?很显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而人生代代相承却有无穷无尽,人类的代代承袭可以和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光。而月亮虽然一直到现在还在照耀着这个人间,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没有变化。人类却在不断的繁衍、新生——生命,是何等的伟大呀!
    有了月,也就有了月夜里男女相思相恋。人生永远厮守者很少,生离死别则常见。而且永远厮守者往往被一地鸡毛般的生活,磨平了人的感觉器官,所以说,距离产生美。在这朗朗的月夜,有多少独驾扁舟的游子漂流在外,在哪明月高照的闺楼之中,有多少孤身女子被相思所折磨?他们苦苦相思,依依相恋,终不免“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终究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以上是我用《春江花月夜》为例,谈诗歌的一般结构。这一点很有用处,有助于初学写作的人模仿。
    诗歌具体手法上,就多了。诗歌和说话相同点,都是表情达意,但诗歌侧重抒情,这一点和散文一样,但诗歌更强调凝练,而不能是大白话式的语言。同时,中国诗歌,讲究意境,就是情景交融产生的美感。中国诗歌,讲究化抽象为形象,虚实结合,太实了,没灵气;太虚了,有一种空的感觉。
    具体表现手法,那就多了。在这里不一一谈了。
    还有一点,不管古诗还是现在自由诗,都讲究节奏美,节奏美可以是形式的美,比如新文化运动时候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创作的新格律诗,就讲究形式美,《再别康桥》《死水》就是例证。也要求押韵。这两者在诗歌中缺一不可。不考虑这一点,那么你写出来的充其量是诗歌形式的散文(绝不是散文诗),语言功夫不到家,不伦不类。现在诗歌走向没落,不能说和这没有一点关系。
    有的朋友喜欢写近体诗(格律诗),并且以为格律诗就是形式上一样就行了。这种看法错了。格律诗不仅在对仗方面,押韵方面有要求,在平仄上也有一整套严格的要求。这里篇幅有限,我没法一一来谈。在这一点上,朋友们可以找一些唐诗分析一下。就唐诗来讲,没有标明律诗绝句,即使形式再像律诗绝句也不能当近体诗看待。
    在这里我要说一点,不要拿新文化运动之后有些大家的诗歌来做例证。比如鲁迅的诗,有的尽管叫律诗绝句,但他不遵守平仄规律。因为他反封建有些极端化了。    最后,我想谈一个很多人对十个方面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为什么我看不懂作家的诗歌。
   诗歌看不懂,有很多原因。
    诗歌和散文都属于抒情类作品,但为什么我们把有些可以写成散文,而有些写成诗歌呢?诗歌的情感史喷发式的,特别重一刹那的感觉。而散文重沉淀,重宣泄。特别是有才气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家,他们的诗歌我们看不懂,一在于特定环境不了解。文学上讲究知人论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二不会细心揣摩,静静品味。第三是文化底蕴比较浅,不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境、用典的特定含义。第四,诗歌看起来由文字组成,但大家的诗歌,讲究气韵,而不仅仅是一个个文字组合起来的思想。如杜甫晚年的诗歌,悲也写的那么大气恢弘,而不是小家子气的悲悲戚戚。我们读这些诗歌,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积涌的块垒是多么的沉重。第五,中国人更强调情景交融。处处景语皆情语。行宫见月,夜雨闻铃,一片落叶,一鸿轻掠都会在诗人心中激起无尽的波澜。所以,好诗给我们的感受,是那种意境美感,丰沛的气势。而绝不是简单的传达信息。
    其实读不懂诗歌很正常,文学大家也曾有这一现象。但不能由此做借口,要读诗歌,必须得提炼修养,提升内功,也就是文学审美的层次。
    因为时间关系,我乱七八糟地随意谈了一点自己的感受,实在不好意思,我在班门弄斧了。                         2017年2月4日于临潼迂公斋



李听圃 发表于 2017-3-22 08:06:06

好文,有感悟有总结,说理透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香杉候先生也谈初学诗歌的手法及阅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