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塘沽轶事大沽篇[一]大沽口炮台的历史不能忘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11: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5 16:17: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本帖最后由 王凤雨 于 2018-8-4 16:47 编辑

    原帖地址:新浪博客.作者:一大地人

    (一)大沽口炮台的历史不能忘记
    大沽口是中国明、清时期的海防要塞。它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清代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统重兵驻扎津沽,督办防务,设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号排列,并设防兵2.5万,筹建大沽水师,在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船。
    在这里共有四次中国军民抵抗外侮入侵的战役: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和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以6艘炮艇掩护陆战队近千人向炮台侧面登陆,清军发炮反击,杀伤近百位联军士兵。直隶总督谭廷襄却弃守逃亡,炮台守军孤立无援,清军大约300多人战死,南北炮台陆续被英法联军攻占。1858年5月26日,英法联军沿河到达天津城。1858年6月13日,大学士桂良及吏部尚书花沙纳与俄国特命全权大臣普提雅廷首先签订《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6月23日,桂良和花沙纳在天津海光寺与英、法、美三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6月20日,英、法、美三国公使到达大沽口外,清政府要求公使往北方北塘登陆并由清军保护到北京换约,但遭到拒绝。1859年6月25日,英法联军发兵进攻大沽口展开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英海军司令贺布亲带领12艘军舰于下午3时攻击大沽口炮台,清政府守军发炮反击使英法军舰遭受重创,有4艘联军军舰被击沉。此后,英法联军屡屡遭受重创于当日夜间撤退,清军守住了大沽口。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出动军舰30多艘和陆战队5000人在北塘附近顺利登陆展开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之后英法联军从陆续攻下新河、塘沽,接着从大沽炮台北侧进攻,清军在奋战后溃败,北炮台被联军攻下。之后僧格林沁以咸丰命令放弃南炮台,剩余清军西撤到天津。自此大沽口完全落入联军控制。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敲响了第四次大沽口之战的钟声。六月上旬各国军舰二十多艘集结大沽口外,联军向大沽口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他在十七日二时之前交出炮台。罗荣光慷慨陈词:“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侵略军在沙俄海军将领海尔德士布莱特的领导下发起进攻,经过六小时激战,击毙击伤侵略者255名,击沉击伤军舰6艘。由于清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守台将士虽浴血奋战,因兵力相差悬殊,弹尽援绝,近千名将士牺牲。大沽炮台也随之陷落,罗荣光在率部下冲杀中英勇殉职。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记在中华史册上,牢记在我们中华人民的心中。
    明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沽海口的战略他位日渐凸显,这里是从海上进京的唯一门户,一旦失守,首都就将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间,为御倭寇,大沽口炮台海防战备日紧,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砌青砖,白灰灌浆,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建造得坚固如山。
    1841年,经过数年经营,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大沽炮台群,一套完整的军事御体系已见雏形。
    鸦片战争前后更加大规模扩建,咸丰八年(185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 为加强海防,确保京城安全,清朝政府在南、北两岸修筑"威"、"镇"、"海"、"门"、"高"5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防务不断加强。近代随着国外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战略要地。1858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大沽口炮台遗址。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名字叫"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每座炮台高10米至17米,底座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大小炮台共置大炮64尊,炮口对准波澜壮阔的海面。
    随时间的变迁,炮台在工艺上已大有改进,木材、青砖之外,再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夯实,炮弹打上去,至多只是个浅洞,而且,炮台增高到三至五丈。
    1875年,清政府再次扩建炮台,从欧洲买来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此时大沽口的抗敌实力已不容小觑。大沽口炮台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炮台发动入侵。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乃至进逼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焚之一炬,迫使清统治者两次离京出逃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为确保他们在中国横行,强行拆去了大多数炮台,后来只残留有南岸的"威"字和"海"字炮台以及北岸的"方"炮台。
    1997年7月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原"威"字炮台遗址建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这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这里是进行爱国图强教育的课堂。炮台下,纪念馆前,还陈列着一尊更为残破的铁炮。这些先后出土的铁炮,许多是被迫拆毁炮台时痛心毁掉的。无声的故垒,无声的昔日铁炮,锈炮,不知曾渗透了多少捍卫国家英雄 们的血!1933年,距【辛丑条约】签订不太长的时间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下了【塘沽协定】。国家不强大就要受欺辱,发展才是硬道理,一点不错。
    大沽口炮台的历史我们一定要记牢,不能忘记。

    4b998d76gda708113e429&690.jpg (113.95 KB, 下载次数: 0)

    4b998d76gda708113e429&69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8 文币 +20 贡献 +48 收起 理由
    云上云上 + 20 + 20 赞一个!
    老党 + 28 + 28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发表于 2018-7-25 20:36:25 | 只看该作者
    详实,细致,文字讲究,运行通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发表于 2018-7-26 09:10:06 | 只看该作者
    重温大沽炮台的历史,思绪万千。落后就会受欺,贫穷就会挨打。牢记历史,才能更快更好地前进。欣赏,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7-21 11:48
  •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地板
    发表于 2018-7-26 10:34:54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铭记大沽口炮台的这段历史,民族团结一致,永远不屈于外国列强。问候凤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8-7-26 10:57:03 | 只看该作者
    前年曾到炮台遗址参观过。本文资料翔实,让我们再一次看到那段历史。清政府腐败无能,虽有守将奋勇抵抗,浴血疆场,直至战死,但仍遭惨败。腐败是战败的直接原因,我们要牢记那段惨痛历史。

    点评

    参观大姑遗址后,写了一首七律。 七律 游大沽炮台 炮口高抬风雨拭 , 坐拥两岸卫京喉。 外洋舰队难逾越 , 清旅将军易戍守。 腐臣具患失权柄 , 提督无畏献雄头。 硝烟弥散百余载 , 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6 1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8-7-26 11:17:47 | 只看该作者
    杜至清 发表于 2018-7-26 10:57
    前年曾到炮台遗址参观过。本文资料翔实,让我们再一次看到那段历史。清政府腐败无能,虽有守将奋勇抵抗,浴 ...


       
    参观大姑遗址后,写了一首七律。

            七律   游大沽炮台遗址

    炮口高抬风雨拭 ,  坐拥两岸卫京喉。
    外洋舰队难逾越 ,  清旅将军易戍守。
    腐臣具患失权柄 ,  提督无畏献雄头。
    硝烟弥散百余载 ,  空落屈辱海河羞。

           (2016,0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11: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08:2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凤雨 于 2018-8-4 16:03 编辑

    天津塘沽海河南岸的大沽,在我国历史上地位显赫,如:大沽口炮台,这是不容置疑的。它也就形成了不亚于[清明上河图]繁荣,壮丽的风貌。
    现时大沽的旧景已经不见了,但是仅存的大沽口炮台,大沽船坞和潮音寺还能让我们牢记历史上大沽的繁华,壮观,辉煌。

    大沽口炮台的历史我们一定要记牢,不能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11: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8-8-4 16:51:41 | 只看该作者
    发了几张增加些色彩.
    电脑手机操作不熟,费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0 09:39 , Processed in 0.08893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