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 发表于 2018-3-13 19:28:26

资中筠:兵马俑前的沉思


                                                                      资中筠:兵马俑前的沉思


       2001年,因参加一个会议到了西安,兵马俑当然是会后参观的“必修课”。我以前曾去过,但那是十几年前,刚刚发掘不久,如今早已经过扩大整理,无论如何这样的世界奇迹是值得一再重访,温故知新的。果然,尽管以前已经对那奇妙和恢弘留下深刻印象,这次一进去,还是不由得感到一种无法言传的震撼力。
  站在墓穴的边沿下望那一排排身披盔甲的武士,还有精致而复杂的战车、刀戢弩箭,遥想两千年前的秦王威武,难免又想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阿房宫,能不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过“涕下”不是为秦王惜。
  感谢这次参观的组织者,由于考虑到来的多数是与历史专业有关的学者,专门请了一位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为我们讲解,讲得细致而生动,使我们注意到了许多不经指点自己不会注意的地方,增加了不少历史知识,当然也更加惊叹当时工艺之精湛和战术兵法所达到的高度。
  例如“俑”的队伍的排列、哪一排着盔甲哪一排不穿、跪姿、站姿,等等都与实战时一样,都有一定的讲究,符合实战需要。讲解者告诉我们,旁边一个洞穴中的部队装备姿势与主洞穴的不同,那是随时待命,一有情况以最快速度出击的,他称之为“最早的快速反应部队”。武士的盔甲由金属片制成,本不足奇,但是那鱼鳞般一片压一片的排列也有讲究:躯干部分是上片压下片,胳膊部分却是倒过来,下片压上片,为的抬手方便,这是何等细致的匠心,又是多么科学!他还提醒我们注意那举弓引而不发的“俑”,双足分开的距离、弯腿的角度,以及身体微倾的方向,都符合射击的用力需要,据说我国射击世界冠军来看过,认为确实是最佳角度。还有当时的先进武器“机弩”,用机械原理射箭,难得的是所有箭与插座的尺寸都一样,随便拔出哪根箭放在另一架弩的插座中都能天衣无缝,误差不到一毫米,因此可以说现代国际通行的“标准化”的发明权在中国。
  据说,有一位英国参观者不信,说你们中国人总爱说什么都是你们最早发明的。结果当场随机拔箭试验,果然插在哪个座里都配套,这位英国人不得不服。凡此种种,难以尽述。哪个中国人能不为此自豪呢?要知道,那是公元前二百多年啊!至今我华夏子民可以在精神上以此睥睨洋人,在物质上靠此墓穴为旅游资源,不知一年收入多少外汇,祖宗余荫惠及子孙真可谓绵远流长!
  但是再介绍下去,就令人笑不起来了。讲解者指着略远处尚未深挖的一片洞穴说,这里开掘出来大约就会看到许多白骨,甚至会有挣扎逃命状的骷髅。因为在这一陵墓完成后,有一万名不生育的嫔妃和三千名造墓的工匠全部被活埋于此(!)。
  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宫中的妇女基本上不算人,只是取乐和繁殖后代的工具而已,这点姑存不论。“人道主义”之类的观念也暂且撇在一边。单从冷冰冰的生产力论,这三千名工匠当然包括设计师、工程师以及技术工人,而且大约都是全国最高级的。前面提到的种种令今人叹服的精巧匠心体现了多少智慧、知识和经验!以秦始皇之威,又把造墓之事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可以想见天下能工巧匠都集中于此,迨无孓遗。
  这样强大的生产力常年累月用于为死尸营造墓穴之严重浪费,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见怪不怪,不必多提了。连造墓人真的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也已成为源远流长的传统。北京的明陵不也是墓成之后大门巧妙地紧闭,里面的工匠一个也跑不出来吗?后人对此也已麻木,如果天天看兵书落泪,替古人担忧,恐怕泪早已干枯了。
  我国古代的确有过高度发达的技术,不论那些设计者和施工者是否意识到,那工艺绝对符合现代物理学、力学以及种种科学原理。然而,再伟大辉煌的智慧经得起这样几千年一贯有意识地予以扼杀、使其失传吗?“焚书坑儒”之举尽人皆知。就算所坑之“儒”都是些只会发空议论的人文知识分子,不但百无一用,而且常出逆耳之言“添乱”,在君主眼里死不足惜,那么那些为他生前死后设计制造了这么宏伟的宫殿、陵墓和精巧的器物的有高度实用价值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呢?
  我们这样伟大智慧的民族何以科学落后,是几代人殚思竭虑研究的课题;或者干脆否认这一事实,以什么都是“古已有之”或“中国最早”满足民族虚荣心。只要看一看这延绵几千年的墓葬传统及其所体现的统治思想:生前以天下奉一人,死后在地下继续享用;这还不够,还要保证这一切连同其创造者都只为一人服务,以千万生命殉这“最高机密”,难道还指望知识能积累、传播,科技向前发展吗?
  秦朝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是中国史家研究的永恒的主题,也令千古文人墨客低回叹息,无限感慨。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名句传诵千古。到了当代,曾有肯定焚书坑儒为进步的权威论断,在史无前例的“批儒评法”高潮中甚至有坑儒坑得不彻底,留下“儒学”祸根之说。不论持何观点,总之率多为秦始皇总结经验教训。
  就在这次参观中,面对如此高超而设想周到的战术和武器,自然有人发出议论:这仍未能阻止秦朝二世而亡!立即有一位当地人接茬道:“他(秦始皇)没有教育好后代。”我为之愕然。“他”能以什么思想教育后代?如果教育“好”了,该是什么样?假设秦朝多延续几百年,黎民百姓命运会好一些,中国历史会改观吗?秦祚虽短,却基业流长,实际上奠定了以后两千年国体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始皇帝”是名副其实的。
  长安,长安!这里的地下还埋藏着多少宝藏,凝聚着多少华夏民族的智慧、劳作!就是地上残存的不多的古建筑,其高度、气派和无与伦比的古朴之美也令北京的故宫和明陵相形见绌,那才是真正的“九天阊阖”!北京的故宫相比之下就显得小气、艳俗了。
  记得70年代有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一个来中国旅游的日本女学生在西安跳楼自杀了,留下遗书说是自幼读中国历史、文学,对长安无限向往,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足见古长安有多大的魅力!我国人一想到那五千年(其实最多三千年)的辉煌和百余年的屈辱,常为之唏嘘不已,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思至此,忽发奇想,试设想一下处于“六王毕,四海一”的大秦盛世,作为一个具体的中国人,除了秦始皇本人外,愿意当什么人呢?丞相李斯的功勋和权势也许值得羡慕,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他的结局:饱受酷刑屈打成招而后“夷三族”;那聪明绝顶、技术精湛,为修陵墓贡献一生,最后遭活埋的工程师、工人?常年为沉重徭役所苦的农民?还是摄于“偶语者弃市”的律令而整天噤若寒蝉地活着的普通人?实在想不出来。
  我们想到历史,习惯于把全体汉民族当作一体笼统地看,而且不知不觉地从帝王的角度看,一分解还原到人本的血肉之躯,就是另一种景象,此时萦绕耳际的是从历史深处发出的浩叹:“一将功成万骨枯”!往者已矣!如果从“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当会有另一种更加丰富的启示。
      ——转自《爱思想》
      ——资中筠,1930年生于天津。1951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长,《美国研究》杂志主编。现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中美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方主任,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理事,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等。学术专长为国际政治研究和美国研究。著有《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资中筠集》、《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主编并合著有《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等。
  

老党 发表于 2018-3-13 19:38:19



                                                                大秦军阵------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作者:静空

我的面前就是大秦帝国。
我的面前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地下军阵。

走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我面对着横扫六国,所向披靡,一统天下的大秦虎狼之师,丝毫没有畏惧,俨然荆柯再世,他扑向了残暴的秦皇,而我勇敢地面对着这支帝国大军。历史让人总是在一种思想的状态中去感受,没有想到我能如此近距离地直面两千多年前的历史。

骊山下,渭水边,座落在古城西安30公里以外的兵马俑,其实是秦始皇陵这一庞大的地下宫殿的一部分,也就是他的陪葬坑。这位中国历史上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始皇,其活着时扫六合,雄霸天下,死后也把叱咤风云的气势带进了冥冥世界。本以为传万世的大秦帝国,不曾想15年就烟飞云散,而耗时40年,百万之众修建的皇陵,却在公元1974年,被几个村民打水井而无意中发现,历史就是这样在必然和偶然中转化,没有事物的永远,只有灵魂的永恒。

兵马俑,泥塑的世界,在这里,可感受到那个久远王朝的历史气息,其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等,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凝结成了一点,于是有了这两千多年后的神秘魅力。仔细观察,它们按品字型布局,根据发掘的先后,分别命名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

我站在规模最大的一号坑前,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成长方形,有武士俑和陶马六千多件,造型逼真,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磅礴,仿佛就是一个临阵的军队,就等战鼓擂响,冲锋向前。我被这场景所震撼,就象置身在两千多年前的古战场,战马嘶鸣,刀枪血影,旌旗猎猎。历史的画面一幕幕从眼前闪现,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舍身取义的荆柯,就算杀了秦皇,怎么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又怎能以一已之力挡得住这滚滚洪流。

走在兵马俑坑旁,一股热血在沸腾,头上是拱形的馆顶,脚下5米是巨大的军阵,生前这些人拼杀疆场,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集权制的封建统一帝国,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死后又默默地守侯着他们的君主,给两千年后的人们展现了昔日的辉煌。

二号坑从它的布局看,成曲尺形,有6000平方米,由战车、骑兵为主,一千多个陶俑组成的四个混合阵队。放眼望去,个个免盔束发,挽弓挎箭,威风凛凛。从军事角度观察,这里是秦军的精华部分,是最有战斗力和杀伤力的军阵。从穿着上明显可区别出将军俑和士兵俑,特别是跪射俑,让人联想到秦军箭锋的强大威力,难怪六国合纵也抗不住秦军的冲击。这支商鞅变法后突飞猛进的军队,强调了军功是平民改变生活的唯一方式,于是其战斗力倍增,加之率先改革了军事设备,铁器代替了笨重的铜器,使其兵刃灵活和轻巧但不失杀气。六国的泯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改变历史链接的变化,影响了千年的华夏进程和发展。

三号坑成凹字形布局,占地有520平方米,陶俑少而精,经专家考证和讲解员介绍,这里是秦军的指挥系统,是秦军的灵魂所在,是一代代秦军将领的缩影。我无法想象长平之战后,由这里发出了惨无人道的活埋指令,四十万赵国降卒硬是活生生地被活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战争悲剧,秦朝被后人称为暴秦,是不无道理的。也许因为过份追求暴力,物极必反,这个显赫一时的帝国,它只有15年的生命力,而经不起一个普通百姓的一声呐喊,就轰然倒地。

我慢慢地在俑坑周围行走,思绪在时光隧道中来回穿梭,纵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对于古人来说是灾难,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仿佛我听到了孟江女的哭声,那何止是哭长城,更多是女人一样的泪泣在这俑坑上久远的空间里上演悲欢离合。当然,我们也要辨证地看历史,没有大秦,就没有多民族的统一,就没有统一的货币和衡度量,就没有今天令国人骄傲的万里长城,就成全不了传颂千年的屈原,更不会有后来不可一世的楚霸王,还有后来的大汉朝以及至今的汉民族的名称。

再一次仔细地注视着这方俑坑,两千多年的沧桑,依然保存了当年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个性,8000多件陶俑,一万多件古兵器在这里先后被发现和挖掘。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俑人,基本上都在1.9米左右,高大魁梧,我不得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凝固了历史,鲜活了生命,把深厚的文化和精湛的艺术宏伟壮丽地再现于千年之后,通过古典写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泥塑艺术的辉煌篇章,填补了中国艺术领域的空白。

一个王朝,注定有兴衰;一部历史,注定由一个个过程衔接,大秦帝国只是岁月的一瞬,可留给后人却有许多的神秘。无从说起那皇陵深处,就看这兵马俑,足可张扬秦帝国的奢华,可他那虎狼之师,令人胆寒的黑色铁流,为什么在一统天下后就没了踪迹,也许此时面对着兵马俑,我明白了,当秦皇成为历史尘埃时,这支军队就随着他的主人成了历史,成了这黄土高原下的魂魄。

我的身后是大秦王朝。
我的面前是阳光灿烂的未来。

老党 发表于 2018-3-13 19:43:55

两次去参观兵马俑,看个新奇,看个振奋,总是没有思悟出点感慨。读了这两篇文章,心灵中关于兵马俑那处的空虚,得到充填。

云上云上 发表于 2018-3-13 20:51:21

两篇写兵马俑的佳作,两种不同的风格与特点,欣赏学习。

思绪微漾 发表于 2018-3-13 22:55:01

身为西安的人,我也是在很久以前才去过兵马俑几次,后修缮后就没有再去了。看了两篇文章,就更是感叹中华历史文化的悠远深长,学习到很多东西,获益颇多。

于公谨 发表于 2018-3-14 17:45:52

千古岁月,如梦如醉,问好

李听圃 发表于 2018-3-16 08:53:27

参观完兵马俑,一时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有种不可言说的感觉,门口静静的沉思。总体上有一种民族的豪气充盈而起。尽管有些许的历史遗憾,不能不为我们民族这伟大的文化遗产而骄傲。从而激励自己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应该多做些对民族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资中筠:兵马俑前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