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四季歌文学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佛的文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09: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你来注册,这里有更多的热心朋友期待你的加盟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鼓励中文名字)

x
[i=s] 本帖最后由 第一打工老头 于 2017-7-13 11:23 编辑 [/i]

[size=4][font=宋体]    看到二位女士到我这儿说起佛教的话题,引发出我的一时谈兴。我以前也学过佛学的一点点知识,在佛学海洋的边角上浅试了几个脚印,知道自己悟性太差,赶紧收兵,不敢继续深入了,佛学的深奥广博被专家称作博大精微,需要皓首穷经,孜孜不倦地攻读研讨终生,也未必能说出个道道来,我的浅薄体会,假如你自信如古时玄奘、今世弘一这样的天才,方才有理由走进佛学的海阔天高去鸟飞鱼跃,如果也像我这样的虽不笨也不聪慧的中材,那就还是趁早知难而退吧。[/font]
[font=宋体]    我曾经写过一点文字来表示自己对佛教知识的理解和感想,算作敝帚自珍也罢,亮出来给诸君看看,供来者批评,或哂笑一番也行,我有自知之明,故胡作家叫我写自传,我说自惭形秽,不敢不敢。[/font]
[font=黑体]一、[/font][/size][font=黑体][size=4]空有不二话爱好[/size][/font][size=4]
[/size][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4]   [/size][/font][font=楷体, 楷体_GB2312] [size=3]前几年,孩子有佛学课程,等着交作业,没时间,叫我帮忙写一篇学习佛学的作文交差。我同情,东拼西凑,急就成章,因多为抄袭他人的文章,不敢以自己的名义发布,今看到许多有高位者也是文抄公,他们尚且不知耻,我怕啥呢?发出来,滥竽充数,也为自己的形象工程增加一点块头。[/size][/font][/color][font=宋体][size=4]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爱好是一种心理状态,对于某些事物,虽非生活所必须,但有就高兴,因而想求而得之。语云,无癖不可以为人。如李太白之爱酒,米元章之爱石,徐霞客之爱游。一般人的所谓爱好,程度难得有这样深,但爱好能够消闲、解闷、宽心以至自怡悦(兼炫耀),青少年时期,一切都新鲜,面对花花世界,只要不傻,谁不是引拥有许多爱好以为荣呢?因此,我们每每看到,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对喜好的东西朝思暮想,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及至得之,眉开眼笑,欢欣鼓舞;转而失去,疾首蹙额,沮丧郁闷。心理上是一个喜怒哀乐的过程,正中下怀的时候自是念念不忘,而耿耿于怀的多是不如意的那一段时光。佛家对付这“耿耿于怀”是空和苦的看法,作为人生之道的一种,佛家自有道理。[/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佛慈悲,愿度众生,说人生是苦,要把实相看作空,但不是空无所有,是性空而非相空,理空而非事空。所谓五蕴,色约相当于物质,受想行识则属于精神。色从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有,究竟皆无实体,故曰皆空。又,诸行无常,所有的存在呈生住异灭四相,宇宙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霎那生,霎那灭,没有永恒常驻,总的精神是劝人们不要执着。[/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对待爱好应该采纳佛家的看法,虽然我等俗人,不敢奢望得道成悟、离苦得乐、涅槃后往生西方净土;人生一世,多一些乐,少一些苦,总是人心所向,与我佛的心愿基本一路。天之生人,本性中欲望无限,永不满足:无时想有,有时想多,多时想好,好时想变——心满意足的情形确实有,知足常乐的情形却未必真的存在于内心,只是不说或不便说罢了。以下分别说说对待爱好的心态:[/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一是心有所好,或力不能及,或不当得,或因异地异时、或因选择失当,而不能如愿,分析清楚原因所在,明白是与己无缘,看作天高云淡,得不到并不怨天尤人,更无须奔走呼号,痛心疾首。[/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二是得其所好,不当贪得无厌,如果欲望升级,则初得的愉快就会减少或丧失,得反而带来了苦恼,所谓得不偿失;不当痴迷于其中,于谋生和事业不管不顾,如古人担忧的玩物丧志;不当独享独占,要好事“与朋友共”,圣人曾曰:有朋自远方来,美酒共饮,美食共餐,琴棋书画共娱,球赛超女共赏,不亦乐乎?[/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三是得而复失,要求一般人不患得患失很难做到,但他人的宽慰和自心的调节可以用佛家的“空”来作为指导思想,宜于以旷达待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易安居士当年与夫君集金石书画几万件,夫妻又同爱好,日日抚摸把玩,乐在其中,为后来无数书生钦羡。无奈皇家不争气,腐败堕落,软弱无能,先是钦、徽二宗被掳,接着失陷半壁江山。人民狼奔豕突,流离失所;易安居士祸不单行,夫君撒手而去,所藏渐次失落,伤心可谓不寻常。然而,生当为人杰的胸怀,说出来的话是:“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失弓,人得弓,又胡足道!”贤达和佛家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正是不谋而合。[/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font=宋体][size=4]                               2006年10月10日[/size][/fon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黑体][size=4]二、和佛学爱好者唐老师的对话[/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先贴唐老师的文:[/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font=黑体][size=4] 放下你的妄想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人们生存在这个世间,因欲望驱使,就会引发与之相应的种种想法。当我们感到寒冷时,就想找衣服穿;感到饥饿时,就想找东西吃;觉得孤独寂寞,就想结婚成家;觉得闲来无聊,才会追求各种娱乐;觉得精神贫乏,才会追求艺术;觉得人生苦短,才会信仰宗教。总之,人类有什么欲望,就会有什么妄想。有什么妄想,世界就会出现什么现象。
  此外,执著也是妄想的重要助缘。就像孩子在干柴上玩火,正好刮起一阵大风,火借风势熊熊燃烧,不幸将家中房子也烧得一干二净。孩子点火有如无明,干柴、房屋有如欲望,大风有如执著。欲望之火因无明而燃烧,因大风而猛烈。由欲望导致的妄想,也是随执著而不断增强。执著有多深,妄想就有多大。[/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因为关注内容的不同,每个人的妄想又会出现不同倾向。比如女性关注服饰,就会留心社会上各种流行趋势,比较自己穿些什么才得体漂亮,还会设法赚钱购买时装。因为对服饰的关注,就会使之在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这些外在包装而忽略生命的内在。也有些人关注家庭,终日为全家生计奔波,为儿女成长操心,更要调和家庭各个成员的意见分歧。难怪有许多信众都反映说,打坐念佛无法专心。如果每天纠缠在这些事务中,带着这些牵挂来到座上,又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呢? 此外,关注科学的人,会有科学的妄想;关注艺术的人,就会有艺术的妄想;关注爱情的人,会有爱情的妄想;关注权力的人,会有权力的妄想;关注生命终极问题的人,会有哲学、宗教的妄想。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关注范围,也有自己的妄想倾向。
    妄想,使我们生活在无明构造的世界中,无法透彻宇宙人生的真实。佛教的唯识宗,将世界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是遍计执性,是主观的错觉状态;二是依他起性,是因缘显现的假相;三是圆成实性,是世界的如实相。凡夫由于无明,纠缠于遍计执,无法透彻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以说,人类无法正确认识世界的关键,就在于认识本身。若以妄心观察世界,就像我们带着变色眼镜,所见自然是妄境,不是世间真实。[/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妄想,又使有情在生命旅途疲于奔命。在自然界,鸡为一把米而奋斗;蜜蜂为一巢蜜而奋斗。在社会上,学生为升学而奋斗;商人为经营而奋斗;学者为职称而奋斗。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身妄想而奋斗。妄想越大,奋斗得就越投入,越艰难。甚至在临终时还不能放下,正所谓“天久地久有尽时,妄想绵绵无绝期”。[/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妄想,也给人们带来种种烦恼。有些人总是沉溺于回忆和期盼中,因而无法面对现实。有些人总是高估自身能力,因而常感怀才不遇。有些人整天想着经营算计,因而吃不香、睡不好。有些人向往奢华生活,却可望而不可即,痛苦不堪。沉溺于妄想,还会使人精神涣散,无所事事。不必说妄想无法达成,即使现有的生活,也会受到极大干扰。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由此可见,妄想将导致人生的各种过患。因此,《心经》告诫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当然,远离并非易事。许多人开始打坐时,总感到妄想不绝如缕,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更让人苦恼的是,越是克制,妄想越是活动频繁,此起彼伏。怎么办呢?《心经》阐述的对治之道,就是从照见五蕴皆空,到认识一切诸法皆如梦幻泡影,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心无挂碍,妄想自然无从生起。正像苍雪禅师所说的那样:“南台静坐一炉香,竟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凡人妄想纷飞,必须通过修观、念佛、诵咒进行对治。而对于透彻诸法真相的禅者来说,世间并不存在使他们执著爱恋的境界,如是,妄想自然不生。[/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唐老师的补充:妄想是一个无底洞。在三十多年前,中国人过着物质贫乏精神枯燥的生活,那时农村没有电以及没有需有电带来的一切家用电器,人们的思野狭小,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妄想也相对较小,但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那段日子即使现在回忆起来,许多活过来的人仍然心存着一种愉快的追往,幸福的留恋。几十年过来了,中国的老百姓从物质到精神,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本来嘛,三十年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已经超额地满足了,昔日的妄想当然也满足了,但现在的人,可恰恰不同的感觉是,妄想非但没有满足,而且越来越大越无法满足。真是,人从都有病。何因?人的妄想永无止境。
    人呵人,人的妄想有时候就如一剂精神腐蚀剂,它可以使人神魂颠倒。医治这种神魂颠倒的药,唯哲学与宗教,再也没有别的仙丹妙药了。因此,我在此也想奉劝世人,有时间还是多学点哲学宗教知识。这才是消除妄想的最佳良药。不存在使他们执著爱恋的境界,如是,妄想自然不生。[/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人人都有病!!![/size][/font][/align]
[align=left][size=4][font=宋体] 再贴[/font][font=黑体]我看唐老师文的感想[/font][font=宋体]:[/font][/size][/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人之初,性本病。既不是性本善,也不是性本恶,性本身谈不上善恶,生命受制于天,天命令人活着必须饮食男女,基本生存有保障后,再去玩各种花样,满足各种欲望;所谓善恶是人的意志的选择,常说的价值取向,选择会涉及到为善为恶。这道理在《顺生论》里都讲得清楚明白,无须赘述。
    佛学认为,人性中既有清净的佛性,又有令人烦恼的妄心,这与荀子所说的人生而有欲是一致的。佛家希望灭欲,修行以升天道,求来生不再受欲望播弄,有其积极的意义。张中行老先生《顺生论·节制》篇说的很好,以下照抄:
  “生而有欲,生与欲不可分,已受生而谈灭欲,这样想,也许应该称之为智,这样做,也许应该称之为毅;不过问题在于,实际上万难做到,至少绝大多数人是这样。阿含经记佛灭度的情形,四众还是号哭坠泪,这说的是常识,却可以表现人生的实况。可见灭欲云云,就人生谈人生,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生而有欲,我们要面对现实,承认它,这是一面。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是如何处理.无限制地求满足对不对?古今中外,有纵欲的人,没有彻底的纵欲学派,因为事实上行不通。为什么?可以分作三个方面说。
  “一、人欲,简直可以说是无限的,俗语说,作了皇帝还想成仙,无限制地求满足,幸而满足了一个,也许随着又产生两三个,或者幸而满足了一个琐细的,很快又新生两三个庞大的。可是满足欲望的条件却不能无限制,有的甚至是很少而难能。这就回到前面所说,其结果是愈多求而愈难得满足,因而不得不大受其苦。
    “二、生与欲不可分,欲的满足,其本意应该是全生,利生。例如饥而思食、渴而思饮就是这样,求得则能生存,求而不得则不能生存,因而求其满足是绝对必要的。但是所谓满足,也宜于适可而止,如果食不厌精,饱而不止,也会致灾成害。何况有些欲望,如一般所谓嗜好,其性质与饥而求食、渴而求饮不尽同,如果求而不止,以致陷溺其中,结果必致适得其反,成为对生命的大害。
   “三、欲望不能无限制地求满足,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人是生在社会里,己身之外还有大量的他人,为了社会的安定繁荣,甚至只是为了己身的能够生存、幸福,也必须兼顾社会,也就是已身之外的大量的他人。己身有欲,他人也有欲,欲的性质相类,满足的条件相同。有的条件多而易得,例如供呼吸的空气,一般说不致引起争端。绝大多数条件不是这样,而是有限的,有的甚至希有而难得。因此,常常是,僧多粥少,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获得满足,而难于使所有的人都获得满足,或者,一部分人过分求得满足,另一部分人就会难于获得适度的满足,这就会引起争端,争则乱,结果也许是两败俱伤。为了社会的安定繁荣,社会上人人都能够生存、幸福,一定要避免这种争端.避免之道,具体的办法可以很复杂,但是原则很简单,就是,欲而求,要有个限制,任何人不得越过限制去活动。”
    我的想法,生命的乐趣,在于欲望的合理满足。人生无酒色财气之类六根享受,活着干啥呢?所以,佛学难以令人完全信受,其乐施向善、节制欲望的部分奉行就可以了。[/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我的上一篇文字也是谈人之所好的,贪恋财色名食睡,人情之常,佛家说四大皆空,叫人们不执著于五蕴世间的因缘和合,追求常驻永在的本性,总是过于形而上,常人难以办到。人生之道,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积极进取并不汲汲于名利,若心为形役,当然活得累了。但是普通人,缺少反思,任凭贪嗔痴慢疑作祟,为所欲为,恣意妄为,正是洪流滚滚,不可阻挡;尤其今日,有势力者,为非作歹,逞强斗狠,穷奢极欲,狂妄疯狂,这很可怕。你让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能吗?[/size][/font][font=宋体][size=4]                                2011年10月20日[/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黑体][size=4]唐老师[/size][size=4]的回复:[/size][/font][/align][align=left][align=left][font=宋体][size=4]兄弟好![/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不难看出,兄弟也是个很有思想的智者。都是过来人,过来人往往会有更多地去思考一些人生的事和思考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思考一些走过来的历程,从而获取点什么所谓的经验。〈放下你的妄想〉是我感触颇深的文章,我觉得,当今这个社会,大到国事小至团体家庭个人的小事,之所以会发生许多的矛盾纠纷,都是人的妄想过分了而引起。“做了皇帝还想神仙”是人的妄想极至的最明显的表现,也是人的劣根性的最露骨的表现。如果这个皇帝多接触一下哲学和宗教,多一点平民意识,多一点人生的思考,当然不会如此表现了,问题在于,世上有几个皇帝能去除这种妄想的心病。皇帝是这样,臣民呢?但是,我觉得,这个社会应该提倡“放下妄想”。如果是社会的个体即人,以物质生活获得基本满足之后,放下妄想可以半身甚至一身轻松,放下妄想可以心无挂碍淡定面对,这对社会的和谐对自身的心境,当然可以更多的脾益。我说人人都有病,就是有妄想之病,妄想之病犹如一场长久不散的瘟疫。什么人能避免这场瘟疫呢?当然是远离红尘的道人和佛师。所以,学点道人和佛师的生活态度,于已于人都是有益的了。信口开河,错误在所难免。谢谢你的光顾![/size][/font][/align]
[/alig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20 06:01
  • 签到天数: 12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发表于 2017-7-12 10:27:09 | 只看该作者
    粗走一遍,好文,很有观点见解,很有教益,启迪。文字严谨,干净。建议精品文章。下来还要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6-6 10:49
  • 签到天数: 87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17-7-12 11:16:0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组织的真好!也对我胃口,没有多的妄想,我做到了!我快乐就是我容易满足!支持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4 16:42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地板
    发表于 2017-7-12 20:00:14 | 只看该作者
    佛学博大精深,文章中融入了自己的观点看法,读后深受启发,欣赏,支持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4 04:05
  • 签到天数: 16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5#
    发表于 2017-7-12 20:51:13 | 只看该作者
    佛学渊博。幸而浓缩,一睹为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11:34:41 | 只看该作者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84861&ptid=105169][color=#999999]胡侃瞎周 发表于 2017-7-12 11:16[/color][/url][/size]
    这篇文组织的真好!也对我胃口,没有多的妄想,我做到了!我快乐就是我容易满足!支持精华![/quote]

    人性有病,欲望无止境,人心不足蛇吞象,当了皇帝想成仙,庄稼汉多收三五斗便思易妻。从打麻将最容易看出,赢了还想更多赢,输了想翻本,麻将在手,不知饥渴,忘了琐事,熬夜,带病坚持,背后的动机只是一个字:贪。无数的人倒在贪字上。你的心态比较好,对名利保持中庸的态度,所以60多岁了,还像年轻时的活力,活100岁一点问题都没有,到时候我给你祝寿,送一个襄阳空前绝后,磨盘大的蛋糕,还要一顿吃完,吃不完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9 19:22
  • 签到天数: 492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发表于 2017-7-13 20:42:28 | 只看该作者
    佛家普度,凡圣同修。慈悲恭敬,我想凡人这样足够了。赞同楼主的观点,支持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季歌文学社区 ( 京ICP备14012862号-2  

    GMT+8, 2024-4-23 17:44 , Processed in 0.0777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